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结束了服装店的试工,回来和一位朋友聊了很久。把对话翻来覆去想了几遍,突然看清了一些东西。
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干这行”“适不适合”,但问题根本不在这里。问题在于,我总在等外界给我一个“完美答案”——等店长手把手教我,等同事营造温馨氛围,等工作本身让我充满激情。当现实不符合期待时,我就陷入内耗。
朋友说,这叫“指望世界围着你转”。他说对了。
我回看自己:在优涵店受不了勾心斗角离开,在新店因气场不合退缩——表面看是挑剔环境,深层是我不敢把赌注押在自己身上。我总希望有个“对的地方”能保证我安全、成功、不被伤害,却忘了唯一能保证这些的,是我自己。
我的焦虑源头浮现了:不是怕工作难,是怕“靠自己”这件事。
但聊到最后,我发现自己其实早就有“靠自己”的证据:
• 离开优涵店后没饿死,反而更清醒;
• 试工不爽就果断撤离,没拖泥带水;
• 能精准分辨“表面好”和“真心合适”。
这些行动背后,都是我在用自己的判断力为自己负责。我只是没意识到,这就是最大的本事。
所以,接下来的课题很简单:
1. 停止寻找“完美工作”,转向寻找“能让我练习自主权”的环境。
2. 把“怕做不好”改成“允许搞砸”——销售这行,搞砸的代价无非是挨句骂、少赚点,死不了人。
3. 每天做一件“靠自己”的小事:比如主动搭讪一个顾客,哪怕被拒绝;或下班后学一个面料知识。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朋友那句话:
“世界是块硬骨头,得练好自己的牙口。”
是啊,与其抱怨骨头硬,不如天天啃它——牙口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明天的目标:
去那家磁场对的店试工半天。不纠结“要不要留”,只关注“今天我靠自己做成了什么”。
哪怕只是给顾客搭出一套被点头认可的衣服,就算胜利。
—— 此文,写给终于开始信任自己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