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
学霸笔记 · 第29篇
从农村到北大的学习之旅
现代诗歌单元学习心得
今天语文课学习了《沁园春·长沙》和《再别康桥》两首诗歌,感触颇深。徐志摩的诗歌语言优美,意象清新,特别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
笔记要点:现代诗歌的意象分析
1. 《沁园春·长沙》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运用了夸张手法,展现革命豪情
2. 《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等意象营造出柔美意境
3. 两首诗都运用了反复手法,但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
老师让我们对比分析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表达情感: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情感的浓缩。读诗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体会诗人通过意象传达的情感世界。" —— 李老师
词气势磅礴,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徐志摩的诗歌则细腻婉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这种对比让我对诗歌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言文《劝学》精读
今天学习了荀子的《劝学》,这篇文章虽然写于两千多年前,但其中的学习道理至今仍然适用。特别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
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1. 輮(róu):使...弯曲
2. 砺(lì):磨刀石
3. 参省(xǐng):检查反省
4. 跬(kuǐ)步:半步
5. 骐骥(qí jì):良马
荀子在文中提出了几个重要观点:
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习要讲究方法("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作为农村学生,我特别认同荀子关于环境对学习的影响的观点。虽然我们学校的条件有限,但我可以通过选择良师益友、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来弥补这一不足。
作文素材积累
本周的作文题目是"学习的意义",我整理了以下素材:
名人名言素材库:
1. 黑塞:"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2. 荀子:"学不可以已。"
3. 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 爱因斯坦:"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结合自身经历,我打算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学习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如农村学生通过高考改变人生)
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
终身学习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
特别想引用《劝学》中的观点作为理论支撑,再结合自己每天早起读书、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的具体事例,使文章既有深度又有真情实感。
学习计划调整
期中考试后,我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反思,决定做出以下调整:
时间段原计划新计划
早晨6:00-7:00背诵英语单词背诵英语单词+复习文言文
午休12:30-13:00做数学题阅读课外名著
晚上19:00-21:00完成作业完成作业+错题整理
调整的重点是:
增加文言文日常积累,避免考前突击
通过名著阅读提升文学素养,而不仅仅是应试
建立系统的错题本,定期复习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礼记·学记》
记录成长点滴,追逐北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