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雨夜听诊器(倒计时726天)
1
四月下旬,南城提前入梅。雨从傍晚六点开始下,一直到晚自习下课都没停。校园路灯被水汽晕成毛茸茸的光球,像被谁故意调低了亮度。林听澜把书包顶在头上,冲过操场,一脚踩进水坑,溅起的泥水顺着小腿往下流,冰凉得像一条蛇。
教学楼转角,江砚撑着一把黑伞等她。伞骨在风中抖,雨水顺着伞沿滴在他肩上,白衬衫瞬间晕开一片深色。他抬手,把伞往她那边倾了十公分,声音混着雨声:“跑什么?我又不会跑。”
林听澜喘了口气,把湿漉漉的刘海别到耳后:“怕你等急了心跳更快。”
江砚笑了笑,没反驳。他左手拎着一只塑料袋,袋口往下滴着水,隐约透出长方形的盒子轮廓。
【票据·040】黑雨伞——十个月后,这把伞被遗落在手术室门口,伞骨断裂,像折翼的乌鸦。
2
校门外,出租车排成长龙。江砚拉开后排车门,让林听澜先进去,自己收了伞,坐她旁边。
“师傅,去南城二院。”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们一眼:“这么晚去医院?”
江砚把袋子抱在怀里,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拿报告。”
雨刷器来回摆动,像两个节拍器。林听澜侧头,看见江砚的右手覆在袋子上,指尖无意识地敲节奏——咚、咚、咚,和车窗外的雨点同步。
“什么报告?”她低声问。
江砚没回答,只是把袋子往她那边挪了挪。林听澜伸手,指尖碰到冰凉的塑料,心口猛地一沉。
【票据·041】CT片袋——七个月后,片子被烧成灰,灰里掉出半张未签的手术知情书。
3
医院走廊比雨夜更冷。白炽灯照得人脸色发青。江砚把袋子递给值班医生,医生撕开密封条,抽出一张薄薄的纸,推到他们面前。
“左室射血分数降到38%,建议立即住院。”
纸上的黑字像钉子,一根一根钉进林听澜的视网膜。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抖:“住院……多久?”
医生没抬头:“等到心脏停跳,或者等到供体。”
走廊尽头,自动贩卖机发出“哐当”一声,掉下一罐橘子汽水。江砚走过去,弯腰捡起,指尖在拉环上停了两秒,最终没打开。他把汽水塞进林听澜手里,声音温柔得不像病人:“走吧,回家。”
【票据·042】未开启的汽水——四个月后,汽水在江砚床头柜炸裂,玻璃碴混着橘色液体流进地板缝隙。
4
出租车驶回老巷。雨小了,路灯在积水里拉出长长的倒影,像两条并行却永不相交的线。
江砚靠在车窗,侧脸被霓虹灯映得忽明忽暗。他忽然开口:“林小羡,想不想听心跳?”
“什么?”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银色听诊器,探头冰凉,在昏暗中闪着微光。
“医生送的,”他笑,“说让我随时监听自己。”
林听澜接过,金属耳挂冻得她耳廓发麻。江砚把探头按在自己胸口,示意她戴上。
——咚、咚、咚。
声音透过胶管传来,像隔了一层水,却比任何时候都清晰。
“是不是比平常快?”他问。
林听澜没回答,只是伸手,把探头移到左边第二根肋骨间。
那里,心跳像被惊飞的鸟,扑棱棱撞在胸腔。
“你听,”她声音哑得不成调,“它在求救。”
【票据·043】银色听诊器——三个月后,听诊器挂在林听澜宿舍床帘外,胶管里积了灰,再没人敢碰。
5
老巷尽头,江家别墅亮着灯。
林听澜把江砚送到门口,雨水顺着伞沿滴在台阶上,像一串省略号。
江砚转身,忽然伸手,把她抱进怀里。
雨声太大,她听不清他的心跳,只能感觉到他的下巴抵在她发顶,呼吸轻得像随时会断。
“林小羡,”他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如果我先走,你会怎么办?”
林听澜没回答,只是攥紧他的衣角,指节泛白。
江砚松开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日历,塞进她手心。
“撕第六页。”
她低头,纸上用红笔圈着“726”,旁边写着一行小字:
——“今天欠你一首歌。”
【票据·044】日历第六页——九个月后,日历被撕成碎片,碎片被扔进江砚的骨灰盒,像一场迟到的雪。
6
雨夜,宿舍熄灯。
林听澜躺在床上,手机屏幕亮了一下。
江砚发来一段录音,封面是心跳波形。
她戴上耳机,声音透过耳膜——咚、咚、咚,每一下都像敲在她的神经末梢。
配文:
【726天,心跳第726000次,全部给你。】
她放大波形,发现最后三秒是直线,像被刀切断。
林听澜捂住嘴,眼泪无声地砸在枕头上。
【票据·045】心跳录音——一年后,录音被设成她的手机闹铃,每天六点响起,像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
7
凌晨三点,林听澜起床,赤脚走进阳台。
雨停了,空气里带着泥土和栀子花的味道。
她打开手机手电筒,把日历第六页撕下来,折成纸船,放进阳台积水里。
纸船晃了两下,顺着排水孔消失,像一只被黑夜吞掉的鲸。
她蹲下来,把额头抵在膝盖上,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江砚,你别走,我还欠你一首歌。”
【票据·046】纸船——五个月后,纸船在江砚病房窗台被发现,纸面被雨水泡烂,字迹晕成一片蓝,像一片溺水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