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也分不清,对这个男生到底是喜欢多一点,还是害怕失去的感觉更重。不过今晚喝了点小酒,借着那点劲儿,我还是问了他。他到现在没回复,朋友在旁边一直说,成年人之间的疏远其实就是分手的意思,没必要追问。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想问啊——哪怕他觉得我幼稚又怎么样?
如果不问,难道要等一个月才算正式结束吗?朋友说我这样太“廉价”,可每个人想法不一样。我只是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明明不舒服还要憋着,假装成熟懂事地说“没关系,祝你好”。那些话全是反话,他凭什么这样对我,我就不能说句心里话?
其实发消息的时候我特别怕,怕他说“我们分手吧”,怕他又像过去那些人一样,想当好人却用冷暴力收场。但我不想再掉进同一个循环里了,不想再当那个让别人愧疚的“好人”,也不要什么遗憾和弥补。
我现在就想跟着自己的心走:感觉到不舒服,就说出来;想问清楚,就去问。难道憋着不说才叫成熟吗?我不想装了。
虽然到现在还在期待他的回复,也怕听到不好的答案,可我已经做了想做的事。或许现在最该做的,就是允许自己有情绪,允许自己发泄,允许自己想干嘛就干嘛——先把自己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
之前我总想着要理解他、好好沟通,可他对这些似乎并不在意。其实我们相处时没什么大矛盾,我也从没要求过这段感情必须怎样,可心里的不舒服是藏不住的——我能理解他一时有情绪,但不代表我能接受他一直用冷漠的态度对我,连联系都懒得有。
别人说他对谁都这样,可这理由根本安慰不了我。现在才明白,我过去那些“懂事”、“体谅”,不过是在委屈自己。他其实没做过什么对不起我的事,但这份冷落本身,早就把答案写在脸上了。
可笑的是,刚才居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把他骂一顿,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他会不会因此回到我身边?说到底,还是害怕失去在作祟。
原来,想要一下子完全挣脱这种恐惧很难。但至少我已经学着允许自己做想做的事了——不用再逼自己“懂事”,不用害怕失去,更不用琢磨什么“操作”能留住他。
虽然现在还是会乱,可他让我看清了核心:我所有的纠结,终究绕不开“害怕失去”这四个字。能点透这一点,其实已经够了。
其实真的写完之后,我最担心的不是眼前这个人,而是怕自己又掉进同一个循环里。你看,我每段感情好像都逃不过一两个月的期限,最后总是我变成那个“懂事”的人,说着“没关系”,笑着祝福对方,把那些难过悄悄藏起来。
所以这次特别怕重蹈覆辙。不过之前跟朋友聊过,他们说我主动开口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在改变了。不用逼自己做到完美,哪怕结局和从前一样,至少我迈出了不一样的步子——我开始明白自己害怕失去的究竟是什么,这已经和具体的某个人无关了,我其实做得不算差了。
可心里还是发慌。不知道明天看到他的消息,他会不会回复,回复的语气又会是怎样。忍不住提前在脑子里预演各种可能:不回?敷衍的回应?还是更糟的答案?甚至连自己该怎么做都没底,是该问清楚,还是假装没事?全都是未知数。
但现在我想通了一点:不管明天我做什么决定,哪怕什么都不做,我都允许自己这样。害怕失去、怕受伤,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情绪,不用硬压下去。就跟着心里的声音走吧,稍微把耳朵关上一点,别被太多杂七杂八的念头干扰,听听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