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莲舟待发,新程将启
万莲谷的格桑花开得最盛时,卿哩识海里的系统突然响起久违的提示音,不再是之前的感叹,而是带着任务特有的机械感:【检测到新位面坐标稳定,《藏海传》世界通道即将开启。任务:安置当前世界相关人员,即刻前往。】
卿哩正在莲池边给莲心鱼喂食,指尖的莲子顿了顿。她抬头看向灵田——小骨正和东方一起给忘忧草浇水,霓漫天蹲在映日莲旁,用剑鞘轻轻拨掉叶上的蚜虫,阳光落在她们身上,像层暖纱。
“师父?”小骨察觉到她的目光,举着水壶望过来,发间别着的格桑花晃了晃,“莲心鱼又抢食啦?”
卿哩起身走向灵田,玄色衣袍扫过格桑花,花瓣轻轻蹭过她的衣摆,像在挽留。“有新任务。”她开门见山,目光在小骨和霓漫天脸上转了圈,“要去另一个位面,《藏海传》。”
水壶“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水洒了小骨一鞋。她愣了愣,才反应过来:“那……我们要一起去吗?”
霓漫天握着剑鞘的手紧了紧,没说话,却下意识往小骨身边靠了靠——这些年她们早就习惯了一起练剑、一起种莲,突然要分开,心里像空了块。
“你们留下。”卿哩的声音很稳,“万莲谷需要人守,你们的灵植也离不开。”她从袖中取出两卷玉简,递给她们,“这是《莲纹终章》和《剑心补遗》,是我这些年的心得,比之前教的更全。还有这个——”
她抬手对着灵田挥了挥,石龛里的莲子突然浮起来,化作两柄玉佩,柄刻莲(给小骨),柄刻剑(给霓漫天)。玉佩里裹着层淡淡的金光,是她的神元印记:“遇危险时捏碎玉佩,我能感知到。”
小骨攥着莲纹玉佩,指尖有点抖:“那师父要去很久吗?藏海传……是什么样的世界?”
“是个靠‘契约’和‘灵脉’运转的世界,”卿哩难得多说了句,“有海,有岛,还有能和人说话的古灵。”她看向东方,“你若愿意,可留下帮她们照看谷里。”
东方彧卿笑着点头:“本就没打算走。再说,我的《双莲记》还没写完续篇呢。”他拍了拍小骨的肩,“等你们把莲种到能开花到海边,师父就回来了。”
霓漫天突然转身往竹楼走,背影有点急。小骨以为她生气了,刚要追,就见她抱着个木盒回来——里面是她这些年练剑的心得,还有给映日莲做的生长记录,字迹从最初的潦草到后来的工整,记满了谷里的日子。
“这个给你。”她把木盒塞给卿哩,耳根通红,“藏海传若有灵植,照着上面的法子养,死不了。”
卿哩接过木盒,指尖触到盒底刻的并蒂莲(是霓漫天偷偷刻的),玄色衣袍下的指尖微微蜷了蜷。“嗯。”她应了声,把木盒收进袖中。
接下来的三日,万莲谷像被按下了慢放键。
小骨把莲纹阵的最后一道关窍教给东方,确保她们不在时,阵法能自动抵御煞气;霓漫天则带着东方在谷外布了层“声纹阵”——只要有人靠近,灵田的映日莲就会发出剑鸣示警。
卿哩在石屋整理行囊,其实没什么要带的,只有本翻旧的《洪荒灵植志》,和小骨早年给她画的莲火符(歪歪扭扭的,却被她压在书里)。系统在识海催:【通道还有两个时辰开启,宿主该准备了。】
“急什么。”卿哩翻到书里夹着的映日莲花瓣(霓漫天去年给的),指尖摩挲着,“总要把该交代的交代完。”
出发前的最后一刻,小骨把石龛里的忘忧草挖出来,移到个便携的陶盆里,递给卿哩:“带着它吧,忘忧草能安神。藏海传若有风沙,它还能记得万莲谷的暖。”
霓漫天站在旁边,往卿哩的行囊里塞了包莲子干:“路上饿了能吃。别像在万莲谷似的,总忘了吃饭。”
卿哩看着她们,突然抬手,指尖在两人眉心的双莲印上各点了下。双莲印的光瞬间亮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稳:“这是‘归莲印’,无论在哪,只要你们想回来,循着印的光,就能找到万莲谷。”
东方彧卿在谷口的莲池边停了艘莲舟——是用千年莲叶做的,能破水行空,舟身刻着“万莲”二字。“这舟能跨海,”他笑着说,“藏海传多水,用得上。”
卿哩踏上莲舟时,格桑花突然往谷口飘了几朵,落在舟沿,像在送行。小骨和霓漫天站在谷边,看着莲舟缓缓升起,糖宝举着灵珠喊:“师父要记得想我们!”
卿哩回头望了眼。灵田的忘忧草在陶盆里轻轻晃,映日莲的花瓣朝着舟的方向歪,小骨和霓漫天的身影在晨光里越来越小,却还在挥手。她指尖转了转莲子,终究没再说什么,只是对着莲舟轻喝:“起。”
莲舟破开云层时,卿哩听见系统提示:【已安置当前世界人员,通道稳定,前往《藏海传》。】
她低头看着陶盆里的忘忧草,草叶上还沾着万莲谷的泥土。又看了看袖中的木盒,盒底的并蒂莲在灵力里泛着光。
其实哪需要“安置”?小骨早已能独当一面,霓漫天也懂了“守护”的真意,东方在,糖宝在,灵植在,万莲谷就永远是能回来的地方。
莲舟穿过位面通道时,卿哩仿佛听见身后传来灵田的声响——是小骨在给映日莲浇水,霓漫天在练新的剑招,东方在竹楼里翻书,糖宝的“吱吱”声混着莲心鱼的吐泡声,热闹又安稳。
她握紧袖中的莲子干,唇角几不可察地勾了勾。
新程已启,旧处安暖。这样就好。
藏海传的海风,正顺着通道涌来,带着咸湿的气,像在说:欢迎来到新的世界。而万莲谷的莲香,还萦绕在舟尾,像条系着家的线,无论漂向哪里,都不会断。
莲舟穿过位面通道的瞬间,卿哩指尖的忘忧草突然抖了抖。不是害怕,是像闻到了熟悉的气息——藏海传的风里竟带着点灵脉的清润,和万莲谷的莲池底脉有几分相似,只是更烈些,裹着海水的咸。
她睁开眼时,莲舟正落在片浅滩上。滩涂的沙是银白色的,嵌着星星点点的贝壳,远处的海面泛着青蓝,像块被阳光晒暖的玉。最奇的是滩边的礁石——上面长着层淡紫色的苔藓,会随着风轻轻晃,还发出“沙沙”的声,像在说“来了个生面孔”。
“古灵?”卿哩指尖碰了碰苔藓,苔藓突然往回缩了缩,却没躲开,反而蹭了蹭她的指尖,像在试探。她想起之前说的“能和人说话的古灵”,倒真没骗人。
袖中的木盒轻轻动了动,是霓漫天记的映日莲生长记录。卿哩把木盒取出来,放在礁石上。盒盖刚打开条缝,淡紫色苔藓就顺着盒沿爬了上去,在“映日莲第三年开花”的字迹上停了停,竟开出朵小米粒大的白花——是在回应。
卿哩看着那朵小白花,突然想起霓漫天蹲在灵田边,用剑鞘拨蚜虫的样子。她指尖在礁石上划了道莲纹,淡金色的光落在苔藓上:“以后这木盒,就放你这。”
苔藓晃了晃,像点头应下。
与此同时,万莲谷的晨光刚漫进灵田。
小骨蹲在石龛旁,给卿哩留下的莲子浇水。石龛里的忘忧草虽然被带走了,她还是每天来添点灵泉水,像怕莲子孤单。“师父说藏海传有古灵,”她对着莲子轻声说,“不知道古灵喜不喜欢吃莲心鱼的灵珠?下次让东方画张图,我们给师父寄过去。”
霓漫天提着剑从练剑场走来,额角还带着细汗。她刚练完《剑心补遗》的新招,剑招里的莲柔又多了几分——卿哩在玉简里写“藏海传的灵脉刚劲,需以柔化之”,她便每天对着映日莲练,让剑意跟着花瓣的弧度走。
“发什么呆?”霓漫天用剑鞘碰了碰小骨的后背,“东方说今日的潮汛适合采莲心,再不去,莲心鱼就要把嫩莲啄光了。”
小骨笑着跳起来,跟着她往莲池跑。路过竹楼时,看见东方彧卿正趴在窗边写话本,案上的宣纸上画着艘莲舟,舟尾飘着朵格桑花——是卿哩出发时沾在衣摆上的那朵。
“东方!”小骨挥挥手,“画师父遇到古灵了吗?”
“正画呢,”东方举起话本,“这古灵是只长在礁石上的苔藓,能听懂人说话,还帮师父看木盒呢。”
霓漫天的脚步顿了顿,凑过去看。画里的苔藓开着小白花,旁边的木盒盖半开着,露出里面“映日莲生长记录”的字迹。她没说话,却在转身时,悄悄把自己的剑穗又理了理——穗尖的映日莲绒毛,和画里苔藓的白花颜色很像。
藏海传的暮色降临时,卿哩找到处能落脚的海岛。岛上有座废弃的石屋,石缝里长着丛青绿色的草,叶片能发光,像万莲谷的莲火,只是光更柔和,像星星落在草叶上。
她把陶盆里的忘忧草放在石屋窗台上,草叶立刻舒展开,对着发光草摇了摇——像两个世界的灵植在打招呼。卿哩坐在石屋门口,翻出霓漫天给的莲子干,慢慢嚼着。
莲子的甜混着藏海传的海风,竟不违和。她想起小骨种莲时总说“莲子心里有芯,再远也能扎根”,现在才算懂——带在身上的,何止是莲子?是万莲谷的暖,是徒弟们的牵挂,是就算到了新的世界,也知道“身后有处能回的地方”的笃定。
系统在识海提示:【检测到附近有高阶古灵波动,疑似与“灵脉契约”有关,是否前往探查?】
卿哩把最后颗莲子干咽下去,拍了拍手上的碎屑。忘忧草在窗台上轻轻晃,像在说“去吧”。她起身时,指尖碰了碰石屋的墙——石面瞬间浮现出朵小小的莲纹,和万莲谷石屋的纹路样,是她留下的印记。
“先探探灵脉。”卿哩的声音迎着海风传开,带着点新旅程的期待,“顺便看看,藏海传的灵植,有没有映日莲好养。”
海面上的月光碎成片,像给她的影子铺了条银路。石屋窗台上,忘忧草和发光草的影子叠在一起,陶盆里的泥土还带着万莲谷的气息,袖中的木盒安安静静的,像装着整个谷里的日子。
万莲谷的夜,小骨和霓漫天坐在莲池边看星星。糖宝趴在她们中间,啃着东方做的莲蓉糕,糕里加了点映日莲的花粉,甜里带着点清冽。
“你说师父现在在做什么?”小骨抬头,天上的星和藏海传的应该是同一挂吧?
霓漫天望着最亮的那颗星:“大概在给新灵植浇水,或者……在想我们把映日莲养死没。”
两人突然都笑了,笑声落在莲池里,惊起圈涟漪。池里的莲心鱼跃出水面,吐了串泡泡,泡泡里映着她们的影子,像颗颗装着温暖的珠子,要顺着水流,漂向藏海传的方向。
新程已启,旧处未凉。
卿哩在藏海传的石屋里,会对着忘忧草想起万莲谷的晨光;小骨和霓漫天在莲池边,会望着星星猜师父遇到了什么古灵。而那只装着映日莲记录的木盒,那株跨位面的忘忧草,就是系着两个世界的线——无论走多远,只要它们在,牵挂就不会断。
藏海传的海浪拍打着浅滩,像在为新的故事打节拍。而万莲谷的莲池里,新的莲蕊正悄悄鼓起,要在没有师父的日子里,也开出饱满的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