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长安双璧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二十五章:永恒的坐标

长安双璧

春日的阳光洒满河西走廊,一列高铁正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飞驰。车窗内,孩子们指着窗外的花海惊呼:“妈妈,你看!好多红色的花!”

母亲顺着孩子的手指望去,远处的山坡上,红刺玫开得如火如荼,像一片燃烧的云霞。她拿起手机,调出提前查好的资料:“这是红刺玫,也叫‘守心花’。很久以前,这里有位将军,为了守护百姓,一辈子都留在这里,他最喜欢这种花了。”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指在屏幕上划过一张老照片——那是上世纪考古队拍摄的沈砚墓发掘现场,照片里,半块狼图腾玉佩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

高铁穿过凉州古城遗址时,广播里传来导游的声音:“各位乘客,我们现在经过的是唐代凉州城遗址。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时期,河西节度使沈砚曾在此镇守数十年,抵御外敌,安抚百姓,让河西成为乱世中的一片净土……”

车厢里有人低声感叹:“原来这里还有这么动人的故事。”“是啊,和平从来都不是凭空来的。”

车窗外,现代化的城镇与古老的遗址交相辉映。当年沈砚屯田的土地上,如今种满了葡萄和瓜果,卡车正将丰收的果实运往全国各地;曾经的烽火台旁,矗立着信号塔,将河西的声音传到五湖四海。

在那静谧的角落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正凝望着窗外的红刺玫花海,眼中泛起了泪光。他是来自河西的人,年轻时常听祖父讲述关于沈砚的传奇故事。祖父曾告诉他,他们家族的祖先正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由沈砚亲手拯救的。

“将军,您看,”老者对着窗外轻声说,“河西好着呢,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了。您守的,都守住了。”

花海深处,有几位年轻人正在拍摄纪录片。他们架起摄像机,对着沈砚的墓碑,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伟业,却用一生的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了和平的种子。这种子,历经千年,长成了今天的繁花似锦……”

微风轻拂着绚烂的花海,红刺玫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旋转,如同翩翩舞者,最终轻盈落在摄像机镜头之上,仿佛对这世界投以一个柔和的吻。似乎能听见一种声音轻声细语:瞧,这就是我渴望守护的美好人间。

日落时分,夕阳余晖洒在河西走廊,为大地披上一层金黄。鸟儿归巢,穿梭于绚烂的花海之上,远处村庄炊烟袅袅升起,孩童们的欢笑与远古的歌声交织在一起。

沈砚的故事,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它不再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红刺玫的芬芳,是百姓的笑容,是这片土地历经千年依旧蓬勃的生机。

或许,真正的英雄从不渴求被记忆。他们的精神,早已成为永恒的航标,引导着后来的人们,学习如何去热爱,如何去守护,如何使这片土地永远鲜花盛开,布满芬芳。

这,便是最好的传承。

上一章 第二十四章:长风万里 长安双璧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