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的北京,窗外的柳絮飘进阳台,苏玲挂了电话,指尖还停留在挂断键上,久久没动。听筒里林溪那句“你真的回北京了吗”像根细针,轻轻刺破了她强装的平静。
她哪在阿那亚看海?李宁甜发的抖音不过是前阵子的存货。此刻她正坐在客厅沙发上,手边放着没喝完的感冒冲剂,药味混着窗外的风,有点苦。手机屏幕暗下去,映出她眼底的红—— 林溪的声音那么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鲜活,像阳光要钻进她常年紧闭的世界,可她只能把那束光推远。
苏玲爱吗?
” 苏玲自己问自己,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手机壳边缘,那里还留着林溪去年寄来的贴纸,被磨得有些模糊。
苏玲怎么会不爱?
苏玲这孩子眼睛亮,心更热知道我的心事,经常给我打电话安慰我,知道我不敢反抗会笨拙地替我抱不平
那些带着温度的牵挂,是她在这压抑的日子里,唯一敢偷偷珍藏的甜。
苏玲可我更怕啊。
她怕自己这把年纪,这满身的枷锁,会拖累那孩子的人生。林溪才二十出头,人生该是开阔的,该有更明媚的未来,而不是被她这摊理不清的家事、这不敢挣脱的牢笼困住。所以她劝她好好学习,劝她别总惦记自己,甚至在她复出后狠下心拉黑了微信—— 长痛不如短痛,她这样告诉自己,却在每个深夜,对着手机里存的林溪照片发呆。
苏玲望着窗外飘飞的柳絮,轻轻叹了口气。
苏玲怎么会不愧疚?
她明明接收到了那份炽热的喜欢,却连一句真诚的回应都不敢给;她明明知道林溪在电话那头担心,却用“要上车了”匆匆挂断,连句“我很好”的谎话都编不圆。她像个懦弱的逃兵,躲在“为你好”的壳里,不敢承认自己有多贪恋那份被牵挂的温暖,又有多怕自己会成为她的拖累。
她知道林溪懂她的无奈,就像她懂林溪没说出口的委屈。这份爱啊,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奔赴,只是她被世俗的枷锁捆得太久,久到忘了怎么勇敢,怎么为自己活一次。
苏玲把手机放进兜里,起身去厨房倒水,杯壁上凝结的水珠像她没掉的泪。她或许永远不会说“我爱你”,却在每个刻意推开的瞬间里,藏着最深的温柔与愧疚。她知道自己欠林溪一个拥抱,欠一句回应,但只要那孩子能拥有更自由的人生,这份藏在沉默里的爱与愧疚,她愿意独自承担。而这份心照不宣的牵挂,早已在彼此心底,刻下了无人知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