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沙书记:磐石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all  人民的名义     

第三十三章 归期

沙书记:磐石

第三十三章 归期

积雪开始融化的日子,檐角总在午后滴下水珠,“嘀嗒、嘀嗒”敲在青石板上,像谁在数着光阴。子木蹲在院里翻晒腌菜缸,听见母亲在屋里喊:“子木,你看这包陈皮还能吃吗?”

她擦着手进屋,见母亲正对着个布包出神,里面是晒干的陈皮,金褐色的果皮卷着边,散发着陈香。“这是前年晒的,”母亲用手指捻起一片,“你小时候总咳嗽,我就用这个给你煮梨水,放两块冰糖,甜丝丝的。”

子木凑过去闻,陈皮的清香混着淡淡的樟脑味,忽然想起小时候趴在灶台上,看母亲用竹刀削梨皮,陈皮在砂锅里翻滚,甜香漫了满厨房。“还能吃,”她把布包扎紧,“等过阵子天暖了,我给您煮陈皮茶喝。”

母亲却叹了口气:“怕是等不到了,我得回去了。”

子木手里的布包“咚”地落在桌上。“怎么这么快?”她的声音有些发紧,“不是说要住到开春吗?”

“家里的腊梅该剪枝了,”母亲往竹篮里拾掇针线,“你爸昨天打电话来,说院里的芥菜都长老了,再不腌就可惜了。再说,你们俩也该过过自己的日子,总被我这老婆子缠着,不像样。”

沙瑞金正好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捆新鲜的菠菜,听见这话就笑:“阿姨,您这说的哪里话,您在这儿,我们才吃得香、睡得稳。”他把菠菜放进厨房,“我刚去供销社,张大爷说明天有去县城的班车,要不我先去买票?”

母亲眼睛亮了亮,又赶紧摆手:“不急,再住两天。我那毛衣还差个袖子没织完,总不能让子木穿个半截子。”

子木知道母亲的性子,决定的事难更改,只好蹲在母亲身边帮着理线团。竹针穿过毛线的“沙沙”声里,她忽然看见母亲鬓角的白发又多了些,像落了层新雪。

傍晚王大娘来送新蒸的菜窝窝,玉米面掺着萝卜缨,蒸得黄澄澄的。“亲家母,尝尝我这手艺,”她往母亲手里塞了个,“明天让瑞金给你多带几个,路上饿了垫垫肚子。”

母亲咬了口窝窝,萝卜缨的清苦混着玉米的香甜在舌尖散开:“比城里的白面馒头好吃,有股子土腥味。”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柜里翻出个布包,“这是我带来的红薯干,您拿回去泡水喝,比糖水润。”

两个老太太坐在炭火盆边唠家常,从春耕说到秋收,从孩子说到老伴,像两只停在枝头的麻雀,叽叽喳喳说不完。子木坐在旁边听,忽然觉得母亲的声音比往常亮堂了些,许是知道要回家,连眉眼都透着股轻快。

沙瑞金在厨房忙活到半夜,灶台上摆着一排玻璃瓶,里面是腌好的芥菜、泡好的酸豆角,还有母亲爱吃的糖蒜。“这些够阿姨吃些日子了,”他擦着手出来,“明天再去买些麻花,路上耐饿。”

子木看着那些瓶瓶罐罐,忽然鼻子一酸。母亲总说“自己在家啥都有”,可沙瑞金记得她上次说“县城的酸豆角太咸”,记得她爱吃供销社卖的芝麻麻花。

第二天清晨,子木被厨房里的动静吵醒。她披衣过去,见母亲正往砂锅里下饺子,白胖的饺子在沸水里翻滚,像一群游水的小鱼。“这是芹菜馅的,”母亲往碗里舀饺子,“你爸最爱吃这个,我多包了些,让你带回去给瑞金尝尝。”

子木忽然明白,母亲说的“回去”,从来都不是真的要离开,只是把牵挂分了一半给父亲,一半留在这里。

吃过早饭,沙瑞金去车站买票,母亲坐在廊下缝鞋垫,针脚密密匝匝的,上面还绣着小小的“福”字。“这个给瑞金垫鞋里,”她把缝好的鞋垫往子木手里塞,“他总说脚冷,这个厚实,隔寒。”

子木摸着鞋垫上的针脚,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总在煤油灯下给她做鞋,纳鞋底的线要浸过蜡,才耐磨。那时候她总嫌母亲做的鞋不好看,不如供销社卖的皮鞋亮,如今捧着这双鞋垫,倒觉得比任何皮鞋都金贵。

王大娘和李奶奶结伴而来,手里都拎着布包。“亲家母,这是我家老头子炒的南瓜子,你路上吃,”王大娘把布包往母亲手里塞,“到了家给我们来个信,省得我们惦记。”李奶奶则递过个纸包:“这是晒干的黄花菜,你炖肉时放一把,香得很,比你们老家的嫩。”

母亲把东西往竹篮里收,眼睛红红的:“让你们费心了,住这阵子,净吃你们的拿你们的。”王大娘拍着她的手笑:“说啥呢,咱们邻里邻居的,跟一家人似的。等开春了,我们去你家串门,尝尝你家的腊鱼!”

午饭是母亲做的打卤面,卤里放了香菇、黄花菜和五花肉,浇在筋道的面条上,香得人直咂嘴。母亲往沙瑞金碗里舀卤:“多吃点,下午还得赶路。”又给子木夹了块五花肉:“你太瘦了,得多吃点荤腥。”

子木吃着面,忽然觉得这味道比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她知道,这面里有母亲的手艺,有说不出的牵挂,吃一口,暖到心里。

饭后沙瑞金去雇三轮车,母亲坐在床边叠衣服,叠着叠着忽然停了手:“子木,我那箱毛线放床底下了,天暖了织件薄毛衣,别总穿单衣。”“还有你爸腌的腊鱼,在缸最底下,记得拿出来晒晒,别发霉了。”“院里的芥菜要是长老了,就腌成咸菜,配粥吃正好……”

子木蹲在旁边听,忽然搂住母亲的腰:“妈,您再多住几天吧。”

母亲拍着她的背笑:“傻闺女,又不是不回来了。等开春,我把你爸也带来,让他给你们种点菜。”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钱:“这是我和你爸攒的,你拿着,买点好吃的,别总亏着自己。”

子木把钱推回去:“我们有钱,您自己留着花。”母亲却硬塞进她兜里:“听话,这是我和你爸的心意。”

三轮车在院门口“突突”地响,沙瑞金拎着行李出来,母亲最后看了眼院里的老槐树,又摸了摸廊下的腌菜缸,才恋恋不舍地坐上三轮车。“到了家给你们打电话,”母亲扒着车沿喊,“别总熬夜,按时吃饭……”

子木站在门口挥手,看着三轮车转过巷口,眼泪忽然掉了下来。沙瑞金搂过她的肩:“别难过,过两个月,咱们去看阿姨。”

回到空荡荡的屋,子木看见母亲织了一半的毛衣还放在竹篮里,灶台上的砂锅还留着打卤面的香味,枕头下的布包里,是母亲没吃完的南瓜子。她忽然觉得,母亲其实没走,她的气息,早就浸在这屋里的角角落落。

傍晚时,子木在沙瑞金的鞋里发现了那双绣着“福”字的鞋垫,针脚细密,还带着淡淡的肥皂香。她想起母亲昨夜在灯下缝鞋垫的样子,灯光映着她的白发,像落了层月光。

沙瑞金从背后抱住她:“阿姨说,等天暖了,就教你腌腊鱼。”

子木靠在他怀里笑,眼泪却又掉了下来。原来离别不是结束,是另一种开始。母亲把牵挂缝进了鞋垫,把疼爱揉进了面团,把期盼藏进了那句“开春见”,而她和沙瑞金,要带着这些温暖,好好过日子,等下一个春天,等母亲再来,一起看院里的槐花开。

夜里的风还带着凉意,炭火盆里的炭却烧得正旺。子木看着墙上母亲和她的合影,照片里的母亲笑得眼角堆起褶子,像朵盛开的菊花。她忽然想起母亲说的话:“日子就像走亲戚,聚聚散散,心里记挂着,就永远在一块儿。”

可不是嘛,母亲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守着腊梅和腌菜缸,她和沙瑞金在这里,守着老槐树和炭火盆,思念像根看不见的线,一头系着故乡,一头系着这小院,无论走多远,都紧紧连着。

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母亲没织完的毛衣上,像撒了层银粉。子木往沙瑞金怀里靠了靠,他把她搂得更紧了些。“明天去买些菜种吧,”子木轻声说,“妈说开春要种芥菜呢。”

沙瑞金往她发间亲了下:“好,再种点阿姨爱吃的菠菜。"

(进入高速路段)

窗外的水滴还在“嘀嗒”响,像在数着日子。子木想,这样的等待真好,心里装着念想,日子就有了盼头。等冰雪化尽,等燕儿归来,等院里的菜苗探出绿芽,母亲就来了。到时候,她要给母亲煮陈皮茶,要听她絮絮叨叨说家常,要把每个寻常的日子,都过成暖融融的模样。

月光静静流淌,像在为这满室的牵挂,盖上一层温柔的被。

上一章 第三十二章 灯暖 沙书记:磐石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春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