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集市比林微想象中更热闹。清晨的石板路上挤满了人,竹编的篮子、手工绣的帕子、刚采摘的野菜、冒着热气的糍粑……叫卖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满是鲜活的烟火气。
夜烬妈妈拉着林微的手,在一个苗绣摊位前停下:“这家的绣活最细,你看看喜欢哪个花样。”摊位上摆着五颜六色的手帕,有的绣着蝴蝶,有的绣着杜鹃花,最吸引林微的是一块绣着萤火虫的帕子——银线勾勒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像极了夜烬家乡的萤火虫。
“就这个吧。”林微拿起帕子,指尖拂过细腻的针脚,心里满是欢喜。夜烬站在一旁,笑着掏出钱递给摊主:“再给我拿一块一模一样的,我给微微当书签用。”
逛到集市尽头,阿念突然拉着林微往一个糖画摊跑:“微微姐姐,我请你吃糖画!”老人舀起融化的糖稀,手腕轻转,很快就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林微接过糖画,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瞬间想起小时候的味道。
“慢点吃,别噎着。”夜烬递来纸巾,轻轻擦掉她嘴角的糖渍,眼神里满是宠溺。夜烬妈妈看着两人的互动,笑着对身边的村民说:“你看他们俩,多般配。”
中午回家时,他们手里已经提满了东西——夜烬爸爸爱喝的茶叶、给林微爸妈带的苗绣挂件、还有阿念喜欢的小玩具。夜烬妈妈做饭时,林微主动去帮忙,学着切菜、择菜,虽然动作有些笨拙,却做得格外认真。
“以后常回来,阿姨教你做酸汤鱼。”夜烬妈妈笑着说,“你做的菜啊,阿烬肯定爱吃。”
林微点点头,心里满是温暖。她发现,回苗疆的日子总是格外安心,这里的人、这里的风景、这里的烟火气,都让她觉得踏实。
下午,夜烬带着林微去了村里的小学。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玩耍,看到夜烬,立刻围了过来:“夜烬哥哥!”夜烬从包里拿出带来的文具,分给孩子们,林微则坐在一旁,给他们讲语文课本里的故事。
“老师,你下次还会来吗?”一个小女孩拉着林微的衣角,眼里满是期待。
“会的,下次我还来给你们讲故事。”林微笑着说。
离开学校时,孩子们一直送到村口,挥着手喊:“老师再见!夜烬哥哥再见!”
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林微和夜烬坐在吊脚楼的露台上,手里拿着刚摘的橘子,看着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其实有时候我在想,”林微轻声说,“等我们老了,就来苗疆住吧,每天看日出日落,摘橘子、听虫鸣,多好。”
夜烬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好啊,到时候我们在院子里种满你喜欢的花,再养一只狗,每天早上一起去河边散步,晚上一起看星星。”
林微靠在夜烬怀里,闭上眼睛,感受着晚风带来的草木清香。她知道,不管是现在的城市生活,还是未来可能的苗疆养老,只要身边有夜烬,有彼此的陪伴,哪里都是最好的家。
第二天清晨,他们要回城里了。夜烬妈妈把装好的腊肉、酸汤和橘子放进车里,反复叮嘱:“路上小心,有空常回来。”阿念拉着林微的手,眼泪汪汪地说:“微微姐姐,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呀!”
车子缓缓驶离苗疆,林微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吊脚楼和熟悉的身影,心里满是不舍,却也充满了期待——期待下一次回来,期待和夜烬一起,把更多的美好时光,留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而他们的故事,也会在这些一次次的往返里,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