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课桌刻字与心跳回音(倒计时729天)
1
惊蛰过后,南城像被按下了快进键。梧桐一夜抽芽,老校区的铁门却仍旧锈得发红。林听澜把日历撕下第一页,纸边带着毛刺,像没愈合的伤口。她把它折成小小的方块,塞进铅笔盒最底层——那里已经躺着一枚烫手的瓶盖,刻着“L”。
2
高三(5)班的教室在四楼,最靠东的窗子。早读铃响前,林听澜踩着最后一声哨子冲进来,江砚已经坐在原位,桌面空出一半,像专门等谁来填补。阳光斜斜地穿过窗棂,落在他手背上,青色的血管一跳一跳。
“早。”他把一杯温豆浆推到她面前,“今天体检,空腹不好。”
林听澜没接,只是拉开椅子,椅脚和地面发出刺耳的摩擦。她压低声音:“医生到底怎么说?”
江砚垂眼,睫毛在脸颊投下一小片阴影:“小毛病,吃药就能压。”
林听澜盯着他左手腕内侧,那里贴了一块肉色胶布,边缘卷起来,露出针孔——昨晚的抽血点。她突然觉得那块胶布像一枚隐形炸弹,随时会把她的世界炸成碎片。
【票据·016】肉色胶布——半年后,胶布被血浸透,从腕骨滑落到指尖,像一条细小的河。
3
第一节是数学。老师捧着一沓试卷进来,空气立刻绷紧。林听澜把卷子翻得哗哗响,余光却落在江砚的草稿纸上——那里没有公式,只有一行极小的铅笔字:
729-1=728
她心口猛地一坠,像被人抽走一根肋骨。
讲台上,老师用粉笔敲桌:“林听澜,第12题,上来写。”
她站起来,膝盖撞到桌角,疼得发麻,却一步不停地走向黑板。粉笔在指尖打滑,公式写得歪歪扭扭,像一条被踩断的骨头。写完最后一行,她回头看江砚,他冲她竖起拇指,嘴角弯得很好看,眼底却有一层雾。
【票据·017】粉笔灰——三个月后,黑板被重新粉刷,那行公式连同她的指纹一起消失。
4
下课铃响,教室瞬间沸腾。林听澜把试卷揉成一团,塞进书包最底层,转身去拉江砚的袖子:“天台。”
铁门仍旧吱呀一声。三月的风带着潮湿的青草味,远处操场传来口哨声。林听澜靠在栏杆上,从口袋里掏出那枚日历碎片,递过去。
“撕第二页了?”江砚问。
“嗯。”
他接过纸片,指腹摩挲着纸纹,像在抚摸某种脆弱的小兽。
“林小羡,”他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风,“如果我先……”
“闭嘴。”林听澜打断他,声音却抖得不成调,“你答应过的,730个愿望还没给完。”
江砚没再说话,只是伸手,把她揽进怀里。他的下巴抵在她发顶,心跳隔着校服传来,一声比一声重,像有人在胸腔里敲鼓。
那一刻,林听澜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和鼓声叠在一起,分不清是谁在救谁。
【票据·018】校服第三颗纽扣——两年后,纽扣被剪下,穿成项链,挂在她的手术服里,消毒水味刺鼻。
5
午自习,教室里只剩风扇嗡嗡转。林听澜趴在桌上,半张脸埋在臂弯,耳朵却竖得老高。江砚的笔尖在草稿纸上沙沙走,声音像雪落。
她眯眼,看见纸上多了一行字:
“如果我走,你会怎么办?”
林听澜拿起笔,在旁边写:
“把剩下的日历撕成雪,埋进你口袋。”
江砚笑了,眼尾弯出细小的纹路,像湖面被风吹皱。
他撕下那行字,折成纸飞机,从窗口抛出去。纸飞机在风中打了个旋,落在楼下的梧桐树上,卡在枝桠间,像一枚不肯落地的雪。
【票据·019】纸飞机——一年后,纸飞机被暴雨泡烂,字迹化成一团模糊的蓝,和落叶一起被扫进垃圾车。
6
傍晚,自习课。教室里灯光惨白,照得人脸色发青。林听澜做完最后一道题,抬头看江砚——他趴在桌上,脸侧向窗外,呼吸轻得几乎听不见。
她伸手,指尖碰到他的手腕,脉搏在皮肤下跳得紊乱,像被惊飞的鸟。
“江砚?”
他睁开眼,眼底有一瞬的茫然,随即弯起嘴角:“困了。”
林听澜没说话,只是从书包里掏出那枚烫手的瓶盖,放在他掌心。
“收好,别弄丢。”
江砚合拢手指,瓶盖边缘硌进掌心,留下一个小小的月牙。
“丢不了。”他说,“除非心跳停了。”
【票据·020】掌心月牙——四个月后,月牙变成一道结痂的疤,再变成一条苍白的线,最后和他一起躺进焚化炉。
7
晚自习结束,教室灯一盏盏熄灭。林听澜和江砚并排走在走廊,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两条不肯分离的丝带。
楼梯拐角,江砚忽然停下,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折得方方正正的纸。
“给你。”
林听澜展开,是一张空白心电图,线条平直得像死寂的湖面。
“医生让我填家属信息,”江砚说,“我写了你的名字。”
林听澜的指尖一抖,纸角被攥出一道皱褶。
“别怕,”江砚伸手,覆在她手背上,“只是提前演习。”
那一刻,林听澜听见自己的心跳,和心电图上的直线重叠,像一场无声的呼救。
【票据·021】空白心电图——九个月后,线条变成尖锐的峰谷,再变成一条笔直的绿,和他最后的呼吸一起归零。
8
宿舍楼下,路灯昏黄。林听澜把书包甩在肩上,回头冲江砚摆摆手:“明天见。”
江砚点头,却在她转身的瞬间,伸手拉住她的手腕。
“林小羡。”
“嗯?”
“别忘了,你还欠我一个生日愿望。”
林听澜笑,眼尾却发红:“记得,活到一百岁。”
江砚松开手,掌心残留的体温很快被夜风吹散。
他站在灯下,看着她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心跳在胸腔里敲出一声比一声重的鼓点,像某种倒计时。
【票据·022】路灯下的影子——两年后,影子被拉得更长,却只映出一个人,像一条被剪断的丝带,再也系不回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