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夏栀与他的四季糖
本书标签: 校园  双向奔赴  暗恋     

第一百六十五章 春潮漫窑迎新生

夏栀与他的四季糖

立春过后,窑基旁的积雪渐渐消融,新叶丛里冒出点点嫩绿的芽尖,风一吹便轻轻摇晃,像是在探听春的消息。阿砚每日晨起都会去查看新芽的长势,有时还会蹲在丛边,轻声与嫩芽说话——就像当年阿柚对老窑做的那样。

这日清晨,阿砚刚给新叶芽浇完水,便见院门外停着辆马车,车帘掀开,阿柚背着个鼓鼓的布包跳下来,身后还跟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这是陈师傅,南方有名的釉料匠人,我特意请他来帮咱们看看新寻的矿石。”阿柚笑着介绍,陈师傅则从布包里取出几块色泽各异的矿石,递到阿砚手中。

“这些矿石产自南方高岭,能调出‘雨过天青’的釉色,就是炼制起来要多费些心思。”陈师傅指着矿石上的纹路,耐心讲解,“要先在山泉里泡七日去杂质,再用木杵捣成细粉,研磨时还要控制力道,不然会破坏矿石的肌理。”阿砚认真记下,指尖抚过矿石,能感受到细微的温润感。

正说着,远处传来阿穗的呼喊声。阿穗背着竹篮跑进来,篮里装着刚采的荠菜,绿油油的格外新鲜。“阿砚哥哥,阿柚姐,我娘说立春要吃荠菜饺子,我采了些来,咱们一起包吧!”阿穗说着,又看到陈师傅,好奇地问,“这位是?”

“这是陈师傅,来教我们调新釉色的。”阿砚笑着解释,陈师傅也温和地打招呼,从布包里取出个小瓷瓶,递给阿穗,“这是我之前烧的釉料样品,送给你当礼物。”阿穗接过瓷瓶,见瓶身泛着淡青光泽,兴奋地收进布包。

夏栀与江逾白赶来时,正见阿砚和陈师傅在釉料窖前调试矿石粉。江逾白手里提着个木盒,里面装着刚抄好的《老窑传承记》初稿:“我和夏栀把历代守窑人的故事整理好了,你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夏栀则打开带来的食盒,里面是和好的饺子馅和面团:“知道你们要包荠菜饺子,我特意多准备了些。”

中午时分,众人围在窑前的石台上包饺子。阿柚的饺子捏得格外精巧,花边像新叶的纹路;陈师傅的饺子则圆润饱满,透着南方的细致;阿穗的饺子虽有些歪歪扭扭,却满是童趣。阿砚一边包饺子,一边向陈师傅请教釉料调配的细节,陈师傅知无不言,还在纸上画了详细的配比图。

饺子下锅时,窑基上空飘着白汽,混着荠菜的清香和釉料的淡香,格外温馨。陈师傅尝了一口饺子,笑着说:“在南方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在窑前吃饺子,这味道里带着老窑的暖意,格外香。”阿柚也点头:“等新釉料调好,咱们烧一窑‘春饺瓷’,把今日的心意都刻进去。”

午后,陈师傅帮着阿砚调试新釉料。按照陈师傅的方法,阿砚将泡好的矿石粉倒进陶碗,加适量山泉水,用木杵轻轻研磨。起初釉料还是淡白色,磨着磨着竟慢慢变成了淡青,最后泛出一层浅浅的蓝,像极了春日雨后的天空。“成了!”阿砚激动地喊道,眼底满是喜悦。

夏栀取出《老窑传承记》,翻开最新一页,将一片刚摘下的新叶芽夹进去。叶片刚碰到纸页,便亮起淡淡的光纹,在纸上映出“新”字。江逾白看着光纹,轻声说:“这是老窑在认新的釉色,也是在认新的传承。”

夕阳西下时,陈师傅准备离开,临走前将一本釉料图谱送给阿砚:“这里面记着我毕生的调釉心得,你好好钻研,往后定能烧出更好的瓷。”阿砚接过图谱,郑重地鞠躬道谢。

阿穗也跟着家人回家,走之前对阿砚说:“阿砚哥哥,等‘春饺瓷’开窑,我一定要第一个来!”阿砚笑着点头,看着阿穗的背影消失在田埂尽头。

夜幕降临时,阿砚将新调好的釉料装在陶瓮里,放在窑门前。他坐在案前,翻开《新叶记》,在今日的记录后写下:“春芽破土,新釉初成,故人相助,传承新生。老窑之暖,因每一份新的心意而更盛;传承之网,因每一次新的尝试而更宽。”

写完后,他将陈师傅送的釉料图谱放进“窑火传承匣”,匣身的光纹与新釉料的光泽相映,泛着温暖的光芒。窗外,新叶芽在月光下轻轻摇曳,窑火的余温从窑基里透出来,像是在期待着下一次开窑时,那抹“雨过天青”的釉色,能在岁月里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上一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冬阳融雪话传承 夏栀与他的四季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雨釉凝瓷见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