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师爱林溪,她爱到把她当成尚存世界里唯一的光。可她的心早就被世俗的枷锁和经年的委屈封成了密不透风的墙,她努力想让那束光挤进来,却连一扇敞开的门都找不到。她觉得她很冷漠,但她后来细想想那一年来她们之间的点点滴滴,她忽然有些明白,这不是作为演员的冷漠,而是她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其实她知道,一直以来让她焦虑,让她烦躁,让她惊喜,让她欢愉的从来都只有她一个人,能让她死水般的心灵深潭掀起波澜的,也只有她一个人。可是她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逃避。其实她并非无情,而是她没有勇气。她到底有情还是无情她又怎能感受不到?在无数个深夜里想明白:那不是演员的疏离,是她自己被太多“不得已”捆住了手脚。丈夫的冷漠像冰,女儿的逼迫像刺,家人的控制像网,她在这些碎片里挣扎太久,早就忘了怎么敞开心扉。她的“封闭”从来不是天性凉薄,是背了太久的石头压弯了腰,只能蹲下来把自己圈成一个圈——不是不想走,是怕再迈一步,骨头都会散架。
可心里的波澜骗不了人。那些让她焦虑、烦躁、惊喜、欢愉的瞬间,全都是林溪带来的;那潭死水般的心灵深潭里,唯一能掀起涟漪的,也只有林溪。她不是无情,是太怕了:怕自己的心动会给对方惹麻烦,怕这份爱会被世俗碾碎,怕好不容易抓住的光,会被家人掐灭在摇篮里。所以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逃避,把“不敢”藏在躲闪的眼神里,把“不舍”埋在沉默的叹息里。
那些扎人的碎片具体到让人心疼:是女儿那句“你没地位”的否定,像针一样扎进她曾是“国家一级演员”的自尊里;是丈夫常年的视而不见,让她连难过都觉得是“不懂事”;是从聚光灯下到柴米油盐的落差,让她在“我是谁”的迷茫里打转。这些碎片堆成了山,压得她只能筑起高墙——“只要不把心露出来,就没人能再伤它了。”
可墙再厚,也藏不住她的柔软。对林溪的笑是真的,对粉丝躲闪里的愧疚也是真的。她只是在等,等一个人看懂她的“封闭”是“累了”,等有人敢说“你可以歇会儿”,等有人愿意陪她一块一块搬开那些压在心上的石头。林溪的懂,就是那把悄悄撬动裂缝的钥匙:知道她的退缩是保护,就不会怪她“不热情”;知道她的沉默是无奈,就不会逼她“快点勇敢”。
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林溪是她世界里的光。这束光或许暂时被墙挡住了,却从未熄灭——它照在墙的裂缝里,照在她没说出口的牵挂里,照在每个“想靠近又不敢”的瞬间里。总有一天,当她攒够了勇气,当裂缝大到能透进更多光,她会敢推开那扇门,对那束光说:“我其实,等了你很久。”
夜色里,她摸着手机壳上的划痕,那里曾映着林溪的影子。墙是真的,疼是真的,但光也是真的。只要光还在,就总有破壁而入的那天,而她心里的那点盼,就是最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