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干不知何时出现在画舫船头,手里捧着本泛黄的《西游记》原著,书页在风里轻轻翻着。他对着月虹和孙悟空扬了扬书:“别总说西游世界都是好的,给你看看这原著。”
他清了清嗓子,念道:“只见那猴儿身高不足五尺(约一米四),尖嘴缩腮,毛脸雷公嘴,性情躁烈如烈火。凡人见了,无不惊退,张口便喊‘妖怪’——这是历史时空里,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
念完,他合上书,指着岸边:“再看看眼前。”
船头的孙悟空刚收起混沌魔猿的气息,青衫磊落,眉眼清朗。岸边刚聚拢的女子们又开始笑:“官人若不成亲,去我家小酌如何?我阿娘酿的桂花酒,甜得很!”还有人把绣着并蒂莲的帕子往船上抛。
“这就是两个时空的差距。”舒干笑着说,“历史时空的笔,写的是‘奇’,要突出他的‘非人’;而这西游世界的日子,过的是‘真’,他的神通、他的俊朗、他偶尔的手足无措,都是活生生的。”
孙悟空捡起那块帕子,递给月虹,耳尖还有点红:“管他什么原著,俺在这挺好。能护着该护的人,能唱想唱的歌,就算被姑娘们追着问成亲,也比被人喊‘妖怪’强。”
月虹望着远处的西湖落日,水天一色里,画舫像一片叶子慢慢漂着。舒干的原著还在手里,可眼前的笑声、歌声、女子们的呼唤声,早已盖过了书页的重量。
“是挺好。”她轻声说,“历史有历史的写法,世界有世界的活法。咱们在这西游大宋,有酒有歌,有朋友,就够了。”
舒干没再说话,把原著收进袖中——或许最好的结局,就是不必执着于“该是什么样”,而是“此刻是什么样”。画舫继续前行,孙悟空忽然拿起竹笛,又唱起了那首白素贞的歌,这一次,岸边的女子们跟着轻轻和,连风都变得温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