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灌江口百姓对敖寸心的指责声浪中,杨戬内心的天平开始在怀疑与信任间艰难摇摆。嫦娥察觉到杨戬的动摇,觉得时机已到,决定进一步施展手段,巩固他对敖寸心的怀疑。
一日,嫦娥精心妆扮后,泪眼婆娑地来到杨戬面前。她莲步轻移,柔弱地倚在一旁,抽噎着开口:“真君,我实在放心不下灌江口的百姓,更担心妹妹敖寸心一时误入歧途。我听闻那些关于她的传言,心中忧虑如焚,特来告知真君,望真君能明察秋毫,莫让无辜百姓受苦。”
杨戬看着嫦娥梨花带雨的模样,心中满是怜惜。加之近日天庭中流传的诸多对敖寸心不利的言论,以及灌江口发生的种种事端,他不自觉地对嫦娥的话多了几分认同。
“嫦娥仙子,你放心,我定会彻查此事,给灌江口百姓一个交代。”杨戬眉头紧皱,语气凝重地说道。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嫦娥暗中使计,不断引导线索指向敖寸心。她巧妙地篡改了一些关键证据,让敖寸心看起来越发可疑。杨戬在追寻真相的道路上,被这些虚假线索引入歧途,对敖寸心的怀疑日益加深。
当他再次面对敖寸心时,眼神中已多了几分审视与疏离。“寸心,如今诸多证据指向你,你可有什么解释?”杨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失望。
敖寸心看着杨戬,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痛心。“真君,我已说过多次,这一切都是有人陷害我,为何你就是不相信我?”敖寸心的声音微微颤抖,心中的委屈如潮水般翻涌。
杨戬微微皱眉,心中虽有一丝不忍,但那些所谓的“证据”却让他难以释怀。“寸心,不是我不愿相信你,只是如今事实摆在眼前,你让我如何相信?”
敖寸心见杨戬如此固执,知道再多解释也无用。她咬了咬嘴唇,不再言语,转身默默离开。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杨戬心中五味杂陈,却依旧没能动摇他基于现有“证据”而形成的判断。
此后,每当灌江口出现问题,嫦娥总会第一时间向杨戬哭诉,添油加醋地描述敖寸心的“恶行”。而杨戬,因心中先入为主的怀疑,每次都选择相信嫦娥。
一次,龙女庙附近莫名出现一些诡异的诅咒符纸,百姓们惊恐万分,认定是敖寸心所为。嫦娥听闻后,立刻找到杨戬,惊慌失措地说道:“真君,你快去看看吧,龙女庙那里不知为何出现了诅咒符纸,百姓们都人心惶惶。想必又是妹妹她……”说到此处,她掩面而泣,似乎对敖寸心的行为痛心疾首。
杨戬听闻,心中大怒,立刻赶到龙女庙。他看着那些符纸,脸色阴沉。见到敖寸心后,他严厉地斥责道:“寸心,你为何要做出此等伤害百姓之事?你可知这会让他们多么恐惧?”
敖寸心看着杨戬愤怒的面容,心中一阵刺痛。“真君,我没有做过!这又是有人在陷害我,你为何就是不肯相信我?”敖寸心声泪俱下,她不明白,为何杨戬如此轻易地就认定她是罪魁祸首。
杨戬却不为所动,冷冷地说道:“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此次便罚你禁足半月,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
敖寸心心中满是绝望,她没想到,杨戬竟如此偏袒嫦娥,对她的信任已荡然无存。她没有再多说什么,默默地转身,回到自己的住处,接受禁足的惩罚。
在禁足的日子里,敖寸心每日以泪洗面。她不明白,自己一心为灌江口百姓付出,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她也曾试图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可每次稍有头绪,线索便会莫名中断,显然是有人在暗中破坏。
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嫦娥,看着敖寸心遭受惩罚,心中得意非凡。她继续在暗中策划着新的阴谋,企图让敖寸心在杨戬心中彻底失去地位。
又过了几日,灌江口的一处水井突然涌出黑水,百姓们饮用后纷纷生病。嫦娥趁机再次向杨戬告状,哭诉着敖寸心的“狠毒”。
杨戬听闻后,心中对敖寸心的怒意更甚。他再次找到敖寸心,语气冰冷地说道:“寸心,如今百姓因你受苦,你还有何话说?此次罚你去功德簿上扣除十年功德,希望你能真的悔悟。”
敖寸心心中充满了悲愤,她看着杨戬,眼中满是恨意。“杨戬,你如此偏袒嫦娥,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我罪名,终有一日你会后悔的!”敖寸心嘶声喊道,随后转身离去,留下杨戬呆立原地,心中虽有一丝异样的感觉,但依旧没有反思自己的判断是否有误。
随着时间的推移,嫦娥的陷害手段愈发频繁,而杨戬也愈发偏袒嫦娥,对敖寸心的惩罚也越来越重。敖寸心在一次次的误解与惩罚中,身心俱疲。她不再向杨戬解释,因为她知道,无论她说什么,杨戬都不会相信她。
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心中的痛苦如同一把利刃,不断地刺痛着她的心。而杨戬,在嫦娥的误导下,与敖寸心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似乎忘记了曾经与敖寸心之间的深情厚谊,沉浸在嫦娥营造的虚假表象中无法自拔。
在又一次遭受惩罚后,敖寸心独自坐在偏院的角落,望着天空,泪水不停地流淌。“难道我与他之间的感情,就如此不堪一击吗?为何他宁愿相信外人,也不愿相信我……”敖寸心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
此时,灌江口的夜晚格外宁静,可这份宁静却与敖寸心内心的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也不知道杨戬何时才能看清真相,还她一个清白。
而在月宫之中,嫦娥正坐在铜镜前,看着镜中自己得意的笑容,心中谋划着下一次的陷害。“敖寸心,你注定斗不过我,杨戬迟早会彻底属于我。”嫦娥低声说道,眼神中透着贪婪与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