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与帝谋皮:缠绵悱恻
本书标签: 古代  双男主  开放同人文权限   

前传:离人恨(终)

与帝谋皮:缠绵悱恻

天曜四十八年的暮春,冷宫檐角垂下的冰棱在残阳映照下泛着妖异的红光。楚煦跪坐在慕容婉怡的遗体前,目光落在她发间粘着的几缕青丝上,那些丝线沾了血,湿漉漉地贴在苍白的额前。满室猩红刺得他眼疼,那颜色竟与当年大婚时的喜服如出一辙。

他颤着手,将染血的帕子按在胸口,二十年前那个雨夜的画面猛然涌上心头——年轻的慕容婉怡撑着油纸伞,在泥泞中踉跄奔走,为他争取北方大族的支持。那时她额前湿透,却硬是把半块玉珏塞进他手中,喘息未定地说:“夫君只需记住,妾永远站在明处。夫君只要做得对,妾定当生死相依,永不分离。”

“永远……”他嘶哑地笑了一声,指尖深深掐进掌心,声音低得像从喉咙里挤出来的,“终究还是我的错。”

当夜,楚煦正批阅奏章,忽然朱笔脱手坠地,发出一声清脆的叩响。“突厥求和”四个字像毒蛇般啃咬着他的神经——那封绝域风雪中的信笺,楚韵儿的玉簪是否还留着少女年华时他为她簪发的余温?

三更时分,他披着玄色大氅踏入太庙。月光透过青铜灯盏洒下,历代先祖的画像被投射出诡谲的光影。他与画像目光相撞的一瞬,仿佛看见自己化作当年那个跪在父亲灵前发誓“定不负苍生”的少年。

“从明日开始,罢朝三日。”他对着空荡荡的大殿喃喃,“朕要重新认识这个天下。”

天曜四十九年开春,朝野震惊地发现皇帝竟开始穿行市井。车驾常在深夜经过旧日慕容府邸,帷帽遮掩下的车帘偶尔轻启,露出一双灼灼如星却饱含愧疚的眼。“朕愧对于天下黎民百姓,愧对于你们啊……”

三月惊蛰,一场血雨般的“雷霆新政”席卷朝堂。

最先倒下的是大理寺少卿,当年审理慕容案的主审官。刑场上,楚煦亲自主审,看着白发老臣被五马分尸时,他突然高声怒喊:“这刑罚太轻!慕容家三百余口,该有三百颗人头来偿!”

所有涉及皇后案的官员被勒令“戴孝百日”,胸前佩戴白绸,行走时必须高诵“以我血祭亡魂”。

最令人胆寒的是,重新修建的皇陵地宫中,楚煦命人将自己与皇后的棺椁并排放置,两具棺椁间用铁链牢牢相扣。他对虚空低声道:“朕若他日妄生异心,便叫黄泉路上鬼卒绞碎我的魂魄,永世不得超生!”

时光流转,这位帝王的变化愈发复杂。他一面推行“减田租、废酷刑”的仁政,另一面却暗中搜集天下凶犯的脑髓,喃喃自语:“我要把这些年错杀的忠良,全数还给他们。”

某个秋夜,当他得知西南百姓称他为“带毒的甘霖”时,他独坐御花园赏菊至天明。晨露浸湿了他的鬓角白发,恍惚间,他看见慕容婉怡的魂魄立在菊丛中,指间流转着当年的剑光:“陛下可还记得,征战时百姓献上的那碗薄粥?”

“记得。”他猛然站起,菊花瓣上滚动的露珠映出一张铁青的脸,“所以朕要让他们永世不得饥饿!”

天曜六十年冬至,弥留之际的楚煦躺在皇后生前钟爱的梅树下。树梢积雪簌簌而落,仿若当年冷宫里的血雨。他紧握那枚沾染慕容婉怡鲜血的玉珏,嘴角勾起一抹轻笑。

“原来真正的帝王冠冕,从来不是黄金铸就。”他望着天际盘旋的乌鸦群,低声呢喃,“而是……要跪着,才能触摸到苍生的重量。”

说完,他将玉珏投入熊熊燃烧的龙涎香炉中。火舌舔舐间,人们似乎看见一道青白身影与袅袅青烟融为一体,最后消散在那株开满血红梅花的梅树旁——那株梅树是慕容婉怡生前最爱的品种,此刻却在冬日里奇迹般绽放出猩红花瓣,艳得惊心动魄,枝头覆雪却不折腰。

上一章 第一章:碧空如洗,遇真龙 与帝谋皮:缠绵悱恻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寒星几许,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