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带着夏末最后一丝燥热,卷着梧桐叶掠过A大的校门,林黎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站在门口,想起几个月前大家的聚会。
那天关放举着可乐瓶,大声说要在B大的篮球场等他们来踢馆,苏在在扒着姜佳的肩膀笑,说C大的食堂要是没B大好吃,她就天天翻墙去找姜佳蹭饭。温雪在一旁安静地算着C大到B大的地铁时间。
如今行李箱的滚轮碾过校内的石板路,那些叽叽喳喳的声音好像还在耳边,人却真的散在了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林黎原本和张陆让约好一起报道,可临出发前父母突然说要带她顺路去拜访一位远房亲戚,只好眼睁睁看着张陆让提前一天进了校园。
“同学,需要帮忙吗?”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林黎回头,看见个穿黑色上衣的男生,胸前挂着“迎新志愿者”的红牌,额角的碎发被风吹得微微晃动。

她攥了攥手里被汗水浸得发皱的校园地图,有点不好意思地指了指上面打了圈的位置:“学长你好,我想问一下中文系的女生宿舍怎么走?我绕了两圈,好像还是在理科楼附近打转。”
男生低头看了眼地图,嘴角弯起个浅淡的弧度:“巧了,我刚从那边过来,正好顺路,我带你过去吧。”
林黎连忙道谢,推着行李箱跟在他身后。男生步子不快,偶尔会侧过头给她指路边的建筑:“那是图书馆,顶楼有露天座位,天气好的时候去看书很舒服。前面那个岔路口左拐是食堂。”
他说话的语气很自然,像在介绍自己熟悉的家,林黎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松下来,忍不住问:“学长也是中文系的吗?”
“不是,我是计算机系的,”男生笑了笑,“不过我高中同桌是中文系的学姐,去年听她念叨了一整年宿舍楼下的玉兰花,想不记住都难。”
阳光穿过行道树的缝隙,在他身后投下斑驳的光影,林黎看着他被风吹起的衣摆,忽然想起张陆让昨天发的消息,说他在宿舍楼下的超市买了瓶矿泉水,结账时遇见个戴黑框眼镜的室友,话不多但人看起来挺靠谱。
“到了。”男生在一栋爬满爬山虎的红砖墙楼下停下,指了指门口贴的“中文系女生宿舍”标识,“宿管阿姨在里面登记,进去报名字就行。”
林黎道了好几次谢,正准备拉着箱子往里走,身后忽然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三个女生说说笑笑地从楼梯口跑下来,为首的马尾辫女生眼尖,一眼就瞥见了站在门口的两人。
“哇,新同学?”马尾辫凑过来,目光在林黎和男生之间打了个转,笑嘻嘻地冲男生挥挥手,“学长好呀,又来给我们宿舍送新成员啦?”
男生无奈地摇摇头:“只是碰巧遇到,她迷路了而已。”说完又转向林黎,“那我先走了,有问题可以去迎新点找志愿者。”
等男生的背影消失在拐角,马尾辫立刻凑到林黎身边,神秘兮兮地眨眨眼:“我叫赵霏霏,也是中文系的,住302。刚才那是计算机系的马苏清学长,出了名的热心肠,不过……”她拖长了调子,故意压低声音,“我昨天报道的时候,可是一个人扛着两个大箱子爬上来的,怎么就没这好运气,能让马学长亲自护送呢?”
另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推了推镜框,笑着打圆场:“霏霏别乱说,林黎刚到,肯定累坏了,我们先帮她把行李拿上去吧。”
林黎被赵霏霏直白的调侃说得有点脸红,连忙解释:“真的是碰巧,我刚才在理科楼那边绕了好久,学长正好路过而已。”
“哎呀我懂我懂,”赵霏霏挤了挤眼睛,伸手接过她手里的箱子,“‘碰巧’这种事,往往才最有意思呢。对了,你住哪个床位?我帮你看看是不是靠窗的,我跟你说,咱们宿舍靠窗的位置视野超好,能看见…”
她的声音随着脚步渐渐爬上楼梯,林黎跟在后面,听着她们七嘴八舌地说宿舍里的趣事:谁带了家乡的特产,谁的床铺已经铺成了粉色公主风,谁刚才还在抱怨宿舍楼没电梯。阳光从楼梯间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她们晃动的影子上,暖融融的。
打开302宿舍的门时,林黎看见靠窗的位置已经摆好了一个蓝色的床单,赵霏霏指着旁边的空位说:“那是你的床位,我特意给你留的,够意思吧?

她放下行李,刚拿出手机想给张陆让发消息,屏幕就先亮了起来,是张陆让发来的照片:男生宿舍楼下的香樟树,树叶绿得发亮,树下站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正低头看着手机。配文是:“室友叫陈宇。你到宿舍了吗?”
林黎笑着回了句“刚到,室友都超可爱”,顺手拍了张窗外的玉兰花枝发过去。
林黎看着屏幕上张陆让发来的“那就好,晚上一起去吃饭”,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了敲。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玉兰花的清香,她忽然觉得,虽然身边的人换了模样,但这样热热闹闹的感觉,好像和高中时也没什么两样。
赵霏霏已经开始拆自己带的零食,招呼着大家围过来:“快来尝尝我妈做的牛肉干,我跟你们说,我高考前就靠这个续命……”
林黎咬了一口牛肉干,咸香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她抬起头,看见宿舍里的灯光亮堂堂的,三个新认识的女生正笑得眉眼弯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