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的除夕夜,万籁俱寂,唯有御书房内灯火通明,映照着一室的沉静与威严。
檀香袅袅,龙涎香的气息混合着墨香,弥漫在空气中。
明黄的宫灯下,当今圣上,一位年近五旬、面容威严却难掩疲惫的男子,正端坐于龙案之后,手中朱笔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上批阅着。
窗外偶有零星的爆竹声传来,提醒着这是辞旧迎新的时刻。
“咚、咚、咚。”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在御书房门外停下。
“进来。”皇上头也未抬,声音带着一丝批阅奏折后的沙哑,却依旧不失帝王的威严。
门被轻轻推开,一身玄色常服的迟昱礼走了进来。
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年轻人的锐气,却又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
他走到龙案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儿臣参见父皇。”
皇上这才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抬眼看向自己的储君,嘴角噙着一抹淡笑:“昱礼?今日是除夕之夜,宫里宫外都热闹着,你那些伴读好友,怕是早就在府里备下了宴席等着你。怎么不在东宫与他们同乐,反倒跑朕这御书房来了?莫不是又来给朕想讨些赏赐?”他语气轻松,带着几分父子间的调侃。
迟昱礼闻言,脸上并未露出寻常皇子的嬉皮笑脸,反而神色愈发郑重。
他再次深深一揖,姿态恭敬:“父皇,儿臣今日前来,并非为了玩乐或赏赐。儿臣是想问父皇,可还记得,一年前,您曾答应过儿臣一件事?”
皇上见他如此严肃,心中微微一动,收敛了笑容,仔细回想起来。
一年前……那是迟昱礼率大军平定北疆,大胜回京之时。
当时,他龙颜大悦,为了嘉奖这位年轻有为的太子,也为了稳固其地位,曾亲自为他挑选了几位出身名门的贵女作为太子妃的人选,皆是家世显赫、品貌出众。
然而,当时的迟昱礼却以“国事为重,儿女情长暂不敢想”为由,一一婉拒了。
他记得当时自己虽有些不悦,但也欣赏儿子的担当,便未曾强求,反而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有志气!既然你不愿,父皇便不勉强你。但你记住,待日后,你若有心悦之人,无论她出身如何,只要品行端正,朕这个做父皇的,定会为你赐婚,了却你的心愿。”
想到这里,皇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迟昱礼,那目光仿佛能看穿人心:“哦?你说的是那件事?”
他顿了顿,见迟昱礼重重点头,皇上不禁哑然失笑,带着几分戏谑问道:“怎么,朕太子,如今是终于遇到了‘心悦之人’?莫不是……你也想娶那恪靖侯府上的千金,姜懿莞?”
话音刚落,迟昱礼毫不犹豫地抬起头,迎上皇上的目光,眼神坚定,掷地有声:“是!儿臣心仪之人,正是恪靖侯之女,姜懿莞!恳请父皇成全!”
皇上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抚掌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果然!朕就知道!昱礼啊昱礼,你可真是……”
他摇了摇头,笑容中带着几分无奈,却又有几分“果然如此”的意味,“不瞒你说,今夜这短短几个时辰,来找朕的,可不止你一个。
前前后后,不下五拨人,或明或暗,都想让朕给他们写一道圣旨,求娶的,都是你口中这位恪靖侯之女,姜懿莞。”
皇上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直视着迟昱礼:“这姜家小姐,京中才名远播,容貌倾城,性子也是难得的沉静通透,确实是万里挑一的好女子。求娶者众,不足为奇。但昱礼,你是太子,未来的储君,你的婚事更是关乎国本。你告诉父皇,为何偏偏是她?你想娶姜懿莞,仅仅是因为她的才貌吗?”皇上的问题,既是考验,也是期许。
迟昱礼胸有成竹,声音朗朗,条理清晰:“回父皇,姜懿莞天资聪慧,才识过人,非寻常闺阁女子可比。儿臣与她有过几面之缘,其见识之深远,思虑之周全,令儿臣也自愧不如。儿臣身为太子,未来的君主,东宫之主,乃至日后的皇后,不仅需要温婉贤淑,更需要有辅佐君王、母仪天下的智慧与格局。依儿臣看来,姜懿莞若能入主东宫,将来成为皇后,定能与儿臣相辅相成,为父皇分忧,为大景百姓谋福,使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他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缓,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少年人的真挚与炽热:“……儿臣心悦她已久。娶她,既是为了大景江山社稷,更是儿臣,发自肺腑的心愿。”
这番话,既有对江山社稷的考量,又有对儿女情长的坦诚,公私分明,却又情感真挚。
皇上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由最初的审视,渐渐转为欣慰,最后化为一声爽朗的大笑:“哈哈哈哈!好!好一个‘为了大景人民安泰,国土安定’!好一个‘心悦已久’!敢在朕面前,把家国天下和儿女私情说得如此理直气壮、条理分明的人,这满朝文武,皇子皇孙,也就只有你迟昱礼了!”
他站起身,走到迟昱礼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肯定与期许:“朕的儿子,果然有朕当年的几分风范!有担当,有眼光!这姜懿莞,确实配得上朕的太子。”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你的请求,朕准了!”
“谢父皇!”迟昱礼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那笑容灿烂而真挚,他再次深深一躬,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与感激,“儿臣叩谢父皇隆恩!”
“好了,起来吧。”皇上摆摆手,“既然准了,你便早些回去准备吧。明日起,朕会让礼部着手操办你与恪靖侯府的婚事。这可是桩大喜事,得办得风风光光的。”
“是,儿臣遵旨。父皇也早些歇息,儿臣告退。”迟昱礼恭敬地倒退几步,转身离开了御书房,那挺拔的背影,似乎比来时更加轻快了几分。
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宁静。
皇上回到龙案后坐下,看着迟昱礼离去的方向,脸上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重新拿起朱笔,饱蘸金粉,在一卷明黄的圣旨卷轴上,缓缓写下“赐婚”二字。
笔尖划过,金辉闪烁。
皇上一边写着,一边似自语般,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小声说道:“这恪靖侯之女,姜懿莞……嗯,朕也甚是喜欢。昱礼这小子,眼光确实不错,有朕当年的风范……”
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儿媳的满意,以及对儿子终于长大成人、觅得良缘的欣慰。
窗外,又一阵密集的爆竹声响起,五彩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映亮了半边天,也映亮了这位帝王眼中复杂而温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