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阁的指尖落在办公桌中央的铜色公章上时,指腹能清晰摸到雕刻纹路的凹凸感。那枚公章跟着她三年,从公司初创时盖下第一份合作合同,到后来敲定每一个广告的选题,此刻却要交到助理陈默手里。
“星阁姐,”陈默攥着黑色皮质文件夹的指节泛白,声音比平时低了些,“昨天‘星光娱乐’的王总监又来电话了,说只要你签约,不仅给你配专属的造型团队和公关团队,还能直接对接明年的电影节资源。”他说着,把手机里的未接来电记录调出来,屏幕上“星光娱乐-王总监”的名字连排占了三行。
星阁没看手机,只是弯腰把刚打印好的剧本大纲塞进米色帆布包。纸页边缘被她反复捻过,已经有些发毛,上面用荧光笔圈着女主角“林溪”的台词,重点段落还写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此处眼神要冷,但嘴角得带点颤”“转身时手要攥紧水袖,藏住委屈”。那是个在民国旧戏班里挣扎的刀马旦,台上能耍着花枪唱到满堂彩,台下却要在军阀和戏班老板之间周旋,既有翻云覆雨的狠劲,又藏着不敢示人的柔软。
“张导的戏,不是谁都能等的。”星阁直起身,把帆布包甩到肩上,高跟鞋踩过走廊的大理石地面,发出清脆的“嗒嗒”声,比平时快了半拍。她走到办公室门口,又回头看了眼办公桌——桌上还摊着杂志的加印报表,红色的“第三次加印”字样格外扎眼,那是她上周拍的封面杂志,上线三天就卖断货,连出版社都来催着要加印。
“公司的事你多盯点,选题会要是定不下来,就先放放,等我面试结束回来再说。”她最后叮嘱一句,推开玻璃门走了出去。
出门时天已经擦黑,星阁坐进驾驶座,没开导航,凭着上周记在备忘录里的路线往张导工作室的方向开。她记得很清楚,工作室在老城区的一条巷子里,门口有棵老槐树,斜对面还有一家卖红糖糍粑的小店——这些细节她都在备忘录里记了下来,连“糍粑店下午六点关门”这样的小事都没落下。
车子刚过第二个路口,副驾的手机突然震了起来。星阁瞥了眼来电显示,还是前两天联系过的“盛世传媒”星探,她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索性按了静音。指尖划过屏幕时,停在张导助理发来的微信消息上:“星阁老师,明早十点试镜,记得带一段你觉得最能代表‘林溪’的戏,时长五分钟就行。另外,张导喜欢真实感,不用太刻意打扮。”
她把手机放回支架,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了扬——张导是业内出了名的“严导”,拍过的三部电影都拿过国际大奖,这次的《戏台》更是他筹备了两年的心血之作。上周她看到剧本时,光是读“林溪被迫给军阀唱堂会,却在台上故意唱错词”那段,眼泪就差点掉下来,那一刻她就知道,这个角色她必须拿下。
车停在工作室楼下的巷口时,星阁仰头看了眼亮着灯的三楼。窗户里隐约能看到有人影走动,应该是张导的团队还在忙。她深吸一口气,从帆布包里掏出剧本,又从副驾的储物格里翻出一支水笔,靠在座椅上逐字逐句地念起来。
“司令要是真心想听戏,就该去戏园子里,对着满座观众唱——”她压低声音,模仿着戏班里人的腔调,念到“满座观众”时,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剧本,眼神也沉了下来,像是真的面对着重兵环绕的军阀。路灯的光透过车窗落在纸页上,把“林溪”两个字照得格外清晰,也把她眼底的认真映得明明白白。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陈默发来的消息:“星总,出版社刚发来消息,杂志第三次加印的五千本又快卖完了,好多读者在后台问你下次什么时候出镜,还有人说想知道你的日常。”后面还附了几张读者留言的截图,“姐姐的眼神太杀了”“求姐姐多拍点杂志”的评论占了大半。
星阁盯着屏幕笑了笑,指尖在键盘上敲下回复:“等我把女主角拿下再说。”她把手机扔回副驾,重新拿起剧本,手指在“林溪”的名字上轻轻碰了碰——明天的试镜,她不能输。
这边,王一博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的娱乐新闻推送时,正在片场候场。消息弹出“星阁将试镜张导新片《戏台》女主角”的黑体字格外扎眼。
他下意识坐直身体,连身边化妆师递来的定妆粉扑都忘了接。助理小周看他神色不对,凑过来瞥了眼屏幕:“博哥,这不是之前星阁姐吗?她也要拍戏?”
王一博没说话,手指往下滑,看到消息里写着“星阁已推掉多家娱乐公司签约邀约,专注备战试镜”,喉结不自觉滚了滚。他想起三年前在杂志拍摄现场,女人拿着相机对他笑:“王老师,这个角度拍出来会更显下颌线哦”,那时候她眼里的光,跟现在的她一样,还是那么明亮。
“帮我查一下,《戏台》男主角的试镜时间。”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乐乐愣了愣:“博哥,咱们接下来三个月的行程都排满了,张导的戏虽然好,但……”
“推了。”王一博打断他,指尖已经点开了张导工作室的官方邮箱,“把我最近的作品片段发过去,就说我要试镜男主角沈砚青。”沈砚青,《戏台》里与林溪相互救赎的军阀将领,也是他看完剧本大纲后,心里唯一想演的角色。
试镜通知下来的那天,王一博特意空出了一下午时间。他没告诉任何人自己的目的,只带着助理悄悄去了张导的工作室。候场时,他隔着走廊的玻璃窗,看到星阁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背台词,手指在剧本上划来划去,偶尔皱着眉琢磨,完全没注意到这边的动静。
他掏出手机,点开那个备注“星星”的对话框。输入框里的文字删了又改,最后只敲下一句:“听说你也来试镜了,加油。”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他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直到屏幕自动暗下去,也没等到回复。
试镜轮到他时,张导看着简历有些意外:“你平时不是只接现代戏或者古装戏吗?怎么突然想尝试民国题材?”王一博抬眼,目光不自觉往门口瞟了一眼,那里空无一人——星阁应该已经试镜结束走了。
“想试试不一样的角色,”他收回目光,语气认真,“而且,我觉得沈砚青这个角色,有我想表达的东西。”他没说,“想表达的东西”里,藏着一个想靠近的人。
试镜结束后,王一博又给星阁发了条消息:“我也试镜了男主角,要是咱们都能选上,还能合作。”这次依旧石沉大海。他靠在车里,看着手机里两条未读消息,突然笑了笑——他当然知道她在躲他。因为那句你还在上升期。
“博哥,接下来去机场吗?”乐乐问。王一博摇摇头,看向窗外——街对面的咖啡馆里,一个熟悉的米色身影正低头翻着剧本,正是星阁。他没让司机开车,就这么看着她,直到她合上书,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又很快放下,转身走进了巷子里。
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是张导助理发来的消息:“王老师,试镜结果下周通知。”王一博盯着消息,手指在对话框里敲下一行字,又删掉。他知道,这次能不能和她站在同一个片场,不只是靠试镜表现,还要看她愿不愿意,不再躲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