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晨望着牢房外渐渐放晴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着案件重审能够顺利。她知道,此刻慕容景和一定也在为她努力着。而在朝堂之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慕容景和又将如何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为她争取到清白呢?
天色未明,京城的宫殿便已被层层薄雾笼罩,宫殿的琉璃瓦在熹微晨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慕容景和身着朝服,神色凝重地踏入朝堂。他的步伐虽因身上的伤而略显迟缓,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不移的决心。
支持他的官员们已早早等候,众人围聚在一处,低声商讨着应对之策。“景和,此次重审,许家那伙人必定不会轻易罢休,他们已暗中拉拢了不少官员,我们需早做打算。”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慕容景和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各位大人,晓晨被诬陷一事,证据确凿,乃是许家为一己私利所为。我们定要据理力争,还她一个清白。”他展开手中的书卷,上面详细记录着案件的种种证据,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然而,在朝堂的另一角,敌对家族的代表们也在暗自谋划。“慕容景和那小子,这次竟拿到了如此多证据,不过无妨,我们已说服了几位大人,只要在朝堂上搅乱局势,他也难以翻身。”一个身形肥胖的官员阴恻恻地说道,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
随着钟声响起,官员们纷纷整衣肃立。楚元帝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龙椅,目光扫视众人,缓缓开口:“今日,便对慕容晓晨一案进行重审,诸位爱卿可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慕容景和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臣有确凿证据,证明慕容晓晨乃是被许家买通官府诬陷。这是证人的供词,以及相关的物证。”他将书卷呈上,由太监转呈至龙案之上。
楚元帝微微皱眉,仔细翻阅着供词,神色凝重。这时,敌对家族一方的代表站了出来,高声道:“陛下,慕容景和此举分明是偏袒慕容晓晨。这些所谓的证据,焉知不是他伪造而来?况且,慕容晓晨身为女子,行为不检,败坏家族名声,理应受到惩处。”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慕容景和的官员们纷纷反驳:“空口无凭,怎能随意污蔑?慕容晓晨向来品行端正,这分明是许家的阴谋。”
慕容景和目光如炬,直视对方,朗声道:“大人如此信口雌黄,可有证据?若只是无端猜测,便妄图给晓晨定罪,实在是荒谬至极。”他又转向楚元帝,恳切道:“陛下,恳请您明察秋毫,莫让无辜之人蒙冤。”
敌对家族代表却丝毫不肯示弱,继续狡辩:“陛下,慕容景和与慕容晓晨关系匪浅,他如此急切为其开脱,其中必有隐情。还望陛下三思。”
朝堂上,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慕容景和凭借着清晰的逻辑和确凿的证据,据理力争,然而敌对家族一方仗着拉拢的官员众多,也不甘下风,场面陷入了僵持。
此时,殿外的风愈发猛烈,吹得殿门的珠帘哗哗作响。慕容景和心中焦急,深知若不能尽快打破僵局,晓晨便要继续承受牢狱之苦。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陛下,此案关乎人命与公正,若不能查明真相,恐寒了天下百姓之心。还请陛下圣断。”
楚元帝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晴不定。他思索良久,缓缓开口:“此案事关重大,容朕再做斟酌。退朝。”言罢,起身离去。
官员们纷纷退下朝堂,慕容景和望着楚元帝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朝堂博弈还远未结束,而晓晨的命运,依旧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