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归鉴
本书标签: 古代  HE  群像 

再见倾心

归鉴

定安十一年冬,朱雀长街积雪一尺之厚。

圣旨上的“骄横跋扈”四字烙进眼底——

骤然间,皇帝收回了顾淮的所有特权,降职贬去朔方戍边。

始料不及,人人道天家无情,过河拆桥。

可顾淮浑不在意,领旨谢恩。

朔风如刀,卷着漫天琼屑,将北地的寒意狠狠楔入骨髓。

顾淮勒马回望巍峨宫阙,玄色大氅积了层薄雪。

“将军,沈家女眷的车驾堵在前头了。”寒商策马靠近。

他无暇寒暄,本欲绕道,一阵疾风忽地掀开青绸车帘。

少女侧影清泠如竹,正伸手去够被风吹落的书卷,腕骨纤细,掌侧一粒朱砂痣灼进萧凛眼底,像雪地里溅开的血,又像佛前不灭的灯。

竟是她。

一年前宫灯璀璨的宴会之上,丝竹管弦间惊鸿一瞥,那抹清冷身影和这点朱砂痣,便如宿命般刻入脑海,自此挥之不去。

未曾想,竟在此刻,猝然重逢。

书卷落地,他抢先一步拾起。

《六韬》——竟是兵书。

一丝讶异掠过心头,这位沈家贵女……

他敛去杂念,上前几步,隔着风雪,将书递向车中。

“姑娘,你的书。”声音低沉,刻意压平了起伏,递还时触到她微凉的指尖,沈清漪倏然抬眼。

“顾将军?”她一怔,随即意识到失态,垂眸行礼,“多谢将军。”

就在顾淮欲颔首告辞的瞬间,她又抬起眼,目光落在他英挺却隐含肃杀之气的脸上,说了一句:“此去平安。”

车帘落下,隔开风雪,那粒朱砂痣却在顾淮心头燃起火。

此去凶险,若得生还……

他猛一抖缰绳,骏马长嘶,铁蹄奋起,踏碎了脚下堆积的琼瑶玉屑,向北疾驰而去。

雪地上只留下一串深深的蹄印,迅速被新的风雪覆盖。

无垠的白色之下,等待一个渺茫的归期。

城楼上,士兵林立,仔细一瞧,柱子后还站着个玄衣黑袍人。

士兵们却很怕他。

低垂的帽檐遮住了他的上半张脸,看不清楚。

他看着远去的寒商他们,心里头琢磨这事。

『“沈府,有意思。棋局开始了。”』

“陈统领,您该回去了,再晚恐生有变。”一个士兵说道。

那个被称作陈统领的人未搭话,将一个令牌扔了过去,士兵连忙伸手接住。

侧身经过时,“调集御林军,随时待命。”

那个士兵还想说些什么,“林——”

“不用管他。”

马车碾过积雪的街道,终于停在沈府气派的朱门前。

车帘再次掀开,沈清漪扶着侍女纸鸢的手下了车。

她身上裹着厚厚的狐裘,小脸埋在毛领里,更显小巧。

风雪吹在她发烫的脸上,只觉得清凉惬意。

“阿姝!”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

廊下,沈家大公子沈清砚正等着,一身家常锦袍,手里还捧着一个暖炉。

见妹妹回来,他快步走下台阶,自然地伸手替她拂去狐裘领子上沾染的雪花,带着长兄的关怀,“这是去哪了?瞧瞧这一身的寒气,冻坏了吧?”

沈清漪望向兄长关切的脸,“去送了一个人。”

“嗯?”沈清砚一愣,拂雪的手顿住了,随即眼中浮起浓浓的好奇与探究,“送人?这大雪天的,送谁去了?男的女的?快跟哥哥说说!”

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点促狭的笑意。

沈清漪却只是轻轻摇头,那点浅淡的笑意加深了些,带着少女独有的狡黠与不容窥探的坚持。

她拿了兄长手中的暖炉,拢了拢狐裘,径直往温暖的府内走去,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

“自个猜去吧,不告诉你。”

“哎?阿姝!”沈清砚在她身后哭笑不得地唤道。

沈清漪没有回头,步履未停,唤了一声:“纸鸢,走了。”

“是,小姐。”侍女纸鸢连忙应声,小碎步跟上自家小姐。

留下沈大公子一人站在风雪渐小的廊下,望着妹妹的背影消失在垂花门后,兀自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喃喃:“送人?大雪天?……这丫头,神神秘秘的……”

意外相逢吗?

不,是我沈清漪的等待。

上一章 偏激之心 归鉴最新章节 下一章 佛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