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鸟鸣比闹钟更准时,赵今麦伸着懒腰推开房门,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花香。院子里的三角梅开得正艳,粉紫色的花瓣上还沾着露水,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客厅里已经传来了动静,丁程鑫和张真源正围着餐桌摆弄着什么,走近一看才发现,他们在给每个人准备早餐——烤面包上抹着蜂蜜,旁边摆着切好的水果,还有温热的牛奶。
“早啊今麦!”丁程鑫抬头笑着打招呼,“快尝尝我们做的蜂蜜吐司,这蜂蜜是昨天农场管理员送的,特别甜!”赵今麦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甜丝丝的蜂蜜混着面包的麦香,瞬间唤醒了味蕾:“太好吃了!你们俩什么时候偷偷练厨艺了?”
正说着,其他人也陆续起床了。庄达菲顶着乱糟糟的头发跑到餐桌旁,抓起一块水果就塞进嘴里:“什么好吃的?我也要!”王源背着吉他从楼上下来,笑着说:“看你们这么有活力,今天肯定有好玩的任务。”
话音刚落,导演就带着几位穿着当地服饰的村民走进了别墅。为首的是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脸上布满皱纹却笑容慈祥,他身后跟着两位阿姨,手里还提着竹篮。导演介绍道:“这位是海岛的原住民村长,今天要带大家体验海岛的传统民俗文化,完成‘民俗体验日’任务。”
村长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笑着说:“欢迎孩子们来海岛做客,今天带你们做我们海岛的传统手艺,还有特色美食。”阿姨们打开竹篮,里面露出了彩色的丝线、编织用的藤条,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食材。
“今天的任务分为三个部分,”导演拿出任务卡,“上午学习传统藤编和渔民画,下午制作海岛特色美食,晚上参加村里的篝火联欢会。完成所有体验的小组,能获得村长准备的神秘礼物哦!”
大家立刻兴奋起来,赵今麦指着竹篮里的藤条:“藤编是不是编篮子那种?我在电视上见过!”庄达菲则盯着彩色丝线:“渔民画是画画吗?听起来很有趣!”
村长笑着点头:“没错,藤编是我们海岛人必备的手艺,以前渔民出海都要带藤编的篮子装东西;渔民画则是用颜料在木板上画出海里的鱼虾,保佑出海平安。”说着就示意阿姨们开始教学。
大家分成两组学习:赵今麦、庄达菲和王源跟着一位阿姨学藤编;张凌赫、宋威龙、丁程鑫和张真源跟着另一位阿姨学渔民画。藤编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容易,细软的藤条在手里总是不听使唤。阿姨耐心地示范:“左手固定藤条,右手绕的时候要用力,这样编出来才结实。”
赵今麦学得格外认真,手指被藤条勒出了红印也不在意,终于编出了一个小小的杯垫雏形:“看!我成功了!”庄达菲则编得歪歪扭扭,忍不住吐槽:“这藤条怎么比跳舞还难控制啊?”王源在一旁笑着安慰:“慢慢来,你看我这个也快好了。”他手里的藤条已经初具篮子的形状,虽然不算精致,却很规整。
另一边的渔民画教学也很热闹。阿姨给每个人发了一块木板和颜料,教大家画最简单的鱼形图案。丁程鑫学得最快,几笔就勾勒出一条跃出水面的鱼,还调皮地给鱼画了圆圆的大眼睛,逗得阿姨直笑。张真源则认真地调色,把鱼鳞涂成了渐变的蓝色,看起来栩栩如生。
张凌赫和宋威龙都是第一次画画,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张凌赫拿着画笔反复比对,生怕画错一笔,宋威龙则大胆下笔,虽然线条不算流畅,却充满童趣。阿姨在一旁指导:“别怕画错,渔民画讲究的是热闹,颜色越鲜艳越好。”
中午大家捧着自己的作品汇合,藤编的杯垫、小篮子虽然参差不齐,却都充满心意;渔民画的木板上,鱼虾海鸟形态各异,摆满了整整一桌。村长看了连连点头:“孩子们手真巧,比我第一次做得好多了!”
下午的美食制作环节在村里的大厨房进行。村长带着大家来到海边的一间石屋,里面有大大的土灶台和石制的案板。今天要做的是海岛特色的“鱼丸汤”和“椰子糕”。阿姨先示范如何处理新鲜的海鱼,刮下鱼肉后反复捶打,直到变成细腻的鱼糜。
“打鱼糜要用巧劲,”阿姨边捶打边说,“这样做出来的鱼丸才Q弹。”丁程鑫自告奋勇尝试,抡着木槌捶了几下就胳膊发酸:“原来捶鱼糜这么累,怪不得鱼丸这么好吃!”张真源赶紧接过木槌:“我来帮你,我们轮流来。”
赵今麦和庄达菲跟着阿姨学做椰子糕,把椰丝、糯米粉和糖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团再切成小块。庄达菲不小心放多了糖,面团甜得发腻,她吐了吐舌头:“好像有点太甜了,不过应该能吃!”赵今麦则做得有模有样,切出来的椰子糕大小均匀,还在上面撒了椰蓉。
张凌赫和宋威龙负责烧火煮汤,看着土灶里的火苗舔着锅底,宋威龙好奇地问:“用柴火煮汤是不是更香啊?”村长笑着说:“没错,柴火的火气能让汤更鲜,这是天然气煮不出来的味道。”王源则在一旁给大家拍照,还帮着递调料,忙得不亦乐乎。
傍晚时分,鱼丸汤和椰子糕终于做好了。雪白的鱼丸浮在清澈的汤里,撒上葱花格外诱人;金黄色的椰子糕散发着椰香,让人垂涎欲滴。大家围坐在村里的榕树下,和村民们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这鱼丸太好吃了!”赵今麦喝了一口汤,鲜美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比我在城里吃的还Q弹!”村长笑着说:“这鱼是早上刚从海里捞的,最新鲜的食材才能做出最好的味道。”庄达菲咬着椰子糕,虽然有点甜过头,却吃得一脸满足:“自己做的就是不一样,成就感满满!”
晚上的篝火联欢会在村头的空地上举行。村民们点燃了大大的篝火,孩子们围着篝火跑来跑去,几位叔叔阿姨弹着传统乐器,唱起了海岛的民谣。村长宣布联欢会开始,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大家展示白天的民俗作品。
赵今麦和庄达菲拿着藤编杯垫上台,虽然作品不算完美,却赢得了村民们的掌声。丁程鑫和张真源的渔民画被挂在了竹竿上,色彩鲜艳的图案在火光下格外醒目。村长还给每个人颁发了“民俗小能手”的奖状,赵今麦兴奋地举着奖状和大家合影。
接下来是才艺表演环节。村民们先表演了传统的渔民舞,几位叔叔拿着渔网翩翩起舞,动作刚劲有力,仿佛在模拟出海捕鱼的场景。轮到明星们表演时,王源抱着吉他弹唱了一首改编的民谣,把海岛的风景和这几天的生活写进了歌词里,温柔的歌声配上吉他声,听得大家都入了迷。
丁程鑫和张真源表演了一段活力四射的舞蹈,两人配合默契,旋转跳跃间充满了青春气息,引得孩子们跟着一起拍手。赵今麦和庄达菲则合唱了一首儿歌,清甜的歌声让气氛更加温馨。张凌赫和宋威龙虽然没准备节目,却被村民拉着学跳渔民舞,笨拙的动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却也充满了欢乐。
联欢会的高潮是“围篝火转圈唱”,全村人和明星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转圈,唱着简单的民谣,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赵今麦拉着村长的手,跟着节奏轻轻跳动,庄达菲则和村里的小女孩手拉手,笑得格外开心。
夜深了,联欢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大家和村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村长给每个人送了一个藤编的小挂件:“这是海岛的平安符,保佑你们以后顺顺利利。”大家捧着小挂件,心里暖暖的。
走回别墅的路上,大家还在回味着今天的体验。“今天学到的藤编我要好好保存,”赵今麦看着手里的杯垫,“这是我第一次做手工,特别有意义。”张真源也点头:“我觉得渔民画很有意思,回去可以试试再画一幅。”
张凌赫望着天上的星星:“原来海岛的民俗这么有魅力,每个手艺都藏着故事。”宋威龙也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民俗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这么有趣。”
回到别墅,大家都累得不想动,却没人舍得立刻睡觉。丁程鑫把今天拍的照片传到群里,有做藤编的认真模样,有煮汤的忙碌场景,还有篝火晚会的欢乐瞬间。王源弹着吉他,轻轻唱起了今晚的民谣,大家靠在沙发上静静听着,心里充满了温暖。
在这座充满故事的海岛上,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民俗体验日不仅让他们学到了新技能,更感受到了海岛文化的魅力和村民的热情。而属于他们的夏日星芒之旅,还在继续书写着温暖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