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景和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深吸一口气,转身对晓晨说道:“晓晨,明日早朝,便是我与楚元帝的对决。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退缩。”晓晨走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景和,我会一直在你身后支持你。你一定要小心。”两人目光交汇,坚定的信念在彼此心中传递,静静等待着明日早朝的来临。
第二日清晨,天色未明,慕容景和便起身,身着朝服,神色凝重。晓晨亲自为他整理衣冠,眼中满是担忧与关切。“景和,万事小心。”慕容景和微微点头,“放心,晓晨。”说罢,便带着决然的神色出门,前往皇宫。
皇宫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交头接耳,似乎都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慕容景和怀揣证据,神色坚定地步入朝堂。
随着一声“皇上驾到”,楚元帝身着龙袍,神色威严地走上龙椅。众大臣纷纷跪地行礼。待众人起身,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只听得见众人轻微的呼吸声。
慕容景和踏出一步,朗声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楚元帝抬眼,目光扫过慕容景和,“说吧。”慕容景和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大声说道:“陛下,臣近日得知,陛下竟秘密调动军队至京城附近,企图逼宫,让臣交出权力。此举实乃置国家安危于不顾,陷百姓于水火之中!”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满脸震惊。“这怎么可能?”“慕容宰相,你可不要信口雌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楚元帝脸色一变,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喝道:“慕容景和,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污蔑朕!朕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你这是血口喷人!”
慕容景和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叠证据,呈上御前。“陛下,这是臣收集到的军队调动的证据,包括行军路线、驻扎地点以及相关证人的供词。陛下若不信,可派人查证。”
太监将证据呈给楚元帝,楚元帝匆匆翻看几眼,脸色愈发阴沉。他将证据狠狠摔在地上,“这些不过是你伪造之物,妄图诬陷朕。来人,将慕容景和拿下!”
然而,侍卫并未立刻行动。部分大臣看着地上的证据,开始动摇。其中一位老臣站出,说道:“陛下,此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行事。慕容宰相一向忠心耿耿,若没有确凿证据,想必不会如此上奏。还望陛下明察。”
楚元帝恼羞成怒,他目光扫过朝堂,暗示支持他的官员反驳慕容景和。立刻有几位官员站出,指责慕容景和意图谋反,污蔑圣上。
“慕容景和,你居心叵测,竟敢编造如此谎言,扰乱朝堂!”
“陛下圣明,定不会做出此等事,分明是慕容景和妄图篡位!”
朝堂上支持与反对慕容景和的势力僵持不下。慕容景和看着那些指责他的官员,心中冷笑。他再次大声说道:“各位大人,如今证据确凿,陛下秘密调动军队之事,已是板上钉钉。若我们此时不阻止,京城必将陷入战乱,百姓又要生灵涂炭。还望各位大人以国家和百姓为重,明辨是非!”
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听了慕容景和的话,陷入沉思。而支持楚元帝的官员们,依旧不依不饶,与慕容景和激烈争辩。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此时,楚元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他没想到慕容景和竟敢在朝堂上公然揭露他的阴谋,还拿出了证据。他心中暗自思索着对策,目光不时扫过那些动摇的官员,盘算着如何挽回局面。
慕容景和深知,此时正是关键时刻,他必须争取到更多大臣的支持,才能挫败楚元帝的阴谋。他继续说道:“各位大人,陛下此举,已然违背了为君之道。我们身为臣子,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更应守护国家的安宁。若任由陛下胡来,大楚王朝必将走向覆灭。”
有官员听了,微微点头,觉得慕容景和所言有理。但也有官员依旧坚定地站在楚元帝那边,指责慕容景和犯上作乱。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在这激烈的争辩中,朝堂上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众人都意识到,这场对峙,关乎着大楚王朝的未来走向。而慕容景和与楚元帝,都在等待着对方的下一步行动,局势陷入了胶着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