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那些事都不重要
本书标签: 现代  双女主 

第十三章 显影液中的真相

那些事都不重要

暗房里,红色安全灯将花雨的轮廓镀上一层血色。她轻轻晃动显影盘,底片上的影像逐渐浮现——像是被时光囚禁的幽灵终于获得释放。

"再等三十秒。"花落盯着手机上的计时器,声音紧绷。暗房是她们临时在工作室卫生间改建的,花雨用黑布遮住窗户,花落则贡献了自己修复古籍用的手套和镊子。

花雨咬着下唇,显影液的气味让她太阳穴突突跳动。底片上的画面越来越清晰:一个宽阔的舞台,上方悬挂着巨幅画作,台下人头攒动。角落里,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正举着相机。

"时间到!"花落递过定影液。

花雨将底片浸入液体,画面瞬间固定。她举起底片对着安全灯,倒吸一口冷气——那幅舞台上的巨型画作,赫然是《百花图谱》的放大版!

"这...这不可能。"花雨声音发颤,"《百花图谱》明明是册页装帧,怎么会..."

花落凑近看,突然指向底片角落:"这个人!"她急忙翻出手机,搜索"本市文化局局长照片",然后屏住呼吸——同样的方框眼镜,同样的微秃额头。

"当年查封'芸香阁'展览的人,现在是文化局局长?"花雨瞪大眼睛,"这也太..."

"合理。"花落冷静得出奇,"九十年代很多文化口的官员都升上来了。"她指向底片边缘另一个模糊人影,"看这个举牌子的,像不像陈教授?"

花雨找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后倒抽一口气:"真的是她!所以那天晚上,养母也在现场?"

花落没有立即回答。她想起母亲日记里那句"陈姐说我们必须立刻销毁所有资料",突然明白了什么。陈教授并非如她所说当时在国外,而是亲身经历了那个夜晚。

"银行保险箱的钥匙。"花落突然说,"底片和钥匙一起藏在《百花图谱》里,肯定有联系。"

花雨从工作台抽屉取出那把小小的黄铜钥匙:"上面有编号——B217。但哪家银行?"

花落思索片刻,突然拍了下额头:"市文化宫对面!我妈日记提到展览前她们常去那里开会,说'钱存在眼皮底下最安全'。"

她们对视一眼,同时抓起外套。就在这时,工作室的门铃响了。

花雨透过猫眼一看,浑身血液瞬间凝固——李明站在门外,身边是两个穿制服的人。

"文化局的人。"她压低声音,"怎么办?"

花落迅速将底片塞入《百花图谱》夹层,把书藏进洗衣机,然后示意花雨去开门。

"好久不见!"李明笑容灿烂,却未达眼底,"这两位是文化局艺术审查处的同志,想了解一下你的新作品。"

高个男子出示证件:"我们接到举报,称你涉嫌复制违禁艺术品。需要检查一下工作室。"

"违禁艺术?"花雨声音提高,"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说法?"

矮个男子已经自顾自地翻看起画架上的作品:"这些机械花卉的构图,与二十年前一批被查封的作品高度相似。"

花落注意到李明的目光不断扫向工作台,那里还放着显影液和定影剂。她悄悄挪动身体,挡住视线。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百花图谱》。"花雨坦然道,"是市图书馆的合法藏品。"

"是吗?"高个男子冷笑,"那请出示一下借阅记录。"

花落心跳加速——那本《百花图谱》从未正式登记在册,是老周私下交给她修复的。

"在这里。"她突然说,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文件夹,"特藏部修复记录,第43页。"

男子接过翻看,眉头紧锁。花落暗自庆幸自己一贯的工作严谨——每本经手的古籍都有详细修复档案。

"我们需要带走几幅作品做进一步鉴定。"矮个男子指着《革命》系列草图。

"凭什么?"花雨挡在画前。

"配合一下嘛。"李明打圆场,"威尼斯双年展在即,别闹出不必要的误会..."

最终,他们带走了三幅素描和一本速写本。门关上后,花雨像被抽走骨头般瘫在地上。

"他们怎么知道我用了生母的风格?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

花落从洗衣机里救出《百花图谱》,轻轻放在工作台上:"因为有人认出来了。很可能是当年亲眼见过原作的人。"

"李明带来的那两个,明显是冲着《百花图谱》来的。"花雨握紧拳头,"他怎么会知道这本书的存在?"

花落思索片刻,突然想起什么:"陈教授!她上次来工作室时见过这本书..."

"不可能!"花雨猛地站起来,"养母虽然严厉,但绝不会..."

她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陈教授"。

花雨按下免提,陈教授急促的声音传来:"小雨,刚才李明是不是带人去你工作室了?听着,无论他们问什么,都不要提《百花图谱》!那本书很危险!"

花落和花雨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

"养母,你怎么知道..."

"因为二十年前那晚,我亲眼看着他们烧毁了所有《百花图谱》的副本。"陈教授声音低沉,"除了林芮偷偷保存的那一本。"

花落凑近手机:"陈教授,我是花落。您能告诉我们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

"不是现在,不安全。"陈教授最终说,"但你们记住——银行保险箱里的东西,只能交给苏明华。"

通话结束后,工作室陷入诡异的寂静。窗外,暮色笼罩城市,霓虹灯一盏盏亮起。

"我们得尽快去银行。"花落打破沉默。

花雨却走向画架,重新铺开一张纸:"等等,我要先把被没收的那些草图重新画出来,趁记忆还新鲜。"

"现在?"

"尤其是这幅。"花雨指着手机里拍下的《革命》系列主图,"构图里有重要细节..."

花落凑近看,那是两个女性背影站在悬崖边,远处有微光。乍看并无特别,但当花雨快速复现线条时,她发现了异常——悬崖的轮廓,竟与市文化宫建筑侧面一模一样!

"你是有意这么画的吗?"

花雨摇头,自己也感到惊讶:"完全凭直觉...等等。"她翻出底片洗出的照片对照,"天啊,舞台背景就是这个角度!"

两人震惊对视。花雨从未去过当年的文化宫,却精准复现了母亲曾经站过的位置。这种跨越时空的艺术DNA,比任何血缘证明都更令人战栗。

"我们得抓紧时间。"花落看了眼时钟,银行还有两小时关门。

市文化宫对面的工商银行门可罗雀。B217号保险箱被顺利取出,里面只有一个牛皮纸信封。

花落小心拆开,倒出三样东西:一张泛黄的名单,一枚U盘,和一张小照片。名单顶部写着"1997.3.15查封物品清单",下面列着三十多件艺术品,每件后面都标注了创作者和"处理方式"——绝大多数是"销毁",少数标记为"存档"。

"看这个!"花雨指着清单中部,"《百花图谱》系列,创作者林芮,处理方式...存档?可陈教授说所有副本都被烧毁了。"

花落继续往下看,突然僵住:"《春之祭》,创作者林婉...妈的作品!"处理方式栏赫然写着"局长私人收藏"。

照片上是七位年轻女性在文化宫前的合影,比花落母亲那张更正式。每个人都手持自己的作品,面带微笑。花落一眼认出母亲——她捧着一幅卷轴,站在最右侧。而最左侧的苏明华拿着小提琴,与照片边缘只差一步的空白处,有一个明显的剪刀痕迹。

"第七位成员被剪掉了。"花落轻声说,"但为什么这张照片上还留着?"

花雨翻到照片背面,上面写着一行小字:"备份。苏摄于灾难前。"

"苏明华拍的。"花落恍然大悟,"她是'芸香阁'的官方摄影师,所以合影里没有她。这张是她的备用底片..."

U盘插进笔记本电脑后,里面只有一个视频文件。拍摄日期显示是1997年3月15日,文件名为"最后的证据"。

画面晃动得很厉害,像是偷拍的。文化宫舞台上,巨大的《百花图谱》投影在幕布上,台下坐满观众。一个女声正在解说:"...用传统花卉图案解构父权审美体系..."

突然,画面剧烈晃动,传来尖叫声。镜头捕捉到一群穿制服的人冲进来,为首者正是那位戴眼镜的现任文化局局长,只不过年轻了二十岁。他跳上舞台,抢过话筒喊道:"这场展览涉嫌宣扬西方腐朽价值观,立即终止!"

混乱中,镜头转向后台——林芮正匆忙卷起一幅画作塞给林婉,而陈雅琴在销毁什么文件。突然,一个雪茄烟头按向镜头,画面戛然而止。

花雨脸色惨白:"所以他们要的不是作品,而是..."

"证据。"花落合上电脑,"证明当年那场查封是政治打压,而非正当执法。"

离开银行时,天已全黑。花落提议去找苏院长,花雨却犹豫了。

"等等,我们是不是漏了什么?"她站在银行台阶上,夜风吹乱她的短发,"名单上《百花图谱》标注为'存档',但陈教授说所有副本都被毁了。那么我们现在这本..."

"是唯一的幸存者。"花落接上她的思路,"或者说,是林芮后来重新创作的。"

花雨突然抓住她手臂:"不对!如果局长当年特意'存档'了原作,那他手里应该有一本真正的《百花图谱》!"

这个可能性让两人同时沉默。如果真本在局长手里,那么花雨这本是什么?林芮为何要冒险重新创作?又为何将底片和钥匙藏在其中?

花落的手机突然响起。父亲发来短信:"今晚不回家,去拜访老友。"

她盯着这条消息,突然想起什么:"我爸说今晚有课是骗人的。他从来不晚上上课..."

"你觉得他去找..."

"苏院长。"花落点头,"他们一定认识。我妈日记里提到过,当年是'苏姐'带她加入'芸香阁'的。"

她们决定分头行动——花雨回工作室保护《百花图谱》,花落则去疗养院找父亲和苏院长。

出租车驶过夜色中的城市。花落望着窗外流动的灯光,思绪万千。父亲对艺术的态度,母亲压抑的才华,陈教授的警告,李明的突然发难...这些碎片逐渐拼合成一幅令人不安的图画。

疗养院灯火通明。花落刚走进大厅,就听见钢琴声——不是《革命练习曲》,而是一首她从未听过的忧伤旋律。

顺着琴声,她来到娱乐室。门虚掩着,里面的场景让她屏住呼吸:父亲坐在钢琴前弹奏,苏院长站在一旁,而母亲倚在窗边,月光勾勒出她单薄的轮廓。

琴声突然停止。父亲抬起头,仿佛感应到什么,目光直直望向门口。

"落落,"他说,声音异常平静,"进来吧。是时候告诉你整个故事了。"

上一章 第十二章 革命练习曲 那些事都不重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 父亲的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