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同于中止间的轻松氛围,还在场上的加速队员们看到发布的新任务后,一个个都吓得不敢动了。
纪羽音“二十名猎人?”
看到任务信息的纪羽音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纪羽音“这个任务要是失败了,到时候就是二十四名猎人啊……”
纪羽音“哇,那真的就是逃无可逃、无处可躲了……”
为了能成功完成这次任务,为大家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纪羽音还是决定出发。
她告别了武大靖,独自一人前去寻找容遇和李书妍,准备回归最初的同盟,和她们一起出发做任务。
李书妍接到纪羽音电话的时候她还躲在展览馆之前藏身用的帐篷里,听到她的提议,李书妍当即决定出发和她汇合,然后两人再一起去找容遇。
跟欧阳娜娜和乔欣告别后,李书妍小心翼翼地走出帐篷,确认周围没有猎人后迅速离开。
但非常不幸的是,她前脚刚离开展览馆,后脚就有一个猎人进来巡捕。
欧阳娜娜离开帐篷,在陈伟霆的帮助下跨过吧台准备出去。乔欣刚要跟上,就被身后突然出现的猎人抓住了。
乔欣“啊——”
一声尖叫,乔欣被吓得魂都飞了。陈伟霆和欧阳娜娜也赶紧蹲下来掩藏视野。
猎人张望四周确认“没有”其他加速队员,转身离开,徒留被抓的乔欣暗自神伤。
乔欣“这一切发生的实在是太快了……”
猎人走远后,佟梦实从桌子下爬出来。
乔欣“我走了,你们加油。”
佟梦实“你在这躲着为什么会被他抓到啊?”
乔欣“所以说啊!我就不能离开这个帐篷。”
.
收到乔欣被抓的消息时纪羽音正在和李书妍汇合的路上,碰巧遇见了准备去时光裂缝做任务的宋亚轩和张真源。
一拍而合,宋亚轩和张真源也决定加入纪羽音的队伍。
纪羽音“诶,张哥轩哥,你们有见到过容遇吗?”
张真源“不知道啊,刚刚任务一的时候我们走散了,到现在也没见到她。”
宋亚轩“她会不会已经去任务点了?”
张真源“我觉得有可能,小音你给她打个电话看看?”
纪羽音“行,我打个电话给她。”
李书妍找到纪羽音的时候,纪羽音正在往容遇那边打出电话。连打了两个都没人接,在准备打第三个电话过去时,容遇给她发了一条短信。
“我这边有猎人,先不要给我打电话,我们在时光裂缝那边见面!”
李书妍“她现在在哪?”
纪羽音“不知道,但可以确定她现在正在躲避猎人。我们先去时光裂缝那边等等她吧。”
宋亚轩和张真源也赞同纪羽音的提议。正要启程时,宋亚轩注意到了她手上的黑色塑料袋。
宋亚轩“这个是干嘛的哇?”
纪羽音“孙岩哥和健哥给我的,说是有猎人的时候直接往头上一套就行。”
纪羽音刚说完,李书妍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李书妍“我不行了,这是让你就地cosplay生活垃圾啊哈哈哈哈哈……”
李书妍“你别说阿音,这说不定还真的有用。”
就连宋亚轩和张真源也人没忍住点头同意。
张真源“我也觉得。”
宋亚轩“太秀了这个。”
四个人有说有笑地往时光裂缝所在的地方赶,但为了保险起见,宋亚轩还是提议大家一起走一条比较隐秘的路线。
时间紧迫,现在狭小的场地上还只有四名猎人,但如果没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那就会有二十四名猎人进行追捕,到时候再严实的塑料袋都不一定管用了。
手持塑料袋“神器”的孙岩、李健和武大靖三人大摇大摆地往任务点走,陈伟霆、欧阳娜娜和佟梦实终于走出了一直躲藏的展览馆前往任务点。
自从做完了任务一的一部分任务后杨迪的信心就膨胀了起来,他拉上呼兰,和自己一起出发往时光裂缝走。
就连任务一全程都没有出现过的贺峻霖和靳梦佳也启程出发。
勇敢的加速队员们纷纷出发,他们能否挑战完成呢?
.
通往时光裂缝的时光电梯就在水下植物园的最北边,抵达这边的加速队员足足有七八名。
先一步到达这里的是容遇、杨迪和呼兰。杨迪玩心大起,在电梯门打开的一瞬间跳出来,吓了大家一大跳。
纪羽音“容遇,我可算找到你了。”
进入隧道后的纪羽音立刻跑到了容遇的身边。
看着隧道里不停走动的二十名猎人,在场的大家都震惊了。
靳梦佳“天哪,这怎么过去啊?!”
杨迪“这么多猎人,我们还能进去吗?”
贺峻霖“这是什么意思啊?”
惊叹之余,大家聚集到旁边的任务告示牌前。
20名隧道猎人游走于激光结界中,当加速队员进入激光结界后,猎人立即展开抓捕。禁止按钮可以让隧道猎人即刻静止10秒钟,10秒后猎人抓捕恢复。
隧道共150米长,每次只允许一名加速队员通过。只要在剩余时间45分钟前将三枚禁止按钮放在隧道出口的装置上,就能彻底消灭隧道猎人。
陈伟霆开始和大家分析这次任务的难点。
国内短跑记录最高的,也只是十秒内跑完一百米,十秒钟怎么可能让他们通过这么长的隧道。
陈伟霆“所以我们肯定得先进去,在被快抓到的时候使用这个禁止按钮。”
贺峻霖第一个赞同他的话。
贺峻霖“没错,我们进去,暂停之后还要躲那些猎人,这个躲是最费时间的。”
纪羽音的目光也落在了隧道里走动着的猎人们。
纪羽音“对啊,你们看隧道,这么窄,里面还有那么多猎人。”
杨迪“谁今天要是跑过去,那绝对是他的高光了……”
面对这项生存率几乎为零的考验,佟梦实第一个站出来。
佟梦实“我可以。”
佟梦实“我先试试,给你们打个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