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果的藤蔓,顺着蛊蜕石桥爬向了海外。在岛国的火山旁,在西域的沙漠里,在极北的冰原上,都能看到半白半紫的果实挂在枝头。不同地域的同心果,味道也带着当地特色:火山旁的带着微辣,沙漠里的带着清甜,冰原上的则带着沁凉,却都保留着“共生”的内核。
有位游历四海的诗人,尝遍了各地的同心果后,写下:“果味千般,初心同源;地域万里,暖意相连。”这首诗被刻在“无界”的山门上,代替了原本的楹联——因为最好的门联,从不是华丽的辞藻,是所有生灵都能读懂的共鸣。
同心果后来成了“无界”的“信使”。每个尝过它的人,都会自发将种子带到新的地方,仿佛在完成一场无声的约定:让这份跨越地域的共生,结出更多样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