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墙怨》续章
御花园的荷花刚谢,青石板路上落了层梧桐叶。大皇子明轩蹲在假山下,正用树枝给四皇子明瑜画钓鱼竿的样式,二皇子明谦拎着柄木剑从月亮门跑进来,剑穗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大哥,教我新学的剑法!”
“去去,别吵我看画本。”明轩头也没抬,指尖捻着张从宫外捎来的漫画,上面的侠客正踩着飞剑。三皇子明睿捧着本《论语》站在旁边,见五皇子明珏背着个小布包跑过,忙喊:“五弟又去内务府倒卖东西?小心被父皇发现。”
明珏回头做个鬼脸,布包里的玉佩叮当作响——那是他用御膳房的点心换的,打算卖给侍卫换铜钱。“大哥说了,能赚钱才是本事。”他晃着包跑远,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
廊下的石桌上,大公主明玥正给四公主明溪算账,账本上记着“胭脂铺今日进账五十文”。二公主明慧趴在旁边临摹字帖,墨汁溅在绢帕上,晕成朵小小的墨梅。三公主明璃举着画笔,正把五公主明珊跳舞的样子画在扇面上,笔尖的朱砂蹭了满手。
“听说了吗?昨儿朝堂上,御史又奏请立太子了。”明玥用算盘珠子敲着账本,忽然抬头,“父皇把奏折扔在地上了。”
明珊刚转完一个旋,闻言吐吐舌头:“立什么太子?还不如看我新学的胡旋舞。”她说着又转起来,裙裾扫过明璃的画纸,沾了点石绿。
假山后的明轩听见这话,把漫画往怀里一塞,往地上啐了口:“太子?狗都不当。”他捡起块石子扔进池塘,惊得锦鲤四散,“天天对着那些老夫子背书,还不如看画本里的大侠快意恩仇。”
明谦挥着木剑劈断根树枝:“就是,当太子哪有练剑痛快。将来我要去边关,当大将军!”
明睿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我觉得整理前朝史料更有意思,上次在御书房见的《河渠志》,还没看完呢。”
明瑜举着根芦苇杆当鱼竿,认真道:“我想在护城河挖个鱼塘,养满金鲤。”
明珏凑过来,从布包里掏出块桂花糕:“我打算开个胭脂铺,让大姐当掌柜,我管账,保准比内务府还赚钱。”
正说着,沈淑妃带着宫女经过,听见这话笑出声:“你们几个,倒会各寻其乐。”她看着明轩怀里露出的漫画边角,又看看明谦沾着泥的剑穗,“仔细让皇上听见,又要罚你们抄《论语》。”
明轩做个鬼脸,把漫画往石缝里塞:“抄就抄,反正我能让三哥替我写。”
明睿推他一把:“才不替你,上次替你抄《孝经》,被先生发现了,罚我抄了三遍。”
暮色漫上来时,皇后派人来叫皇子们去景仁宫用晚膳。明轩领头往回跑,明谦举着木剑跟在后面,明睿抱着刚捡的古籍慢慢走,明瑜拎着芦苇杆蹦蹦跳跳,明珏则数着布包里的铜钱,脚步轻快。
宫道上的灯笼次第亮起,照着五兄弟的影子在地上拉长又缩短。远处传来公主们的笑闹声,明玥在清点今日的账册,明慧在看新到的字帖,明璃举着画好的扇面给大家看,明溪在拨弄新得的琴弦,明珊正踮着脚尖练习新舞步。
淑贵妃站在廊下看着这热闹景象,忽然想起刚抚养明珏时,总怕他在皇子里受欺负。如今见他跟兄弟们凑在一起数铜钱,脸上的笑比谁都亮,倒觉得那些年求子的焦虑,都成了过眼云烟。
“这宫里的孩子,倒比咱们活得明白。”沈淑妃递给她一盏热茶,目光落在远处奔跑的身影上,“争来斗去的,哪有自己的乐子实在。”
淑贵妃望着天上的月牙,忽然笑了。当年她为了位分熬红了眼,如今看着明珏算钱时认真的模样,倒觉得这红墙里的月光,也不是那么冷了。
远处传来皇子们的喧哗,大概是谁的铜钱掉了,又或是谁的木剑碰掉了灯笼。淑贵妃听着那混着笑闹的声音,忽然觉得这深宫,好像真的有了些人间的暖意。《朱墙怨》续章
秋分那日,乾清宫的鎏金香炉里燃着紫檀香,皇帝坐在御案后,望着阶下跪着的文武百官,指尖在明黄的奏折上轻轻叩着。
“众卿都觉得,该立太子了?”他声音不高,却让殿内的呼吸都停滞了。
御史中丞刚要出列,殿外突然传来小太监的惊呼:“万岁爷,大皇子……跑了!”
皇帝皱眉时,就见总管太监连滚带爬进来:“皇上,二皇子带着剑架跑出神武门了,说是去城外校场……”话音未落,又有太监来报:“三皇子抱着堆书进了翰林院,说要校勘前朝实录;四皇子扛着鱼竿往护城河去了;五皇子……五皇子带着账房先生去了西市,说是要盘家绸缎铺!”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皇帝却忽然笑出声,将奏折往案上一扔:“这几个臭小子!”
此时的御花园里,五位公主正围坐在海棠树下。大公主明玥刚算完胭脂铺的流水账,听见宫女说要议立太子,忙将算盘往布包里一塞:“快走,晚了铺子该关门了。”二公主明慧抱着新得的孤本,头也不抬地往文渊阁去;三公主明璃的画具还摊在石桌上,人已拎着画卷往如意馆跑;四公主明溪抱着琵琶,踩着碎步往乐坊赶;五公主明珊裙摆一旋,已翩然往舞殿去了,留下一串银铃似的笑。
皇帝摆驾钟粹宫时,沈淑妃正看着明慧临摹的《兰亭序》。“你看看这几个孩子。”皇帝指着窗外,二皇子的木剑正从宫墙边闪过,五皇子的算盘声隐约从街角传来,“朕当年为了争储,熬白了多少头发,他们倒好,听见‘太子’二字,跑得比兔子还快。”
沈淑妃笑着递上盏菊花茶:“大皇子昨儿还跟我说,东宫的地砖太硬,不如他那假山洞舒服。”她望着远处西市的方向,五皇子正踮着脚跟绸缎铺老板讨价还价,“明珏说,等赚了钱,要给各宫都换鎏金的账册。”
正说着,淑贵妃带着明珏来了。五皇子怀里抱着个钱袋,沉甸甸的,见了皇帝就献宝:“父皇你看,这是今日赚的!”皇帝掂了掂钱袋,听见里面铜钱的脆响,忽然想起当年自己争储时,藏在袖中的匕首也这般沉。
“你们就不怕朕硬立太子?”皇帝故意板起脸。
明轩不知何时从假山后钻出来,嘴里还叼着半块桂花糕:“立就立呗,反正我藏的漫画够看三年。”他往石凳上一坐,抖落满身草屑,“东宫的侍卫比御花园的蚊子还多,谁爱去谁去。”
二皇子舞剑回来,汗湿的衣襟贴在身上:“大哥说得对!我要去边关,才不坐那金銮殿。”三皇子抱着本《水经注》从翰林院回来,镜片上沾着墨渍:“我要去修河渠志,没空管朝政。”四皇子提着串小鱼跑进来,鱼鳞闪着银光:“护城河的鲤鱼快上钩了,谁要当太子谁当。”
夕阳透过海棠树,在孩子们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皇帝望着这满堂的喧闹,忽然觉得龙椅上的冰凉,远不及此刻膝头明珏塞过来的糖块暖。他想起刚登基时,总怕手足相残,怕子嗣争位,如今看着这些各有痴念的孩子,倒觉得这江山,换种方式传承,也未必不好。
“行了,都散了吧。”皇帝挥挥手,看着明轩拉着明珏往西市跑,明谦扛着剑追上去,明睿捧着书慢慢跟在后面,明瑜拎着鱼串,脚步轻快。
淑贵妃望着他们的背影,忽然笑道:“当年我总盼着明珏能争点什么,如今见他数钱时的样子,倒比得了金册还快活。”沈淑妃点头时,见远处明玥正指挥伙计挂幌子,明慧在书铺里踮脚找书,明璃对着晚霞调颜料,明溪的琵琶声从乐坊飘来,明珊的裙摆在舞殿门口旋出红影。
暮色漫上宫墙时,皇帝站在角楼,望着满城灯火。西市的绸缎铺还亮着灯,护城河的鱼竿在月下晃成银线,翰林院的窗纸映着伏案的身影,校场的木剑带起夜风,假山洞里的漫画被月光照得分明。
他忽然觉得,这万里江山,最坚实的根基,原是这些孩子眼底的光。至于那空悬的东宫,就让它先空着吧——比起龙椅上的孤寂,倒不如听着满城的欢声笑语,更像个真正的人间。《朱墙怨》续章
冬至前夜,大雪封了宫道,各宫的炭盆都烧得旺。沈淑妃正在灯下教明慧绣荷包,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隐约的啼哭,像只刚出生的小猫,细弱却清亮。
“什么动静?”她捏着银针的手顿了顿,窗外的风雪正拍打着窗棂。
晚翠掀帘进来,肩头落满雪花:“娘娘,方才……方才冷宫那边传来消息,李才人……生了。”
沈淑妃猛地抬头,烛光在她脸上晃出诧异的影。李才人?她恍惚想起有这么个人——三年前选秀入宫,因冲撞了淑贵妃被打入冷宫,此后再无人提及,仿佛宫里从未有过这号人。
“生了个小皇子。”晚翠的声音发颤,“产婆说是早产,谁也没料到……连太医都没来得及请。”
此时的养心殿,皇帝正翻着奏折,忽闻太监来报,手里还抱着个用旧棉被裹着的婴儿。“皇上,六皇子……降生了。”
皇帝捏着朱笔的手停在半空,墨滴在奏折上晕开个黑团。他望着那襁褓——灰扑扑的,边角还打着补丁,与明轩他们出生时的锦缎襁褓天差地别。婴儿在里面扭动着,发出细弱的哭声。
“李才人呢?”皇帝的声音有些干涩。
“刚……刚去了。”太监的头垂得更低,“说是血崩。”
殿内静得能听见炭盆里火星的噼啪声。皇帝伸出手,指尖刚触到婴儿冰凉的小脸,就被他攥住了手指。那小手皱巴巴的,却攥得极紧,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各宫。淑贵妃正陪着明珏算账目,闻言手里的算盘珠子啪嗒掉在地上:“李才人?那个总爱穿月白裙的?”她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见个新入宫的秀女跪在冷宫门外,手里还攥着支冻蔫的梅花。
德妃抱着明瑜刚从护城河回来,鱼竿上还挂着片冰碴:“怎么会……冷宫的人都说她身子弱,从未听说有孕。”四皇子正用帕子擦着冻红的鼻尖,忽然道:“弟弟好可怜,跟我小时候一样没了娘。”
刘贤妃的长春宫暖房里,明溪正拨着琵琶,琴弦突然断了根。“这孩子来得太急了。”刘贤妃望着窗外的雪,想起自己刚收养明玥时,那孩子也是这么瘦小,“连件像样的襁褓都没有。”
大皇子明轩正躲在假山洞里看漫画,被明珊拽出来时还嘟囔:“干嘛呀,正看到大侠决战呢。”见了那皱巴巴的小婴儿,忽然把漫画往怀里一塞:“这就是六弟?跟只小耗子似的。”他伸手想碰,又怕弄疼了,手在半空停了半天。
沈淑妃让人取来明慧穿旧的小衣,刚要递过去,就见皇后的凤辇停在廊下。“把孩子抱到景仁宫吧。”皇后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亲自照看。”她接过襁褓时,凤钗上的珍珠轻轻落在婴儿脸上,小家伙竟停止了啼哭,睁着乌溜溜的眼睛望着她。
皇帝站在廊下,看着皇后抱着六皇子走进暖阁,明轩扒着门框往里瞅,明谦把暖炉往门口送,明睿捧着本《育婴要术》在窗下翻,明瑜举着条晒干的小鱼说要给弟弟熬汤,明珏则把自己的钱袋往皇后手里塞:“用这个买奶水。”
公主们也围在暖阁外,明玥算着该雇几个奶妈,明慧挑了支最软的毛笔说要教弟弟写字,明璃已开始画六皇子的小像,明溪调着安神的琴弦,明珊踮着脚想从窗缝往里看。
雪还在下,落在朱红的宫墙上,簌簌有声。皇帝望着暖阁里晃动的烛影,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忽然觉得这突如其来的小生命,像粒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原本平静的宫闱里,漾开了圈温柔的涟漪。
他转身往乾清宫去,靴底踩在积雪上咯吱作响。怀里还揣着那支李才人当年未送出的梅花簪——太监刚从冷宫里寻来的,簪头的梅花沾着点雪,像极了此刻暖阁里,那新生儿安稳的睡颜。《朱墙怨》续章
御花园的荷花刚谢,青石板路上落了层梧桐叶。大皇子明轩蹲在假山下,正用树枝给四皇子明瑜画钓鱼竿的样式,二皇子明谦拎着柄木剑从月亮门跑进来,剑穗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大哥,教我新学的剑法!”
“去去,别吵我看画本。”明轩头也没抬,指尖捻着张从宫外捎来的漫画,上面的侠客正踩着飞剑。三皇子明睿捧着本《论语》站在旁边,见五皇子明珏背着个小布包跑过,忙喊:“五弟又去内务府倒卖东西?小心被父皇发现。”
明珏回头做个鬼脸,布包里的玉佩叮当作响——那是他用御膳房的点心换的,打算卖给侍卫换铜钱。“大哥说了,能赚钱才是本事。”他晃着包跑远,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
廊下的石桌上,大公主明玥正给四公主明溪算账,账本上记着“胭脂铺今日进账五十文”。二公主明慧趴在旁边临摹字帖,墨汁溅在绢帕上,晕成朵小小的墨梅。三公主明璃举着画笔,正把五公主明珊跳舞的样子画在扇面上,笔尖的朱砂蹭了满手。
“听说了吗?昨儿朝堂上,御史又奏请立太子了。”明玥用算盘珠子敲着账本,忽然抬头,“父皇把奏折扔在地上了。”
明珊刚转完一个旋,闻言吐吐舌头:“立什么太子?还不如看我新学的胡旋舞。”她说着又转起来,裙裾扫过明璃的画纸,沾了点石绿。
假山后的明轩听见这话,把漫画往怀里一塞,往地上啐了口:“太子?狗都不当。”他捡起块石子扔进池塘,惊得锦鲤四散,“天天对着那些老夫子背书,还不如看画本里的大侠快意恩仇。”
明谦挥着木剑劈断根树枝:“就是,当太子哪有练剑痛快。将来我要去边关,当大将军!”
明睿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我觉得整理前朝史料更有意思,上次在御书房见的《河渠志》,还没看完呢。”
明瑜举着根芦苇杆当鱼竿,认真道:“我想在护城河挖个鱼塘,养满金鲤。”
明珏凑过来,从布包里掏出块桂花糕:“我打算开个胭脂铺,让大姐当掌柜,我管账,保准比内务府还赚钱。”
正说着,沈淑妃带着宫女经过,听见这话笑出声:“你们几个,倒会各寻其乐。”她看着明轩怀里露出的漫画边角,又看看明谦沾着泥的剑穗,“仔细让皇上听见,又要罚你们抄《论语》。”
明轩做个鬼脸,把漫画往石缝里塞:“抄就抄,反正我能让三哥替我写。”
明睿推他一把:“才不替你,上次替你抄《孝经》,被先生发现了,罚我抄了三遍。”
暮色漫上来时,皇后派人来叫皇子们去景仁宫用晚膳。明轩领头往回跑,明谦举着木剑跟在后面,明睿抱着刚捡的古籍慢慢走,明瑜拎着芦苇杆蹦蹦跳跳,明珏则数着布包里的铜钱,脚步轻快。
宫道上的灯笼次第亮起,照着五兄弟的影子在地上拉长又缩短。远处传来公主们的笑闹声,明玥在清点今日的账册,明慧在看新到的字帖,明璃举着画好的扇面给大家看,明溪在拨弄新得的琴弦,明珊正踮着脚尖练习新舞步。
淑贵妃站在廊下看着这热闹景象,忽然想起刚抚养明珏时,总怕他在皇子里受欺负。如今见他跟兄弟们凑在一起数铜钱,脸上的笑比谁都亮,倒觉得那些年求子的焦虑,都成了过眼云烟。
“这宫里的孩子,倒比咱们活得明白。”沈淑妃递给她一盏热茶,目光落在远处奔跑的身影上,“争来斗去的,哪有自己的乐子实在。”
淑贵妃望着天上的月牙,忽然笑了。当年她为了位分熬红了眼,如今看着明珏算钱时认真的模样,倒觉得这红墙里的月光,也不是那么冷了。
远处传来皇子们的喧哗,大概是谁的铜钱掉了,又或是谁的木剑碰掉了灯笼。淑贵妃听着那混着笑闹的声音,忽然觉得这深宫,好像真的有了些人间的暖意。《朱墙怨》续章
秋分那日,乾清宫的鎏金香炉里燃着紫檀香,皇帝坐在御案后,望着阶下跪着的文武百官,指尖在明黄的奏折上轻轻叩着。
“众卿都觉得,该立太子了?”他声音不高,却让殿内的呼吸都停滞了。
御史中丞刚要出列,殿外突然传来小太监的惊呼:“万岁爷,大皇子……跑了!”
皇帝皱眉时,就见总管太监连滚带爬进来:“皇上,二皇子带着剑架跑出神武门了,说是去城外校场……”话音未落,又有太监来报:“三皇子抱着堆书进了翰林院,说要校勘前朝实录;四皇子扛着鱼竿往护城河去了;五皇子……五皇子带着账房先生去了西市,说是要盘家绸缎铺!”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皇帝却忽然笑出声,将奏折往案上一扔:“这几个臭小子!”
此时的御花园里,五位公主正围坐在海棠树下。大公主明玥刚算完胭脂铺的流水账,听见宫女说要议立太子,忙将算盘往布包里一塞:“快走,晚了铺子该关门了。”二公主明慧抱着新得的孤本,头也不抬地往文渊阁去;三公主明璃的画具还摊在石桌上,人已拎着画卷往如意馆跑;四公主明溪抱着琵琶,踩着碎步往乐坊赶;五公主明珊裙摆一旋,已翩然往舞殿去了,留下一串银铃似的笑。
皇帝摆驾钟粹宫时,沈淑妃正看着明慧临摹的《兰亭序》。“你看看这几个孩子。”皇帝指着窗外,二皇子的木剑正从宫墙边闪过,五皇子的算盘声隐约从街角传来,“朕当年为了争储,熬白了多少头发,他们倒好,听见‘太子’二字,跑得比兔子还快。”
沈淑妃笑着递上盏菊花茶:“大皇子昨儿还跟我说,东宫的地砖太硬,不如他那假山洞舒服。”她望着远处西市的方向,五皇子正踮着脚跟绸缎铺老板讨价还价,“明珏说,等赚了钱,要给各宫都换鎏金的账册。”
正说着,淑贵妃带着明珏来了。五皇子怀里抱着个钱袋,沉甸甸的,见了皇帝就献宝:“父皇你看,这是今日赚的!”皇帝掂了掂钱袋,听见里面铜钱的脆响,忽然想起当年自己争储时,藏在袖中的匕首也这般沉。
“你们就不怕朕硬立太子?”皇帝故意板起脸。
明轩不知何时从假山后钻出来,嘴里还叼着半块桂花糕:“立就立呗,反正我藏的漫画够看三年。”他往石凳上一坐,抖落满身草屑,“东宫的侍卫比御花园的蚊子还多,谁爱去谁去。”
二皇子舞剑回来,汗湿的衣襟贴在身上:“大哥说得对!我要去边关,才不坐那金銮殿。”三皇子抱着本《水经注》从翰林院回来,镜片上沾着墨渍:“我要去修河渠志,没空管朝政。”四皇子提着串小鱼跑进来,鱼鳞闪着银光:“护城河的鲤鱼快上钩了,谁要当太子谁当。”
夕阳透过海棠树,在孩子们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皇帝望着这满堂的喧闹,忽然觉得龙椅上的冰凉,远不及此刻膝头明珏塞过来的糖块暖。他想起刚登基时,总怕手足相残,怕子嗣争位,如今看着这些各有痴念的孩子,倒觉得这江山,换种方式传承,也未必不好。
“行了,都散了吧。”皇帝挥挥手,看着明轩拉着明珏往西市跑,明谦扛着剑追上去,明睿捧着书慢慢跟在后面,明瑜拎着鱼串,脚步轻快。
淑贵妃望着他们的背影,忽然笑道:“当年我总盼着明珏能争点什么,如今见他数钱时的样子,倒比得了金册还快活。”沈淑妃点头时,见远处明玥正指挥伙计挂幌子,明慧在书铺里踮脚找书,明璃对着晚霞调颜料,明溪的琵琶声从乐坊飘来,明珊的裙摆在舞殿门口旋出红影。
暮色漫上宫墙时,皇帝站在角楼,望着满城灯火。西市的绸缎铺还亮着灯,护城河的鱼竿在月下晃成银线,翰林院的窗纸映着伏案的身影,校场的木剑带起夜风,假山洞里的漫画被月光照得分明。
他忽然觉得,这万里江山,最坚实的根基,原是这些孩子眼底的光。至于那空悬的东宫,就让它先空着吧——比起龙椅上的孤寂,倒不如听着满城的欢声笑语,更像个真正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