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蛊香醉:重生之冷面太子变忠犬?
本书标签: 古代  一见种情  冷面太子     

瘟疫·黄泉引(七)

蛊香醉:重生之冷面太子变忠犬?

夜色如墨,泼洒在巍峨的承恩侯府之上。

姜懿莞袖中紧握着那方刚到手的“黄泉引”,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沉重的朱漆大门。

门外,并非预想中的寂静,而是灯火通明,一队铠甲鲜明的侍卫手持利刃,肃立两侧,宛如两排沉默的铁塔。

为首一人,正是靖安侯李靖炎。

他负手立于阶下,深色锦袍在夜风中微动,面容在灯火下显得有些晦暗不明。

姜懿莞心中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眼中掠过一丝讶异。

她款步走下台阶,停在李靖炎面前,目光扫过那些神情肃穆的侍卫,最终落在李靖炎脸上,微微行礼,声音平静无波:“侯爷深夜在此,又劳烦这些侍卫兄弟,是有何吩咐?”

李靖炎看着她,目光深邃,沉声道:“这些人,是本侯派来保护你的。”

姜懿莞故作惊讶地“咦”了一声。

李靖炎道:“这些侍卫武艺精湛,有他们跟着,本侯才能安心。免得你又像那夜一样,回来得那么晚,让本侯悬心。”

“哦?”姜懿莞拖长了语调,心中却是一片冰冷,冷笑连连。

好一个“悬心”,好一个“保护”!恐怕是怀疑她了吧?怀疑她那晚的晚归,……怀疑她手中的黄泉引?

她垂下眼帘,掩去眸底一闪而过的讥诮与冷光,道:“侯爷如此体恤,小人心中感激。只是……会不会太麻烦他们了?”

“无妨。”李靖炎摆摆手,语气带着一种掌控者的笃定。

“他们的职责便是护卫侯府上下,护你周全,也是应当。你只管去吧,早去早回。”

“是,多谢侯爷。”姜懿莞再次行礼,姿态恭顺。

她心中却已打定主意:这些侍卫?今夜,怕是回不来了。

直起身,她转向那些侍卫,道:“有劳各位侍卫大哥了,路途可能有些远,还请随我来吧。”

说罢,她不再看李靖炎,转身便朝着预定的方向走去。

李靖炎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身后跟着那队如影随形的侍卫,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起来。

他总觉得,今夜太过平静,平静得有些反常。

但他自信,有那队侍卫跟着,无论她想做什么,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而走在前方的姜懿莞,唇边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李靖炎,你的算盘打得真精。只可惜,你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这条路,是你为他们选的黄泉路!

她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脚步,朝着那片早已选定的、适合“处理”这些尾巴的树林走去。

夜色,才刚刚开始。

姜懿莞屏气凝神,踏入这片林木葱郁的水源地。

薄雾尚未散尽,林间弥漫着湿润的草木气息与泥土的芬芳。

她目光锐利,甫一站定,便敏锐地捕捉到了两道隐藏在浓密枝叶间的身影——迟昱礼与裴愉曜,他们早已如猎豹般蛰伏,只待最佳时机。

姜懿莞与他们交换了一个微不可察的点头,随即敛起所有锋芒,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缓步走向潺潺流淌的河水。

她蹲下身,纤细的手指看似随意地在水边拨弄着,水面映出她沉静的面容,却掩不住眼底一闪而过的警惕与决绝。

“动手!”

迟昱礼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划破了林间的宁静。

话音未落,数十条黑影便如离弦之箭般从树林深处暴射而出!

他们身手矫健,动作迅捷,甫一冲出,便直扑李靖炎那些毫无防备的侍卫。

李靖炎的人显然没料到在此地会遭遇伏击,起初的惊愕过后,立刻拔刀反抗。

霎时间,兵刃碰撞的“铿锵”声、怒喝声、惨叫声以及身体倒地的闷响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水源地的清幽。

迟昱礼带来的侍卫显然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配合默契,攻势凌厉。

他们或三五成群,互为犄角,或以快打快,直取要害。

刀光剑影在林间闪烁,每一次挥舞都带着破风之声。

一名李靖炎的侍卫刚想拔刀,便被大理寺侍卫一记手刀劈中后颈,闷哼一声软倒在地。

另一名试图顽抗的,则被两人联手夹击,一人用刀隔开他的兵器,另一人顺势一脚踹在他膝弯,使其单膝跪地,随即被反剪双臂,牢牢按住。

战斗异常激烈,却也并未持续太久。李靖炎的侍卫虽然也算凶悍,但在大理寺精心策划的突袭和绝对优势的战力面前,很快便溃不成军。

有的被缴械制服,有的受伤倒地哀嚎,有的试图逃窜,却被早有准备的侍卫如网般拦截,一一擒获。

不多时,原本混乱的林间便渐渐平息下来。李靖炎的侍卫们尽数被制服,或跪或趴,皆被绳索捆绑,动弹不得。

裴愉曜从树后走出,神色冷峻地扫过一地俘虏,沉声道:“把他们都带回大理寺严加审讯!不得有误!”

“是!”众侍卫齐声应道,随即两人一组,押解着俘虏,迅速撤离了现场,只留下几人清理痕迹。

裴愉曜向迟昱礼和姜懿莞略一点头,便也带着几名亲信匆匆离去,显然是急着回寺处理后续事宜。

林间只剩下迟昱礼和姜懿莞二人。

迟昱礼快步走到姜懿莞身边,目光急切地上下打量着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你怎么样?刚才有没有受伤?”

他的眼神锐利,仔细检查着她的衣袖,生怕她有丝毫闪失。

刚才的战斗虽然在计划之外,但刀剑无眼,他着实捏了一把汗。

姜懿莞站起身,拍了拍并不存在的尘土,脸上露出一抹淡然的浅笑,摇了摇头:“没事。这点场面,还伤不到我。”她的语气轻松。

迟昱礼见她确实安然无恙,神色这才放松下来,轻轻点了点头,眼中的紧张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赞许与释然,道:“此地不宜久留,我们也先回大理寺吧。愉曜那边,还需要我们一同商议后续。”

“好。”姜懿莞应道,与迟昱礼并肩,转身沿着来时的路,从容地离开了这片刚刚经历过一场暗战的树林。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他们身后投下两道长长的身影。

回到大理寺,姜懿莞回到房内,迅速卸去伪装,恢复了阿莞那略显平凡却清秀的模样。

步履轻快地走向大牢。刚至牢门外,便听见里面传来裴愉曜那带着几分慵懒的声音,正在盘问李靖炎的侍卫。

“……也就是说,你们侯爷近来除了公务,并未与什么可疑之人往来?”裴愉曜的声音透过牢门的栅栏传来。

“大人明鉴,我等日夜随侍侯爷左右,实在无其他应酬了。”侍卫的声音带着惶恐和一丝不确定。

姜懿莞轻轻叩了叩牢门。

“进来。”裴愉曜扬声道。

门被打开,姜懿莞走了进去。

裴愉曜见是她,原本略带严肃的脸上立刻绽开一抹笑意,语气中满是赞赏:“阿莞姑娘,你可真是神速!这么快就将黄泉引取来了?!”

姜懿莞不卑不亢地走上前,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瓷瓶,递给裴愉曜:“裴大人,幸不辱命。”

裴愉曜接过瓷瓶,打开瓶口闻了闻,满意地点点头:“正是此物。有劳阿莞姑娘了。”

姜懿莞微微颔首,语气平淡:“既已完成裴大人所托,那阿莞便先回去了,济世堂还有病人等着。”

她说完,也不等裴愉曜再开口,便转身准备离开。

“哎,阿莞姑……”裴愉曜话未说完,姜懿莞已走出了牢门。

迟昱礼看着姜懿莞消失的背影,转头对裴愉曜意味深长地说道:裴愉曜,人也抓到了,东西也拿到了,你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吧?”

裴愉曜一愣,随即明白了迟昱礼的意思,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笑道:“你呀你……这是……动了春心了?”

迟昱礼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红,却并未反驳,只道:“我去送送她,夜深了,一个姑娘家不安全。”说罢,便快步追了出去。

大牢外的甬道上,迟昱礼很快便追上了姜懿莞。“阿莞姑娘,请留步。”

姜懿莞停下脚步,回头见是迟昱礼,略感意外:“太子殿下?还有事吗?”

迟昱礼走上前,神色温和:“夜深露重,姑娘一个人回去恐有不便,我送你一程吧。”

姜懿莞连忙摆手拒绝:“不必麻烦殿下了,我自己回去便可。”她不想与这位心思缜密的太子殿下有过多牵扯,怕言多必失,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迟昱礼却坚持道:“无妨,左右我此刻也无甚要事。阿莞姑娘方才为取药奔波,想必也累了,我送你,权当是感谢姑娘今日相助。”他语气诚恳,不容拒绝。

姜懿莞见他如此坚持,再推辞反而显得刻意,只得点了点头:“那……便多谢殿下了。”

两人并肩走在回济世堂的路上,夜色已深,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两旁店铺门口挂着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昏黄的光晕。

一路无言,气氛略显沉闷。

迟昱礼率先打破了沉默,他侧过头看着姜懿莞的侧脸,月光下,她的轮廓显得格外柔和。

他斟酌了一下词句,语气带着几分含蓄的赞赏:“阿莞姑娘年纪轻轻,医术便如此精湛,今夜取药之事,更是……胆识过人,真是令人佩服。”

他本想说“身手不凡”,但又觉得过于直白,便换了个说法。

姜懿莞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点了点头,脚步并未放慢,也没有接话的意思。

她心中暗自警惕,这位迟大人观察力敏锐,还是少与他交谈为妙。

迟昱礼见她反应平淡,似乎不愿多言,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也没有再追问什么,只是默默地陪着她往前走。

不多时,便到了济世堂门口。姜懿莞停下脚步,对迟昱礼福了一礼:“殿下,到了。今日多谢殿下相送,阿莞就此告辞。”

“阿莞姑娘客气了。”迟昱礼微微颔首,“早些歇息。”

“殿下也请回吧。”姜懿莞说完,便转身推开济世堂的门,走了进去,顺手将门关好。

迟昱礼站在济世堂门前,望着那扇紧闭的木门,久久没有离去。

灯笼的光芒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里面似乎藏着许多复杂的情绪。

他想起姜懿莞清冷的眼神,淡然的态度,以及方才那句略显疏离的“多谢殿下”,心中五味杂陈。

“莞莞,你好高冷。”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

上一章 瘟疫·黄泉引(六) 蛊香醉:重生之冷面太子变忠犬?最新章节 下一章 回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