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道惊世剑意昙花一现,却仿佛在天下所有高手的心湖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滔天波澜。
数日后,关于北莽深处那场惊变的确切消息,才开始通过北凉艰难运转的谍报网络,断断续续、支离破碎地传回。
消息零散而混乱,且多有矛盾之处,但拼凑起来,依旧描绘出了一幅足以震撼整个天下的画面:
北凉世子徐凤年,于北莽腹地龙腰州,遭遇北莽军神拓跋菩萨及其麾下精锐高手的围杀!绝境之中,似有神秘剑仙(或为残魂执念)出手,一剑开天门,重创拓跋菩萨,破开围困!徐凤年身负重伤,却于万军之中杀出重围,疑似……疑似已成功突破天象境!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
拓跋菩萨是何等人物?北莽军神,稳居天下武道前十甚至前五的绝世强者!徐凤年竟能在他主持的围杀中活下来,甚至还疑似临阵突破?!
那一剑开天门的风采,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令人心向往之,又心生恐惧。
北凉王府得知消息后,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和激动!
“好!好小子!”徐骁在听潮亭顶,抚掌大笑,笑声却有些哽咽,眼中隐有泪光闪烁。他知道,他的儿子,真正长大了,成了能翱翔九天的雄鹰。
褚禄山兴奋得连连搓手,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脸上的肥肉都在颤抖:“我就知道!世子爷洪福齐天!拓跋菩萨个老匹夫,也有今天!”
府中上下,一片欢腾,压抑了数月的阴霾被一扫而空。
然而,喜悦之余,更深重的忧虑也随之而来。
徐凤年虽逃出生天,但身负重伤,此刻仍身处北莽境内。拓跋菩萨遭此重创,北莽朝廷岂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追杀,必将更加疯狂和不遗余力!
果然,北莽方面反应极其剧烈。女帝震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追杀徐凤年。更多的高手被派出,边境大军调动更加频繁,压力再次倍增。
而离阳朝廷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暧昧和微妙。一方面,徐凤年重创北莽军神,于离阳国威有益;另一方面,徐骁之子如此强悍,又让太安城里的那位皇帝和诸多权贵,感到如芒在背,忌惮更深。
北凉,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就在这紧张关头,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传来:西楚复国了!
原西楚公主姜泥,在曹长卿的辅佐下,于旧西楚之地公然竖起复国旗号,聚拢旧部,连下数城!
天下再次哗然!
离阳朝廷的注意力,瞬间被南方吸引过去大半。西楚复国,事关离阳统治根基,其威胁性甚至暂时超过了北凉的威胁。
这对于正承受北莽巨大压力的北凉来说,无疑是一个喘息之机。
徐骁和李淳罡等人立刻意识到,这或许是曹长卿刻意为之,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为北凉分担压力,报答徐凤年对姜泥的情谊。
王府内,众人心情复杂。
李清露却知道,西楚复国,注定是一场悲剧。曹长卿的儒圣之道,姜泥的公主身份,都注定他们无法成功,最终只会走向悲壮的结局。
她想起那个在武帝城头,明明很怕死,却依旧为徐凤年擂鼓助威的少女;想起那个在襄樊城外,与徐凤年相依为命的亡国公主。
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怅惘。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不得已。
她无法改变什么,只能默默关注。
北凉的压力稍减,但徐凤年依旧未归,危险仍未解除。
直到某一日,一支风尘仆仆、伤痕累累的队伍,护着一个重伤的身影,奇迹般地突破了北莽的重重封锁,出现在了北凉边境线上!
徐凤年,回来了!
消息传回王府,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
紧接着,另一个消息也随之传来:王妃姜泥,已在西楚故地,为复国大军,亲自擂响战鼓!
白衣缟素,鼓声震天。
一如当年王妃吴素于西垒壁前。
南北两处战场,两位身份迥异的女子,却以同样的方式,为自己最重要的人,擂响了战鼓。
天下风云,因她们而再次激荡。
李清露站在院中,仿佛能听到那穿越千山万水、隐约传来的激昂鼓声。
她知道,最终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
而北凉,和那个即将归来的世子,将是这幕大戏中,最重要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