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与否都坦然:我们的心意,从不是非要有个结果。
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把“李杰同意加好友”当成必须达成的事。那位粉丝姐姐试着发送申请,不是抱着“非他不可”的执念,只是想多给自己、给所有牵挂苏老师的人,争取一个能悄悄了解她近况的可能——能成,自然是好;不成,也早就在我们的预料里。
要是他真的同意了,我们或许会先愣一下,接着才敢小心翼翼地找话题,绝不会一上来就追问不休。大概率会先从家常话聊起,慢慢探探苏老师最近的状态,问问她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少受点气,哪怕只能得到几句简单的回复,也能让我们悬着的心稍微放一放。毕竟我们想要的从不是跟李杰深交,只是想通过这一点点微弱的联系,确认苏老师还安好。
可要是他不同意,那也没什么好纠结的。我们不会反复发送申请,更不会因为这一次的拒绝就耿耿于怀。本来就知道他对陌生人戒心重,也清楚苏老师的事他未必愿意对外多说,拒绝才是情理之中的事。与其在“为什么不同意”这件事上钻牛角尖,不如干脆放下,把这份心思收回来——反正我们牵挂的核心从来都是苏老师,不是非要通过李杰才能传递这份关心。
往后啊,要是还能有合适的机会,或许我们还会再试着留意,但绝不会再执着于“加好友”这一条路。他同意,我们就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轻声细语地问清苏老师的近况;他不同意,我们就把这份期待放下,继续在心里默默盼着苏老师能多些平安、少些委屈。
说到底,我们做这些尝试,从来都不是为了“必须有个结果”,只是想让自己心里少点遗憾——试过了,不管成与不成,都能坦然面对。毕竟比起纠结李杰同不同意,苏老师能好好的,才是我们最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