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展开幕那天,苏晚站在展厅门口,看着墙上挂着的照片紧张得手心冒汗。她的作品放在最角落的位置,是组关于“图书馆角落”的照片,有阳光透过窗户的光斑,有旧书架上的灰尘,还有……陆衍低头看书时的侧影。
开展半小时后,展厅里渐渐热闹起来。苏晚听见有人在讨论她的照片,说“这组照片里有种很安静的温柔”。她正想躲到柱子后面,却被一只手轻轻拉住——是陆衍,他今天穿了件黑色衬衫,领口系着条银色领带,像从老电影里走出来的人。
“去看我的展品吗?”他的声音带着点紧张,拉着她往展厅中央走。
陆衍的作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是组关于“光”的照片:有雨后天晴的彩虹,有停电夜的应急灯光,有食堂窗口透出的暖黄,还有……苏晚在社团仓库里,举着旧相机回头的样子。照片下面的标签写着:“始料未及的光。”
“这张是用那台胶片机拍的,”他指着照片,耳朵尖有点红,“洗出来的时候,发现你身后的纸箱上,正好印着‘摄影社’三个字。”
苏晚看着那张照片,突然想起那天在仓库,阳光落在她和他之间,形成道清晰的界线。原来有些相遇,就像照片里的光,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已经悄悄把两个世界连在了一起。
展厅突然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苏晚转头,看见陆衍站到展厅中央的台子上,手里拿着那台老式胶片机。“最后想展示一件特别的展品,”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来,带着点抖,“是一卷还没冲洗的胶卷,里面有我拍的三十七张照片,主角都是同一个人。”
他举起相机,对着台下的苏晚按下快门,“咔哒”一声轻响,像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把此刻的时光也装进了胶卷里。掌声响起时,苏晚看着台上的陆衍,突然明白——最好的遇见,从来都不是刻意安排的巧合,而是像那卷未冲洗的胶卷,藏着三十七次小心翼翼的心动,和第三十八次,勇敢说出口的喜欢。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