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不信,自转入后堂房里来寻头领,看那幞头衣衫匣子在那里放着?李逵扭开锁,取出幞头领上,展角将来戴了,把绿袍公服穿上,把角带紧了,再寻皂靴,换了麻鞋,拿着槐简,走出厅前,大叫道:‘吏典人等都来参见。’”】不知从哪传来《水浒传》中李逵寿张乔坐衙这情节传出,紧接着,又是一道金光“怎么又是…”孙亮亮又再一次穿越到了北宋。
孙亮亮面前出现一座类似城楼大门,门牌上写着开封府三个字大门两边还有两个石狮,墙壁上还画着一个奇形怪状的神兽头上还有个大角“这难道就是开封府?”孙亮亮眼睛一亮“开封府有一个包青天。那个黑脸头上带月牙的包青天肯定就在这。”
孙亮亮刚想进门直接一个人突然出现在门口,撞了过来,和孙亮亮碰了个正着“哎呦谁呀啊?苏轼!”“亮亮?!”没错,在孙亮亮眼前的就是苏轼,苏轼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问道:“亮亮,你来这干嘛?”孙亮亮摸了摸脑袋,说道:“我来找包拯的。”“找包府尹,巧了,我同样也是找包府尹……”苏轼话没说完,大门口突然出现了三个官吏,站中间的一个傲慢的说道:“你怎么还在这里,咱不是赶你走的吗?”苏轼对那三个官吏拱手道:“还请三位官爷,行个方便,苏某实在有事要找包府尹。”“不都说了吗要找包府尹得先给我们交钱才能转让府尹办案。”苏轼接着说:“几个月前就曾人来开封府提案,同样也交钱,结果三个月来还没处办。”“那是因为府尹还在忙,再不走休怪我们处置闲杂人扰乱府尹办公。”那一左一右两个官吏手持一杆长戟逼了过来,孙亮亮立刻挡在苏轼面前:“喂!你们勒索百姓钱财,还推迟办案,还有还伤无辜之人,不要怪包大人处置你们!”中间那个官吏嘿嘿一笑:“哪来的小娃娃,今日包大人休息,现在快走,晚了就走不了了。”那两个拿长戟的官吏慢慢逼近。突然孙亮亮一侧身双手抓住左边官吏的长戟“嘿!”右边那个官吏见了一戟扫了过来,孙亮亮趁机用上的戟杆借力向上一翻,在空中耍了个360度后空翻,而那两个官吏的长戟碰撞在了一起,戟头和月牙刃还缠在了一起,“好你个小童子,找打!”剩下的那个官吏呲牙咧嘴的取下腰间的鞭子朝着孙亮亮抽过来,孙亮亮顺势躲过鞭子,从那个官吏的腋下方钻过去“小娃娃,看鞭!”那个官吏还想再去抽孙亮亮,谁知孙亮亮一趴,鞭子抽到了那个官吏自己身上“哎呦,疼死了,呀!”那官吏还想再抽,突然,一个沉重的声音响来:“开封府重地,何人在这喧嚣?!”五个人一转头,只见一个身穿红袍,头戴黑色官帽的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走了过来, 那三个官吏见到那个老爷爷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包…包府尹。”苏轼见状,也立刻行礼:“小人苏轼,拜见包府尹。”孙亮亮此时看着眼前的包拯心想:“原来包拯并不是戏剧和电影中的黑脸头上带月牙。”其中那个官吏颤颤巍巍的问道:“包…包大人,您今日不是休假吗?”包拯捋了捋胡子说:“包某以操公务为重,即使休息之日也会来开封府办些杂案。”随后包拯脸色一沉看着那三个官吏:“你们三个,我没记错的话,你们是门牌司的人,我七天前不是废除了门牌司吗?你们三个居然趁着我在府里办公偷偷回来索要百姓的钱。”那三个官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包大人…听我们狡辩…啊不听我们解释。”“把他们仨个压入牢房,等官家来后再处决。”很快,一群官兵过来,把那三个官吏押入开封府的牢房。
孙亮亮爆竹包拯的大腿像个小迷弟说道:“包大人,您可是我心中的神探,你在开封府可办过不少案子像什么牛舌案,狸猫换太子,真假皇帝,智斩鲁斋郎,血手印……”孙亮亮还没说完,包拯一把推开他笑呵呵的说道:“小郎君说笑,包某来开封府任职不过一年,而且除了牛舌案外其他的包某可没有办过,小郎君可别乱听外人胡编乱造,包某只是做一个清官,又不是大理寺。”“啊!原来包拯不是个神探。”接着,苏轼上前,又对包拯行了个礼说:“小人上报包府尹,近日汴京暴雨频繁,洪水泛滥,官家命我来问府尹可查明原由?”包拯摸摸胡子说道:“包某已查到,是贵族,宦官在惠民河修建亭榭庐舍,种植花草,堵塞河道,才导致汴京排水不通,拆除这些建筑,便能疏通河道。”此时,孙亮亮也来凑个热闹:“那就好办了,直接叫人去拆了不就行了。”可苏轼摇了摇头:“亮亮,这件事没那么简单,这些地方豪强宦官都是照着和官家的关系才敢自作主张,只怕没那么难办。”“包某愿意去办”包拯带着一些官兵出了府“包某现在就去勘察。”很快,包拯,苏轼,孙亮亮和一些官兵就来到了惠民河,来到一处勾栏瓦舍,一个胖胖的宦官正在那里喝酒呢,包拯立刻走上去说道:“姜公公,官家有令,正是因为你们这些富豪在惠民建勾栏瓦舍,种花养鱼堵塞河道,导致河道不通,现在就要拆行。”那姜公公听了一瞪眼:“包府尹,我这可是官家所赐的土地,我有权在这里建设,我还有相关地契。”说着姜公公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所赐姜公公土地至惠民河。”“怎么样,是官家所赐给我的吧。”三个人看着那张地契,想着有那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包拯凑到孙亮亮耳跟前说道:“小郎君,我们先这样……然后再……最后……”“好的。”接着包拯走了,苏轼和孙亮亮给那个姜公公倒了两杯酒,苏轼先开口:“姜公公,刚才失礼了,小人陪公公喝两杯。”“算你们两个识相。”接,苏轼和孙亮亮一杯又一杯的倒酒递给姜公公,姜公公喝了一杯又一杯,喝的大醉,孙亮亮又开口:“姜公公,你这地契是真的吗?”姜公公醉醺醺的说:“当……当然不是,而是我……伪造的。官家的旨意,即便是假的,谁又能拆穿呢?”苏轼又倒了一杯酒:“那姜公公是如何伪造的呢?”“当然是……”姜公公刚想说突然,一阵凉风吹过,酒一醒:“不对!谁说我伪造圣旨的?!”“你自己说的。”孙亮亮嘟着嘴说,“你……你有证据吗?!”姜公公气红了脸“当然有!”这时候包拯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个人“官家!”没错,来的人正是宋仁宗赵祯,宋仁宗盯着姜公公说道:“姜公公,朕赐你土地是对你的看重,没让你私自增添。”姜公公吞吞吐吐的说:“官…官家,是包大人要陷害于我呀。”包拯带着众人来到一处,指着一块石头说道:“那界石便是官家赐给姜公公的土地界限,那足以证明这些地契是伪造的。”姜公公又接着狡辩:“官家之后又多赏赐我一些地,这是以前……”“当……当然不是,而是我……伪造的。官家的旨意,即便是假的,谁又能拆穿呢?”此时一阵姜公公的声音传了出来,包拯一指:“这下子证据确凿,姜公公你该当何罪?”原来刚才孙亮亮用偷偷用手表的录音机功能录下了姜公公刚才说过的话“就是我这手表带的值不值。”“给我拿下!”包拯一声令下,官兵压住姜公公,宋仁宗又下旨,拆除这些违章的勾栏瓦舍。
“包府尹果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朕果然没看错人。”“谢官家。”孙亮亮看着宋仁宗和包拯想“包拯虽然不是神探,但也是个清官。”“对了官家,小人还有一事相求。”“嗯,给朕说来听听。”“小人觉得每日给予的假期太长了,影响办公,建议官家缩短假日。”孙亮亮听了眼睛一瞪“不要啊!真这样下去,我的寒暑假和周末不就没了。我可不想变成跟包拯一样的工作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