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挥了挥手,屏幕上弹出四大灵猴的学习档案,笑着调侃:“要说学渣,怕是得提提猴哥了——看看其他灵猴的进度,再对比下悟空,差距可不一般啊。”
屏幕上的文字清晰可见:
- 赤尻马猴无支祁(夏朝):淮水水猿大圣,1秒看完一本书,仅学一个月便融会贯通。
- 通臂猿猴袁洪(商朝):梅山将军,两秒看完一本,半个月便精通所学。
- 六耳猕猴李悟清(唐朝):一秒翻完书,仅学一周便掌握要领,却因鸿钧法不传六耳,只能拼凑功法,损了根基。
最后一行指向孙悟空:
- 灵明石猴孙悟空(唐朝):东胜神州石猴,看书需一分钟,在方寸山足足学了12年。
孙悟空挠着下巴,不服气地嘟囔:“俺看书慢咋了?学的扎实!他们快是快,无支祁后来被大禹锁了,袁洪被斩了,六耳……哼,假货一个!”
须菩提祖师笑着补充:“看书快未必是真懂。无支祁学的是控水之术,袁洪精的是变化之道,六耳强的是模仿之功,而悟空这12年,从扫地做饭到琴棋书画,从医术神通到大品天仙诀,一步一个脚印,看似慢,实则把根基扎在了三界的土壤里。”
他顿了顿,看向孙悟空:“你学的不是‘快’,是‘全’;求的不是‘速成’,是‘立得住’。12年的功夫,让你后来能闹天宫、斗妖魔、取真经,这才是真本事。”
弹幕瞬间反转:
- “原来慢工出细活!猴哥这是厚积薄发啊”
- “别人学的是技能,悟空学的是生存之道”
- “祖师爷说得对!根基稳才是王道”
主持人笑着圆场:“看来‘学渣’这个标签,对悟空来说太不公平了。他不是学得慢,是把别人用在翻书上的时间,都花在了把本事刻进骨头里啊。”
孙悟空闻言,得意地挺了挺胸,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晃了晃:“就是!俺这12年的本事,能顶他们学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