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江南易笙
本书标签: 二次元  双女主  江南易笙 

江南烟雨色

江南易笙

暴雨,像天河决了堤,疯狂地倾泻在滨城的深夜。雨水砸在黑色的迈巴赫车顶上,发出沉闷又持续的巨响,如同千万只冰冷的手在急促地叩击着铁皮棺材。车内的空气凝滞沉重,混杂着昂贵的皮革气息和一种名为“挫败”的苦涩。江易然靠在冰冷的驾驶座头枕上,视线穿过被雨水疯狂冲刷、一片模糊的前挡风玻璃,望向外面被扭曲成流动色块的霓虹灯影。

“方总监,”她的声音透过蓝牙耳机传出,带着一种刻意压抑却依旧泄露出来的疲惫,像一根绷得太紧随时会断裂的弦,“研发部那边……还是卡在悬浮态上?‘烟霞’系列预定的发布会日期,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

电话那头的研发总监方明,声音干涩得像在砂纸上摩擦:“江总,我们试遍了所有常规稳定剂和密度调节方案……那些天然矿物微粒,要么沉底结块,要么……直接飘到表面破裂,悬浮效果根本维持不住十分钟。模拟皮肤微环境的测试结果,全都……不尽人意。”最后几个字,轻飘飘的,却沉重地砸在江易然心口。

她沉默了片刻,指尖无意识地按压着发胀的太阳穴。车窗外,一道刺眼的闪电撕裂浓墨般的夜幕,瞬间将雨幕中孤零零抛锚的豪车照得惨白。紧接着,滚雷在头顶炸开,巨大的轰鸣声让整个车身都似乎微微震颤了一下。

“知道了。”江易然最终只吐出三个字,声音低沉,仿佛被这滂沱的雨声彻底吞没。她切断通讯,指尖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划过,屏幕亮起又暗下,映出她眼底深处那片挥之不去的阴翳——那是属于“烟雨楼”创始人的焦灼,是精心布局即将毁于一个技术瓶颈的巨大压力。发布会日期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那该死的“悬浮态”,成了横亘在成功与深渊之间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目光扫过中控台屏幕,车辆诊断系统固执地亮着刺眼的红色警告灯。抛锚。真是应景。她烦躁地解开安全带,推开车门。瞬间,冰冷的雨水如同无数细小的冰针,劈头盖脸地打来,瞬间浸透了肩头昂贵的羊绒大衣,沉重地贴在皮肤上,寒意直刺骨髓。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目光在雨幕中艰难地搜寻着。

浓稠的夜色和密实的雨帘几乎吞噬了一切,唯有斜前方不远处,固执地亮着一抹昏黄的光晕,像黑暗海洋中一座小小的、温暖的灯塔。那光芒穿透雨幕,勾勒出一个简约的木质招牌轮廓——“笙而言”。

几乎是凭着本能,江易然深一脚浅一脚地趟过路面上迅速汇集的冰冷水流,高跟鞋踩在湿滑的地面上,每一步都带着点惊险的踉跄。终于,她狼狈地推开那扇挂着“营业中”木牌的玻璃门,门框上的铜铃发出一串清脆又略带湿意的叮当声,像是迎接她这个落汤鸡的奇异乐章。

一股强大而温柔的暖流瞬间包裹了她。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到化不开的咖啡香气,像一只无形的手,轻柔地拂过她冻得麻木的感官,其中又奇妙地缠绕着一缕难以言喻的、清冷幽微的暗香。她站在玄关处,微喘着气,昂贵的羊绒大衣吸饱了雨水,沉甸甸地往下坠,水珠沿着衣角不断滴落,在地板上迅速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与她此刻的心情一样狼藉。

店里安静得出奇,只有角落低回着若有若无的爵士钢琴曲,音符在温暖的空气里流淌。灯光是精心调校过的暖色调,均匀地洒落在原木色的桌椅和几盆茂盛的绿植上,营造出一种与门外狂暴雨夜截然相反的静谧世界。吧台后,一个人影闻声抬起头来。

那是一个身量修长的女人,穿着质地柔软的米白色高领毛衣,正低头专注地擦拭着一个雪克杯。灯光柔和地勾勒出她侧脸的线条,沉静而流畅。她抬起头,目光投向门口的不速之客。那眼神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专注的穿透力,仿佛能瞬间过滤掉狼狈的外壳,看到内里的本质。她的眼神在江易然湿透的大衣和略显苍白的脸上停留了一瞬,没有惊讶,也没有过分的热情,只是微微颔首,唇角牵起一个极淡的弧度,像初春湖面掠过的一丝微风。

“雨很大。”她开口,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奇特的温润质地,像被水流打磨光滑的鹅卵石,轻易地融入了背景的钢琴旋律里,“请随意坐,暖和一下。”

江易然有些僵硬地点点头,找了个离吧台不远也不近的位置坐下。冰冷的湿衣贴在皮肤上,寒意依旧顽固地往骨头缝里钻。她下意识地搓了搓冻得有些发麻的手指。那个穿着米白色毛衣的女人——南月笙,已经放下手中的雪克杯,动作娴熟而无声地操作着身后的咖啡机。机器的低鸣和蒸汽的嘶嘶声短暂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很快,南月笙端着一个素净的白色骨瓷杯,步履轻盈地走了过来。杯子轻轻放在江易然面前的原木小圆桌上,几乎没有发出声响。

“试试这个。”南月笙的声音依旧平稳,“刚调试好的新品,还没命名,但……或许适合今晚。”她顿了顿,目光掠过窗外混沌的雨夜,“暂叫它‘江南烟雨’吧。”

江易然的目光落在杯中的液体上,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滞。

杯中的景象,竟像一幅浓缩的、动态的江南水墨小品。最底层是浓郁的深咖色,如同沉淀了千年时光的墨锭;向上,颜色渐次晕染,过渡成一种温润的、带着烟霞气息的浅咖;再往上,则是一层极淡的、近乎乳白的柔雾色,轻盈地悬浮其上。不同色泽的液体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妙的交融感,如同饱含水分的生宣纸上,墨色自然氤氲开来,层层叠叠,朦胧而富有韵律。杯壁内侧,还点缀着几颗极其微小的、近乎透明的凝露珠,如同晨间悬挂在蛛网上的细小露水,将坠未坠,为这杯“水墨”增添了一抹灵动湿润的生气。

这哪里是一杯饮料?这分明是流动的、立体的艺术。江易然被一种职业性的本能攫住,忘记了自己湿透的衣衫和心头的重压,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杯中那精妙绝伦的分层结构。

“‘江南烟雨’……”她下意识地重复着这个名字,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抚过冰凉的杯壁。目光穿透那层层晕染的色彩,仿佛看到了自己实验室里那些在显微镜下徒劳挣扎、无法均匀悬浮的矿物微粒。研发笔记摊开放在桌上,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失败的实验数据和各种密度参数的计算公式,此刻那些冰冷的数字在她脑中激烈地碰撞。

“悬浮颗粒……”她几乎是自言自语地低喃出声,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杯中这幅水墨画,“关键在于密度差……精准的密度差控制……”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笔记上关于密度调节剂反复推算的那一栏,眉头紧锁,仿佛那答案就藏在眼前这杯神奇的液体里,却隔着一层薄雾,看不真切。

“密度差是基础,”一个清晰温润的声音突然在旁边响起,带着一种笃定,轻易地切入了她的思绪,“但你忽略了另一个关键的变量。”

江易然猛地抬头。

南月笙不知何时已站在桌旁,微微俯身,目光沉静地落在她摊开的研发笔记上。那双眼睛在吧台柔和的暖光下,显得格外深邃,像蕴藏着某种洞悉一切的力量。在江易然反应过来之前,南月笙已伸出手,动作自然得近乎理所当然,轻轻抽走了那本摊开的硬皮笔记本。

“表面张力系数。”南月笙的指尖精准地点在笔记某一页边缘处一个不起眼的空白区域,那里本该填上这个重要的参数,却是一片刺眼的留白。她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沉寂的湖心,在江易然耳边激起巨大的涟漪。“不同密度界面的表面张力平衡,才是维持这种稳定悬浮美感的核心。你这里的计算,漏掉了它。”

江易然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紧接着疯狂地擂动起来,撞击着胸腔。震惊像冰冷的电流瞬间窜遍全身。一个咖啡厅老板,竟能如此精准地点破她团队耗费数周未能解决的核心技术瓶颈?这怎么可能?!荒谬感和一种被侵入的警觉瞬间攫住了她。

“你……”江易然的声音有些发紧,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你怎么知道这是化妆品研发?又凭什么断定我漏算了表面张力?”

南月笙没有立刻回答。她只是平静地迎视着江易然锐利的目光,手指却轻轻翻动着那本厚厚的笔记。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咖啡厅里显得格外清晰。她的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在翻阅一本寻常的书册。

笔记翻过几页,一张边缘已经微微泛黄、被精心裁剪下来的杂志内页,猝不及防地滑落出来,飘然落在深棕色的原木桌面上。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冻结。背景里低回的爵士钢琴曲也成了模糊遥远的背景音。

江易然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张滑落的纸页上。

那是一页财经杂志的封面报道。大幅的彩色照片占据了主要版面——照片上,年轻几岁的江易然穿着利落的黑色西装,站在“烟雨楼”崭新明亮的LOGO墙前,微微抬着下巴,眼神明亮锐利,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锋芒和一丝掩饰得很好的、对未来的笃定。照片下方,一行加粗的黑色标题赫然在目:

《江易然:搅动美妆江湖的一匹黑马!》

——烟雨楼A轮融资成功,剑指高端国货市场

那是七年前的冬天。是她人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光时刻,是她和“烟雨楼”第一次被主流财经媒体推向台前。这张剪报,是她当时特意留存下来,夹在记录最初梦想的笔记本扉页里的。后来笔记本换过几本,这张剪报却一直跟随着她,像一枚无声的勋章,也像一根时刻抽打她不敢懈怠的鞭子。

它怎么会在这里?又怎么会……出现在南月笙翻动她笔记的时候?

巨大的震惊和更深的困惑如同冰水混合物,瞬间淹没了江易然。她猛地抬头,看向南月笙,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急欲寻求答案的迫切。这太诡异了!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咖啡厅老板,她的笔记本里,为什么会夹着自己七年前的剪报?

南月笙似乎并未因这意外的暴露而有丝毫慌乱。她的表情依旧沉静,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快得让人难以捕捉。她没有去捡那张滑落的剪报,也没有解释,只是平静地将江易然的研发笔记又向后翻了几页,然后,轻轻地将笔记本重新推回到江易然面前,翻开的页面正对着她。

江易然的目光下意识地追随过去,落在那翻开的崭新一页上。

这一页,不再是江易然熟悉的、属于她自己的字迹和图表。这显然是一页被精心夹入的外来纸张,或者说,是南月笙的“笔记”。

纸页的顶端,用一种清秀而有力、带着独特韵律感的字体,清晰地写着:“‘江南烟雨’风味结构迭代笔记 - V3.5”。下面罗列着各种咖啡豆的产地比例、萃取水温曲线、不同糖浆的粘度测试数据……一切都围绕着那杯神奇的分层咖啡。

然而,江易然的视线却像被磁石牢牢吸住般,死死地定在了这页笔记靠近底部的大片空白区域,以及那页脚处密密麻麻、几乎挤满每一寸空隙的蝇头小字上。

那些字迹,与顶端的咖啡配方字迹同出一源,是南月笙的手笔。但内容,却让江易然浑身的血液似乎都涌向了头顶,耳中嗡嗡作响。

“参照:烟雨楼 ‘春涧’精华

核心活性物:高山雪莲提取物(低温超临界萃取)0.8%,复合神经酰胺(植物源)3.2%…

渗透体系:推测采用纳米脂质体包裹技术,粒径分布极窄(D90<100nm),稳定性优异。其促渗效果优异,或与其配方中调节表皮脂质双分子层流动性的特殊成分(?)有关。需进一步探究其表面张力调节剂种类(聚甘油酯类?硅弹体?)及协同作用机制…”

“对照:烟雨楼 ‘暮云’面霜(轻盈版)

质地分析:独特‘空气绒’触感。关键在于微球体(推测为交联透明质酸/硅石复合微球)的悬浮稳定性及弹性形变。其采用的流变改性剂组合(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 某低粘度硅油?)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强度与屈服值恰到好处,既提供足够支撑力防止微球沉降,又能在涂抹瞬间产生‘融化’般的轻柔触变……”

“疑问:其‘烟霞’系列预告中提及‘悬浮矿物显色科技’,如何解决高密度矿物微粒在低粘度基底中长期悬浮及涂抹时均匀释放显色粒子的难题?密度差调节(有机硅衍生物?)与界面膜强度(高分子聚合物/特定乳化剂复配?)的平衡点何在?现有公开资料指向不足…”

一行行,一列列。专业得令人心惊的术语,精准到近乎恐怖的产品成分剖析,大胆而逻辑严密的推测,以及直指“烟霞”系列当前最大痛点的、一针见血的疑问。

这哪里是咖啡配方笔记?这分明是一份极其详尽、深入肌理的“烟雨楼”产品研究报告!其专业性、洞察力,甚至超越了她公司内部许多资深研发人员的水平!而这个执笔人,竟然只是一个……咖啡厅的老板?

江易然猛地抬起头,目光像两柄淬了火的利剑,直直刺向南月笙。震惊、困惑、被窥探的愤怒、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遇到真正“知音”般的震动,在她胸腔里翻江倒海,激烈地碰撞着。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杯中的“江南烟雨”受到震动,那精妙的分层微微荡漾起来,如同她此刻剧烈波动的心绪。

“你……”江易然的声音艰涩地挤出喉咙,带着难以置信的沙哑,“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 她的目光扫过桌上那张七年前的剪报,又猛地盯回南月笙脸上,“为什么研究我的产品?研究得……如此透彻?”

窗外的雨声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清晰密集,哗啦啦地冲刷着玻璃,像一场永不疲倦的协奏。咖啡厅内暖黄的灯光温柔地笼罩着两人之间这方寸之地,空气中浓郁的咖啡香与那缕清冷的暗香无声地缠绕。南月笙静静地站着,承受着江易然锐利如刀的审视目光。她的脸上依旧没有慌乱,只有一种深沉的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的到来。

她微微垂下眼帘,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住了眸中瞬间翻涌的复杂情绪。再抬眼时,那目光里多了一丝坦诚,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追忆。

“七年前,”南月笙的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些,像在讲述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滨城创业峰会。你作为新锐代表上台发言。”她的目光轻轻掠过桌上那张泛黄的剪报,“那时,‘烟雨楼’还只是个雏形,你的PPT甚至还有两处排版错误。”

江易然的心猛地一跳。那场峰会!她当然记得。那是A轮融资敲定前最重要的一次公开亮相。紧张、兴奋,还有初出茅庐的稚嫩……PPT最后一页的页码确实和目录对不上,还有一张配图的分辨率不够。这些小瑕疵,连当时的投资人都未必留意到,眼前这个女人……

“但你讲的东西,”南月笙继续说着,语速平缓,每一个字却清晰地敲在江易然心上,“关于‘国货美妆不该只是廉价替代品’,关于‘用科技唤醒东方植萃的力量’,关于‘美是体验,更是态度’……那些话,”她顿了顿,目光再次与江易然交汇,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力量,“像一颗种子,落在了……某个当时站在人生岔路口,迷茫得不知该往哪里走的人心里。”

南月笙微微侧身,目光投向吧台后面那面巨大的、摆满书籍和器皿的橡木架子。她的视线落在其中一格,那里整齐地码放着一排排厚重的书籍,书脊上的烫金字在灯光下反射着微光——《精细化工原理》、《化妆品配方科学与工艺》、《流变学基础》、《天然产物化学》…… 旁边,还立着几本硬壳笔记本,封皮颜色各异,但边角都带着被反复翻阅的磨损痕迹。

“那颗种子,后来自己发了芽。”南月笙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近乎温柔的笃定,“我开始好奇,你究竟会怎么做?怎么把你口中的‘东方科技美妆’从概念变成现实?于是……”她的目光转回江易然脸上,坦然,甚至带着点自嘲的笑意,“就一头扎了进去。看文献,啃专业书,分析你们每一个上市产品的成分表和技术宣称,像解谜一样……乐此不疲。”

她指了指江易然面前那杯依旧荡漾着水墨般层次的“江南烟雨”:“包括它。‘悬浮’,‘稳定’,‘层次感’,‘触变’……这些词,早就不仅仅属于咖啡了。思考你的难题,”她的指尖轻轻点了点摊开的、写满“烟雨楼”产品分析的笔记页脚,“几乎成了我研发新饮品时的一种……思维习惯。或者说,一种执念。”

咖啡厅里陷入一片沉寂,只有窗外的雨声和低沉的爵士乐背景音交织流淌。江易然一动不动地坐着,南月笙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一层层扩散,冲击着她固有的认知边界。震惊、荒谬感、被深度关注的悚然……种种情绪如潮水般退去后,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异感受缓缓浮上心头——是震撼,是惺惺相惜,更是一种在孤军奋战许久后,突然发现有人一直在另一条崎岖小径上与自己遥相呼应的巨大慰藉。

她低下头,目光再次落在那杯“江南烟雨”上。那精妙绝伦、稳定悬浮的分层结构,此刻在她眼中不再仅仅是咖啡的艺术,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触手可及的解决方案模型。南月笙那些写在页脚的专业剖析和疑问,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敲打在她研发困境的核心点上。

“……表面张力系数……”江易然低语着,指尖无意识地沿着冰冷的杯壁滑动,仿佛要触摸那无形中维持着杯中水墨世界的平衡之力。南月笙的笔记里那些关于流变改性剂组合、关于界面膜强度与密度差协同作用的推测,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在她脑中飞速旋转、碰撞,试图组合出通往答案的路径。一个大胆的、融合了咖啡技艺与化妆品科技的构想雏形,在思维的混沌中隐隐透出光亮。

她猛地抬起头,眼中燃烧着一种被点燃的、近乎灼热的光彩,那是在绝望困境中突然窥见出路时才有的光芒。她甚至忘记了自己CEO的身份,忘记了所有的社交距离和商业规则,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急切地探身向前,手指急切地指向南月笙笔记页脚某一处潦草写下的公式:

“这里!你推测的聚甘油酯与特定硅弹体的协同增效模型……应用于低粘度水基体系时,对粒子沉降速率的抑制效果,有没有实测数据支撑?或者……”她的语速越来越快,带着不容置疑的专注,“你调试这杯咖啡的稳定体系时,对不同分子量多糖溶液在剪切力下的粘度变化规律,有没有系统记录?”

南月笙看着眼前仿佛瞬间被注入生机的江易然,看着她眼中那簇专注而炽热的火焰,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终于从她沉静的眼底漾开,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终于荡开了涟漪。那笑意冲淡了她身上长久以来的疏离感,显露出一种被理解、被需要的暖意。

“有一些,”南月笙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上了一种分享的轻快,她绕过桌子,很自然地拉开江易然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这个动作打破了某种无形的屏障,将两人拉入了一个更紧密、更专注于问题本身的空间。“数据比较零散,记录在另外的本子上。关于多糖的流变特性,特别是特定条件下触变性的恢复速率,倒是有几组还算完整的对照实验……”

她微微倾身,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画着无形的曲线,声音不高,却清晰地阐述着:“关键在于屈服值和恢复时间的微妙平衡。就像这杯咖啡里的分层,需要足够的力量(屈服值)在静止时托住不同密度的液体,但又需要在被啜饮的瞬间(施加剪切力),让粘度迅速、流畅地降低,带来入口的顺滑感,并在杯壁留下均匀的挂杯(恢复时间决定了美感能否持续)……”

南月笙的指尖在空气中勾勒着流变曲线,她的声音不高,却像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复杂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江易然听得入神,那些关于屈服值、剪切稀化、触变恢复的术语,从一个咖啡师口中如此自然地流淌出来,阐述的却是与她化妆品研发息息相通的底层逻辑。这感觉奇异极了,仿佛两个原本平行运行的世界,在这个雨夜,在这杯名为“江南烟雨”的咖啡上方,轰然交汇。

时间在专注的探讨中无声流逝。窗外的雨势不知何时已渐渐转小,从狂暴的倾泻变成了淅淅沥沥的缠绵低语。密集敲打玻璃的声响稀疏了,偶尔能听到雨滴从屋檐坠落,砸在下方水洼里发出清脆的“嘀嗒”声。

江易然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打破了这一隅的专注。屏幕上跳动着助理的名字和一行简短的信息:“江总,拖车已到您定位地点。司机在‘笙而言’门外等候。”

信息像一盆微凉的清水,瞬间将江易然从那高度沉浸的思维碰撞中拉回现实。她这才惊觉,自己湿透的大衣贴在椅背上,传来一片冰凉,提醒着她狼狈的来处和此刻的身份。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窗外。雨幕稀薄了许多,昏黄的路灯光晕下,能看到那辆抛锚的迈巴赫旁,停着一辆闪烁着黄色警示灯的拖车。一个穿着反光背心的身影正站在咖啡厅的玻璃门外,安静地等待着。

一股强烈的、混杂着遗憾与未尽兴的情绪涌上心头。与南月笙的对话,像一把钥匙,刚刚拧开了困住她许久的锈锁,门缝里透出炫目的光,眼看就能窥见门后的广阔天地,却被现实生生打断。

南月笙也看到了那条信息和门外的身影。她眼中的专注光芒微微收敛,恢复了之前的沉静,只是那沉静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和同样微妙的意犹未尽。

“看来,你的‘救援’到了。”她微微一笑,语气带着点温和的调侃,目光却依旧停留在江易然脸上,似乎在无声地确认着什么。

江易然深吸一口气,迅速收敛起所有外露的情绪。她合上摊开的研发笔记,动作利落却不显匆忙。那张泛黄的七年前剪报,被她小心地重新夹回硬壳本的内页深处。当她的手指触碰到南月笙那份写满“烟雨楼”产品分析的笔记页时,动作停顿了一下。她抬眼看向南月笙,眼神里带着询问。

南月笙轻轻摇了摇头,唇角弯起一个清浅的弧度:“留着吧。或许……对你有用。”她的目光扫过那页密密麻麻的字迹,又落回江易然脸上,带着一种无声的信任和托付。

江易然心头一热,郑重地点点头,将那页承载着意外答案和厚重关注的笔记,仔细地收进了自己的本子里。她站起身,湿透的大衣下摆带起一阵微凉的风。

“今晚……”江易然开口,声音有些微的沙哑,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最合适的词句,“……谢谢你。南月笙。”她第一次完整地叫出对方的名字,这三个字在舌尖滚过,带着一种奇特的重量和温度。“还有……你的‘江南烟雨’。”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只空了的骨瓷杯上,杯壁上还残留着几道极淡的、如同水墨笔痕的挂杯痕迹。

南月笙也站起身,送她到门口。玻璃门推开,带着雨后清新湿气的凉风立刻涌了进来。

“雨小了,路滑。”南月笙的声音在门框的铜铃叮当声中响起,依旧温润。

江易然点点头,最后深深地看了南月笙一眼,仿佛要将这个雨夜、这杯咖啡、这场意外的思想交锋,连同眼前这个沉静如谜的女人,一并刻入脑海。她没有说“再见”,只是再次颔首,转身,步入了门外尚未完全停歇的细雨之中。

拖车司机为她拉开了等候在一旁的黑色轿车车门。江易然坐进干燥温暖的车厢,车门隔绝了外面的潮湿和微凉。车子平稳启动,缓缓驶离街角。

她忍不住按下车窗,回头望去。

“笙而言”那暖黄色的灯光,在湿漉漉的夜色中,像一颗小小的、温暖的琥珀。隔着朦胧的雨丝和逐渐拉远的距离,江易然清晰地看到,明亮的落地窗后,南月笙的身影并未离去。她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身姿挺拔,隔着被雨水晕染的玻璃,目光仿佛穿透了空间,无声地追随着驶离的车辆。那身影在暖黄的光晕里,沉静而笃定,像一座无声的灯塔。

直到车辆转弯,那抹暖光和窗后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中,江易然才缓缓升起了车窗。车厢内一片安静。她靠在舒适的真皮椅背上,闭上眼,指尖却仿佛还残留着那杯“江南烟雨”的温度,鼻尖似乎还萦绕着咖啡与清冷暗香交织的气息。

她摊开一直紧握在手中的研发笔记,翻到夹着南月笙那页分析的地方。指尖抚过那些密密麻麻、带着独特韵律感的字迹,如同抚过一片充满可能性的新大陆。窗外,城市被雨水洗刷过的霓虹灯光流泻进来,在她低垂的眼睫上投下变幻的光影,也照亮了她微微扬起的唇角。

雨夜依旧湿润,但前方的路,似乎被那杯奇妙的咖啡和那个谜一样的女人,悄然点亮了微光。

江南易笙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未尽的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