再次睁开眼时,瑶姬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简陋的茅屋里。屋顶是用茅草铺成的,墙壁是泥土糊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她挣扎着坐起身,脑袋一阵剧痛,无数陌生的记忆涌入脑海。
她现在是江南水乡一个名叫阿瑶的孤女,父母在她五岁那年因病去世,留下她独自一人相依为命。靠着邻居的接济和自己做些针线活,才勉强糊口。
“咳咳……”阿瑶咳嗽了几声,只觉得浑身无力。她掀开身上的薄被,走到窗边。窗外是一个小小的院子,里面种着几株青菜,墙角还有一棵桃树,枝丫上已经冒出了小小的花苞。
院子外传来一阵喧闹声,阿瑶好奇地推开房门走了出去。只见院子外的石板路上,一群孩子正在追逐打闹,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像是一串银铃。不远处的河边,几位妇人正在捣衣,木棒敲打衣物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就是人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阿瑶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仿佛她本就属于这里。
“阿瑶,你醒啦?”隔壁的王大娘看到她,笑着走了过来,“你这孩子,昨天在河边洗衣服晕倒了,可把我吓坏了。快进屋歇歇,我给你熬了粥。”
阿瑶心中一暖,连忙道谢:“多谢王大娘。”
跟着王大娘回到屋里,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已经放在桌上。米粥熬得软糯香甜,还放了几颗红枣。阿瑶拿起勺子,小口小口地喝着,暖流从胃里蔓延到全身,让她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阿瑶啊,你一个姑娘家不容易,要是有什么难处就跟大娘说。”王大娘坐在她身边,絮絮叨叨地说道,“前几天镇上的沈先生说要找个帮工,负责打扫书房和整理书籍,你要不要去试试?沈先生是个好人,给的工钱也不少。”
阿瑶眼睛一亮,她正愁找不到活计,这真是雪中送炭。“真的吗?那太好了,多谢王大娘。”
第二天一早,阿瑶换上一身干净的粗布衣裙,按照王大娘指的路,来到了沈先生的住处。那是一座雅致的小院,门口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沈府”两个字。
阿瑶深吸一口气,走上前轻轻敲了敲门。
片刻后,门开了。一个身着玄色锦袍的男子出现在门口,他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眉眼深邃,气质清冷。看到他的那一刻,阿瑶的心脏像是漏跳了一拍,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
“请问你是?”男子的声音低沉悦耳,像是古琴弹奏出的音符。
“我……我是来应聘帮工的,是王大娘介绍来的。”阿瑶有些紧张,说话都有些结巴。
男子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随即微微颔首:“进来吧。”
跟着男子走进院子,阿瑶发现这里布置得十分雅致。院中有一个小池塘,里面种着荷花,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荷叶。池塘边有几棵柳树,枝条垂落在水面上,随风摇曳。
“我叫沈渊,你可以叫我沈先生。”男子一边走一边说道,“你的活计就是每天打扫书房,将书籍整理整齐,早上辰时来,申时回去。每月工钱是五百文,你看可以吗?”
“可以,可以。”阿瑶连忙点头,五百文对于她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沈渊带着她来到书房,书房里摆满了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书卷气,让阿瑶感到十分安心。
“这里的书都是我珍藏的,你要小心爱护,不可损坏。”沈渊叮嘱道。
“我知道了,沈先生。”阿瑶认真地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瑶每天都准时来到沈府干活。她做事细心认真,把书房打扫得一尘不染,书籍也整理得井井有条。沈渊对她很满意,偶尔会和她说上几句话。
阿瑶发现,沈渊虽然看起来清冷,但其实是个很温柔的人。有一次她在搬书时不小心被绊倒,眼看就要摔倒,沈渊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触碰到她手臂的那一刻,阿瑶的脸颊瞬间红了。
“小心些。”沈渊的声音带着一丝关切。
“谢谢沈先生。”阿瑶低下头,心跳得飞快。
从那以后,阿瑶每次见到沈渊,都会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她开始留意他的一举一动:他看书时专注的神情,他写字时挺拔的身姿,他喝茶时微微蹙起的眉头……
这天下午,阿瑶正在整理书籍,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雷声。她走到窗边一看,只见天空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
“糟了,我的衣服还晒在院子里。”阿瑶惊呼一声,连忙跑出去收衣服。
可她刚跑到院子里,就被雨水淋湿了。就在这时,一把油纸伞出现在她的头顶。阿瑶抬头,看到沈渊站在她身边,一手撑着伞,一手帮她收衣服。
“快进去吧,别淋湿了着凉。”沈渊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
阿瑶看着他被雨水打湿的肩膀,心中一暖,轻声说道:“沈先生,您也快进来吧。”
两人一起回到屋里,沈渊将伞放在门口,脱下湿漉漉的外袍。阿瑶连忙找来干净的毛巾递给他:“沈先生,擦擦吧。”
沈渊接过毛巾,擦拭着脸上的雨水。水珠顺着他的发梢滴落,滑过他棱角分明的脸颊,别有一番韵味。阿瑶看着他,不由得看呆了。
“怎么了?”沈渊注意到她的目光,疑惑地问道。
阿瑶回过神,脸颊一红,连忙低下头:“没……没什么。”
沈渊看着她娇羞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雨停了,夕阳透过窗户洒进屋里,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阿瑶看着沈渊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情愫。她知道,自己好像对这位沈先生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