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风沙卷着雪籽,拍打在烽火台的城砖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沈知微裹紧貂裘,指尖抚过烽火台内侧的刻痕,风沙磨平的字迹里,隐约能辨认出 “青灯” 二字,笔画与父亲医案上的批注如出一辙。“爹来过这里。” 她用验尸刀刮开砖缝,里面嵌着点银灰色粉末,与青灯散的成分完全吻合,“还有瑞王的人。”
萧彻的佩刀劈开烽火台底层的暗门,里面弥漫着霉味与血腥气。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具具尸体,都是镇北军的老兵,心口处都有个细小的血洞,形状如山茶花,与江南织造局死士的伤口一致。“是毒针致死,手法和青灯案如出一辙。” 他翻出老兵怀里的军牌,上面刻着的编号,与乱葬岗找到的镇北军骸骨编号相连,“是当年跟着沈伯父的旧部。”
随军的医官捧着军粮账册发抖:“三个月前军粮就开始不对劲,老兵们吃了后浑身乏力,上个月烽火台就断了狼烟,将军派来的巡查兵也没回去……” 账册的最后页用炭笔写着 “粮中藏灯”,旁边画着盏青灯,灯芯处标着 “狼山密道”。
沈知微在军粮袋里发现异样,饱满的麦粒中混着些灰黑色颗粒,用银簪挑起灼烧,冒出幽绿的火苗 —— 是改良的青灯散,混入粮食后无色无味,长期食用会让人筋骨酸软,形同废人。她忽然注意到粮袋的封口绳,打着山茶花结,与红烛案中绢帕的结法相同,“是瑞王的余党在军粮里下毒!”
狼山的密道入口藏在块巨石后,石壁上刻着北斗星图,“天璇” 位的星芒处有处凹陷,正好能嵌入沈知微的青铜令牌。石门开启的瞬间,里面传出铁链拖地的声响,火把照亮两侧的囚笼,关押着十几个奄奄一息的士兵,他们的脖颈处都有山茶花刺青,与青灯七子的标记一致。
“是青灯七子的北境分支!” 萧彻砍断铁链,士兵们虚弱地指向密道深处,“瑞王…… 勾结了蛮族…… 用我们的家人…… 逼我们换军粮……” 最里面的囚笼里躺着具尸体,穿着镇北军统领的铠甲,心口插着支青釉毒针,手里却紧攥着半张羊皮纸,上面用血画着蛮族的布防图,与镇北军的防御图标记完全对应。
“是前镇北军统领!” 沈知微认出铠甲上的标记,“他发现了通敌的秘密,被灭口了。” 尸体的靴底沾着蛮族特有的狼毛,“死前见过蛮族使者。” 密道尽头的石室堆放着大批兵器,刀鞘上都刻着山茶花,其中柄长刀的血迹未干,刀刃缺口处卡着块青铜碎片,正是父亲 “摇光” 令牌的残片,碎片上刻着 “烽火传信,粮道有诈”。
“爹早就发现军粮有问题。” 沈知微的声音发颤,碎片的断口处有新鲜的切割痕迹,“是最近才被藏在这里的,他在给我们留线索!” 石室的石壁上突然渗出字迹,是父亲用鲜血写就的:“瑞逆与蛮族约定,正月十五烽火起时,里应外合破边关。” 字迹旁画着个孩童的小像,耳后有朱砂痣 —— 是弟弟念远的模样,旁边标着 “已安置于云州”。
弟弟在萧彻亲兵的看护下,突然指着石室角落的木箱:“姐姐,那里有光!” 打开来看,里面藏着盏青灯,灯芯燃着温暖的橙黄,与之前的幽绿灯火截然不同,灯座刻着 “摇光” 二字,灯油里沉着枚完整的 “天璇” 令牌,与沈知微的北斗令牌拼成更完整的星图,星图中心显出 “北境粮仓” 四个字。
赶回北境粮仓时,暮色已染红河滩。粮仓的守军见到令牌,纷纷跪倒:“沈姑娘,萧将军,粮仓的粮囤被动过手脚,昨晚还见到戴斗笠的人举着青灯在粮囤旁转悠!” 沈知微爬上最高的粮囤,发现囤底有处松动的木板,掀开来看,里面藏着个油布包,是父亲的军报残页,记录着 “青灯散改良配方及解药”,末尾写着 “解药在烽火台的灰烬里”。
烽火台的灰烬中,沈知微用验尸刀扒出个陶瓶,里面装着黑色的药粉,正是解青灯散的解药。瓶底刻着个 “沈” 字,与父亲医案的落款一致。这时,狼山方向传来狼烟,不是军情的黑烟,而是诡异的青蓝色 —— 是蛮族的信号!
萧彻立刻下令备战,沈知微则带着解药赶往囚笼营。士兵们服用解药后渐渐恢复力气,其中个老兵认出沈知微的令牌,突然老泪纵横:“沈姑娘,这是沈将军的‘摇光’令!当年他就是用这令牌调动我们护粮,说总有一天要让青灯的冤屈大白于天下!”
夜色降临时,蛮族的骑兵果然突袭边关,却被早有准备的镇北军击退。萧彻在俘虏的首领身上搜出密信,是瑞王的亲笔:“正月十五烧粮仓,断北境补给,本王在京城接应。” 信末画着盏青灯,灯芯处标着 “粮仓地道”。
沈知微跟着密信的指引,在粮仓地道里抓获了瑞王的北境联络人,他的怀里揣着最后枚 “天玑” 令牌,与沈知微的北斗令牌集齐九枚,星图在月光下显出父亲的绝笔:“烽火燃尽,白骨为证,北境安则家国宁。”
北境的风雪渐渐平息,烽火台的狼烟换成了平安的信号。沈知微望着朝阳中的边关,知道 “烽火骨” 的案子结了,但父亲军报里的 “云州” 二字,预示着弟弟的安置地还藏着未尽的秘密。那些埋在风沙里的忠魂,那些被毒粮摧残的士兵,都是父亲用生命守护的北境安宁。
萧彻的亲兵呈上第十二案的卷宗,封面画着云州的药庐,庐外的篱笆上挂着盏青灯,灯芯处标着 “终章” 二字。沈知微翻开第一页,墨迹带着药香的字迹写着:“青史验尽,归处是医庐。”
她握紧掌心的令牌和弟弟的手,知道北境的风沙虽停,云州的药香已在等待。那些藏在烽火台的真相,终将在医庐的药香里,化作青史中最温暖的注脚。而验尸格目的最后一页,正等着记录关于 “传承” 的答案。
边关的烽火台再次亮起狼烟,这次的烟色是纯净的白,像无数忠魂在守护着家国的安宁,也像在迎接即将到来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