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声还在庭院里绕着圈,张起灵指尖捏着竹哨。
忽然觉出几分软意——这哨子是沈清挑了半宿的竹料。
攥在手里磨了好几天才成型的,边缘还留着孩子笨拙的打磨痕迹。
那略显粗糙的触感,却比任何精致物件都让人心安。
他刚要回房,就见廊下拐角处,二月红捧着个木盒站在那儿,月光洒在他素色长衫上,映得眉眼格外温和。
二月红这哨子,是清儿攒了半个月的零用钱,托木匠师傅帮忙修的竹节吧?
二月红走近,将木盒递过来,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这份静谧。
二月红他怕你嫌粗笨,还特意在里面刻了东西,你看看。
张起灵打开木盒,里面铺着柔软的绒布。
放着一把小巧的竹制小刀,刀柄上歪歪扭扭地刻着个“灵”字,旁边缀着一个小小的鱼形纹样。
他指尖抚过刀柄上的木纹,心底泛起涟漪,忽然想起沈清之前总躲在书房里,握着小刀对着竹块比划。
问他“小哥喜欢什么图案”时,耳尖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声音细如蚊呐。
二月红清儿这孩子,心思细啊。
二月红看着他的神情,眼底笑意更深了些,语调也带上了几分调侃的意味。
二月红知道你话少,又总是独来独往,就想着做些能陪着你的东西。前几天还说,等冬天梅花开了,要在树下给你编个竹篮,装捡来的梅花瓣呢。
张起灵捏着竹刀,指尖微微发热。他抬头望向沈清的房门,隐约听到里面传来浅浅的呼吸声,想来孩子已经睡熟了。
张起灵(少年版)他……
难得开口,声音轻缓得几乎融入夜风中。
张起灵(少年版)很乖。
二月红笑着点头,语气里透着宠溺与理解。
二月红是乖,就是黏人得很。自从你来了,他连练字都要搬个小桌子到你房门口,嘴上说是‘陪小哥看书’,其实多半是在偷偷看你罢。
两人站着,夜风卷着桂花香气漫过来,淡淡的甜香充盈鼻尖。
张起灵忽然将竹哨凑到唇边,轻轻一吹。
这次的哨声比方才更轻柔,像是唯恐惊扰了屋里的人,却又恰好能飘到沈清的窗沿下,如同一阵温柔的低语。
第二日天刚亮,张起灵被窗棂上的轻响吵醒。
他睁开眼睛,就见沈清扒着窗户缝,脑袋探进来一半。
手里抓着个热乎乎的肉包,眼睛亮晶晶的,像晨露一般清澈。
沈清(儿童版)小哥!我让厨房做了你爱吃的肉馅包,快起来吃!
张起灵起身开门,孩子穿着小棉袄,鼻尖冻得通红,却把肉包揣在怀里焐着。
递过来时,那温度还带着他的体温,暖呼呼地直达掌心。
沈清(儿童版)我特意让王婶少放了盐,上次你说太咸了嘛!沈清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摊开,露出里面的桂花干。
沈清(儿童版)这个是我昨天晒的桂花干,泡在茶里甜甜的,你试试!
两人坐在石亭里吃着早餐,沈清叽叽喳喳地说着今天要学的新字,讲先生答应教他画锦鲤,还兴奋地说要把画好的锦鲤送给张起灵。
张起灵听着,偶尔夹一筷子小菜放到他的碗里,看孩子鼓着腮帮子大口吃饭的模样,眼底的暖意像化开的糖浆,慢慢洇满心间。
午后练字时,沈清果然搬了个小桌子到张起灵身边。
这一次,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偷偷窥视,而是认真握着毛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着“平安”。
字迹比上次工整了许多,墨渍也没有再沾到指尖。
写完后,他举着纸跑过来,脸蛋红扑扑的,眼睛亮得像是盛满星光。
沈清(儿童版)小哥你看!我这次没写歪!先生说,再练几天,就能给你写春联啦!
张起灵接过纸,指尖碰到了孩子的手,还是暖暖的。
他低头看着纸上端正的“平安”二字,如今被这些细碎的暖意填得满满当当。
他抬手,轻轻摸了摸沈清的头,声音柔和得像午后的阳光。
张起灵(少年版)好,等你写好春联,我们一起贴在门上。
沈清愣了一下,随即咧开嘴笑,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扑过去抱住他的胳膊。
沈清(儿童版)那我们说好啦!冬天贴春联,还要一起捡梅花,一起喂锦鲤!
张起灵点头,指尖捏着那张写满“平安”的纸。
忽然觉得,往后的日子不仅不会空荡,还会像这庭院里的桂花一样,满是甜香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