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晓晨深吸一口气,看着众人期待又担忧的目光,缓缓说道:“我有一个想法,或许可以一试。我们主动邀请官府中能做主的人来,与他们进行一场面对面的谈判,争取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权益。但这其中风险极大,稍有不慎,我们可能会陷入更糟糕的境地。大家意下如何?”义士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抉择。
而此时,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慕容景和身着朝服,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站在大殿中央。对面,王尚书一脸阴沉,身旁还站着几位地方势力代表,他们神色倨傲,似乎对即将到来的辩论胜券在握。
今日朝堂之上,讨论的是一项关乎地方治理的新政策。王尚书主张大幅削减地方豪族的赋税上缴额度,美其名曰“休养生息”,实则是为地方势力谋取私利。慕容景和深知其中利害,坚决反对。
“王尚书,此政策看似为地方着想,实则暗藏弊端。若大幅削减赋税,朝廷财政收入必将锐减,届时,边疆防务、水利建设等诸多事务,又该如何开展?”慕容景和声音洪亮,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
王尚书冷笑一声,向前踏出一步,拱手道:“慕容大人,此言差矣。地方豪族近年来为朝廷尽心尽力,如今地方百姓生活困苦,适当减轻赋税,让百姓得以喘息,难道不应该吗?”
一旁的地方势力代表也纷纷附和:“是啊,慕容大人,还望您体谅地方百姓的难处。”
慕容景和目光扫过众人,神色严肃:“诸位,朝廷与地方本为一体,相互依存。若因一时之利,破坏了这种平衡,只怕日后会引发更大的祸患。况且,地方豪族实力雄厚,即便赋税稍有减轻,对百姓而言,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随着辩论的深入,慕容景和引经据典,从历史上因赋税失衡导致的王朝兴衰,到如今大楚王朝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头头是道。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每一句话都仿佛重锤,敲在众人的心上。
一些原本支持王尚书的官员,此时也不禁皱起眉头,陷入沉思。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项政策,心中的天平渐渐向慕容景和倾斜。
慕容景和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他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诸位同僚,我们身为朝廷官员,当以国家大义为重,切不可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王尚书见势不妙,额头上渐渐冒出细密的汗珠。他心中焦急,却又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
突然,王尚书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卷轴,高高举起,大声说道:“陛下,臣有重要证据呈上!”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皇帝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问道:“王爱卿,此乃何物?”
王尚书恭敬地将卷轴呈上,由太监转交给皇帝。他说道:“陛下,这是慕容家族暗中与敌国勾结的书信。慕容景和身为慕容家族嫡长孙,对此必定知晓。如此通敌叛国之举,实在罪不可赦!”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官员们交头接耳,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慕容景和心中一惊,他没想到王尚书竟使出如此阴招。
皇帝看着手中的书信,脸色愈发阴沉:“慕容景和,你作何解释?”
慕容景和深吸一口气,镇定自若地说道:“陛下,此乃伪造之物!臣对大楚忠心耿耿,绝无通敌叛国之理。想必是有人嫉妒臣在朝堂上的作为,故意陷害。”
王尚书冷笑道:“慕容景和,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这书信上白纸黑字,难道还有假?”
慕容景和目光如炬,直视王尚书:“王尚书,仅凭一份不知来历的书信,就想定我通敌之罪,未免太过草率。请陛下明察,彻查此事,还臣一个清白。”
皇帝沉思片刻,说道:“此事关系重大,朕定会派人彻查。慕容景和,在真相未明之前,你需暂避朝堂,等候朕的旨意。”
慕容景和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遵旨谢恩。他知道,此次王尚书来势汹汹,自己必须小心应对,方能化解这场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