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韵峰的晨雾带着草木的清香,丝丝缕缕缠绕在青翠的竹枝间。苏婉儿提着食盒,沿着蜿蜒的石阶缓步上行,腰间的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自被柳长老收为亲传弟子,她已在木韵峰住了三月。这三月的日子,比在外门时忙碌百倍,却也充实得让她时常忘了时间。
柳长老虽不苟言笑,教导却极为耐心。每日清晨,她需在灵植园辨识百种灵草,记录其生长习性与药性变化;午后则在静室修炼柳长老亲传的《青木心经》,这功法比外门的《引气诀》精妙数倍,运转时能引动天地间的木系灵气,滋养经脉;傍晚还要学习基础的炼丹手法——柳长老不仅精于木系法术,在炼丹一道上亦有颇深造诣,尤其擅长炼制与草木相关的丹药。
“婉儿,今日的‘活气散’炼得如何了?”
熟悉的声音从前方传来,苏婉儿抬头,只见柳长老正站在灵植园的石亭下,手里拿着一株刚成熟的“醒神花”,目光温和地看着她。
“回师父,弟子昨日炼制时,火候还是差了些,丹药的灵光略淡。”苏婉儿快步上前,将食盒递过去,“这是弟子用灵米和晨露草熬的粥,请师父用些。”
柳长老接过食盒,打开一看,粥水清澈,米粒饱满,表面浮着一层淡淡的绿光——显然是用蕴含木系灵气的泉水熬制的。他满意地点点头:“你对灵气的感知越发敏锐了,连煮粥都能引动草木精气。”
他舀了一勺粥,慢慢品尝着,又道:“活气散虽只是低阶丹药,却最考较控火与木系灵力的调和。你木灵根精纯,缺的是耐心,下次炼丹时,试着将灵力放缓三成,让灵草的药性慢慢析出。”
“是,弟子记下了。”苏婉儿认真点头,将师父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这三月来,她的修为在《青木心经》与各种丹药的辅助下,已从引气三层稳步提升至引气五层,这般速度,连柳长老都暗自点头。更难得的是,她对木系灵力的掌控越发精妙,能轻易催生出多种灵藤,甚至能让枯萎的灵草重新焕发生机。
午后,苏婉儿在灵植园练习催生“缚灵藤”。这藤是制作低阶防御符箓的主材,要求藤蔓坚韧且蕴含温和的束缚之力。她指尖凝聚木系灵力,轻轻点在藤种上,看着翠绿的嫩芽破土而出,迅速生长,缠绕成圈,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婉儿师妹,长老让你去前殿一趟,说是有外门弟子送来了新采的‘凝露草’。”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师兄从石阶上走来,笑着对她说道。这位师兄是柳长老座下的二弟子,引气七层修为,平日里对苏婉儿颇为照顾。
“多谢李师兄告知。”苏婉儿停下动作,擦了擦额头的薄汗,跟着李师兄往前殿走去。
路过木韵峰的藏书阁时,苏婉儿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那里藏着许多关于灵植培育与炼丹的典籍,她只被允许翻阅第一层,却已让她大开眼界。她时常想起林悠然,若是悠然也能看到这些典籍,定会很高兴吧——悠然的灵田种得那么好,对灵植的天赋说不定比自己还高。
不知悠然现在怎么样了?
自从分开后,两人只通过一次传讯符。林悠然说她顺利进入内门,正在适应新的修炼生活,还说等安定下来便来看她。可苏婉儿知道,内门弟子事务繁多,加上自己成了亲传弟子,两人身份有了差距,见面或许没那么容易了。
“师妹在想什么?”李师兄见她走神,好奇地问道。
“没什么。”苏婉儿回过神,笑了笑,“只是想起一位外门时的朋友。”
李师兄了然道:“是那位和你一同晋级的林师妹吧?听说她是五灵根?”
苏婉儿点点头,语气带着维护:“悠然她很厉害的,虽然灵根驳杂,但修炼很刻苦,对灵植也很有研究。”
李师兄笑了笑,没再多说。在修仙界,灵根几乎决定了上限,五灵根能进入内门已是侥幸,想要有大成就,难如登天。
到了前殿,送凝露草的外门弟子已等候在那里。苏婉儿仔细清点了数量,又检查了灵草的品相,确认无误后,让管事记下贡献点,才让那弟子离开。
处理完事务,夕阳已染红了半边天。苏婉儿站在殿外的平台上,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外门方向,心中有些怅然。她拿出林悠然送她的那枚普通玉佩——那是两人在外门时,用第一月俸禄合买的,说是要做一辈子的朋友。
“悠然,等我再厉害些,就能去看你了。”苏婉儿轻轻摩挲着玉佩,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她不仅要自己变强,还要有能力保护想保护的人。
回到住处,她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取出炼丹炉,按照柳长老的指点,再次炼制活气散。这一次,她刻意放缓灵力,感受着灵草在火焰中慢慢舒展,药性一点点融入丹液中。
当三枚圆润饱满、泛着淡淡绿光的丹药从炉中飞出时,苏婉儿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便是她的路,在木韵峰上,伴着草木清香,一步一步,朝着更高处走去。只是偶尔,她会想起外门的那间木屋,想起那个总是沉静却异常坚韧的身影,心中便会涌起一丝温暖。
无论相隔多远,她们都在各自的路上,努力地向前走着。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