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的茧,封建年代里,她的翅膀被悄悄系上了绳。
60年代的风,裹着封建思想的寒意,吹过苏玲的童年。那是个“父为子纲”“女德为天”的年代,规矩像无形的墙,把人框在既定的轨道里,连呼吸都带着“应该”的重量。
父亲的沉默是冷的,打压是常态。“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哭什么哭,没个规矩!”这些话像小石子,一颗颗砸在她心上。那个年代的父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把“表扬”当成奢侈品,把“否定”当成管教。苏玲眼里的光,就在一次次“不够好”的评判里,慢慢缩成了小心翼翼的试探——她学会了把渴望藏在心底,把委屈咽进肚子,连笑都要先看父亲的脸色,生怕“不懂事”成了原罪。
母亲的顺从是暖的,却也带着枷锁。“女人要贤惠”“嫁了人就要忍”“家里的事本就该女人扛”,这些话像藤蔓,从母亲的人生里蔓延到她的生活里。母亲一辈子围着家庭转,把“自我”磨成了“某某的妻子”“某某的母亲”,却告诉女儿“这就是福气”。在那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女人的价值在家庭”像条不成文的法律,母亲是践行者,也成了传递者。苏玲看着母亲的隐忍,便以为这就是女人该走的路,连“为自己活”的念头都不敢有,怕被贴上“出格”“不孝”的标签。
那个年代的封建思想,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压迫,是细水长流的规训。它让父亲的冷漠成了“威严”,让母亲的牺牲成了“美德”,让女孩子的梦想成了“不切实际”。苏玲后来在婚姻里的被动,在家庭里的退让,甚至面对真心时的躲闪,都藏着旧时光的影子——那些没被表扬过的渴望,那些被“应该”绑架的成长,让她连反抗的勇气都要攒上大半辈子。
可茧再厚,也困不住想飞的翅膀。当林溪带着“你值得被爱”“你可以自由”的光闯进来,那些被封建思想压了半生的渴望,开始悄悄发芽。或许现在她还在犹豫,但旧时光的绳终会被挣断——毕竟,没有谁天生就该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哪怕那期待来自一个封建的年代,来自最亲近的人✨ 她的翅膀,本就该为自己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