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四首,” 王赫野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更深沉的东西,“……我的新歌。《月暗面》。第一次唱。”
他拿起自己的吉他,坐回高脚凳。追光灯的光束将他笼罩。他微微低着头,调试着琴弦,侧脸在光影下显得格外冷峻,甚至带着一丝疏离感。前奏响起,是带着电子迷幻色彩的、冷冽而充满空间感的旋律,与之前的歌曲截然不同。
“你无法触及的盲点
我漆黑锁定的边界……”
王赫野的声音变得冰冷而锋利,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带着一种剖析般的冷静和疏离。他仿佛不再是那个深情款款的恋人,而是一个站在宇宙边缘、冷静观察着情感黑洞的局外人。
“用天文学 比喻我们 爱过的这几年
离心的力让人 和人遥远……”
歌词带着残酷的诗意,将爱情比作天体运行,揭示着无法抗拒的离心力和必然存在的边界。他的目光投向虚空,仿佛穿透了星河的幻象,看到了关系深处那些无法弥合的裂痕和阴影。
“我们重合总有边缘
完整是对爱的偏见……”
唱到“偏见”时,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嘲讽的意味,指尖拨弦的力度加重,带起一串不和谐却极具张力的音符。
副歌部分,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痛苦的清醒和挣扎:
“月的暗面 搁浅了一部分的视线
忽近忽远 爱是蜃楼给的幻觉
思念怎么写 都是心底的盘旋
不再一味进或退 也要拥抱你的黑——!”
“拥抱你的黑”几个字,他几乎是嘶吼出来的,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和……一种近乎悲壮的深情。他不再回避关系的阴暗面,而是选择直面它,甚至拥抱它。这不再是甜蜜的告白,而是对爱情本质更深刻、更复杂的认知和宣言。
黄子弘凡坐在台下,心脏被这冰冷而炽热的歌声紧紧攫住。他看着王赫野在光影中略显孤寂的身影,听着歌词里那些关于距离、边界、黑暗的剖析,一股寒意和更深的悸动同时涌上心头。他明白了,这首歌不仅是唱给他听的,更是王赫野对自己内心“月暗面”的袒露和确认——他并非永远光芒万丈,他也有无法触及的角落和需要被包容的黑暗。
最后一句歌词,王赫野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疲惫:
“别等到爱到输的结尾……”
吉他最后一个音符带着长长的混响,如同叹息般消散。王赫野低着头,额前的碎发遮住了他的眼睛,只有微微起伏的胸膛显示着他内心的波澜。
星河下,一片死寂。空气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