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清宫医女:庶女医心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十四章:天花疑云

清宫医女:庶女医心

嘉庆七年三月,惊蛰。

钟粹宫的梨花刚落了满地,景仁宫就传来噩耗 —— 李常在染上天花,一夜之间薨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日就传遍紫禁城,各宫人心惶惶。

苏凌薇正在整理《药材图鉴》的草稿,小禄子慌慌张张跑进来:"姑娘,不好了!太医院说要把景仁宫的人全都烧死,以防传染!"

"什么?" 苏凌薇猛地站起身,"这怎么行!天花虽烈,却不是不治之症。"

她匆匆赶往景仁宫,只见太医院院判正指挥太监堆柴禾,景仁宫的宫女太监们哭作一团。苏凌薇厉声喝止:"住手!"

院判转过身,见是慧贵人,没好气道:"贵人来得正好,这宫里出了天花,若不烧干净,恐蔓延开来。"

"烧?" 苏凌薇冷笑,"《种痘新书》记载 ' 痘疹可防可控,种痘即可免疫 ',院判难道忘了?"

院判脸色一变:"那是民间偏方,岂能用于宫廷?"

"偏方?" 苏凌薇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这是康熙爷命太医院编撰的《痘疹定论》,里面详细记载了 ' 人痘接种法 '。院判若不信,奴才愿以身试法!"

就在这时,如贵妃的轿子到了。她面色凝重:"怎么回事?"

苏凌薇解释:"回娘娘,奴才愿为景仁宫的人种痘,若有不测,奴才一力承担!"

如贵妃犹豫片刻 —— 她的幼子刚满周岁,若天花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好!本宫信你一次!"

苏凌薇立刻行动起来。她选了三名病情较轻的宫女,取天花患者的痘痂研磨成粉,用银簪蘸取刺入她们的手臂。又开了 "清痘汤"(金银花五钱、连翘五钱、牛蒡子三钱),命人煎煮。

三天后,奇迹发生了 —— 三名宫女虽有发热,却未出痘疹,竟真的好了!院判羞愧不已,向苏凌薇道歉:"贵人真乃神医,老夫佩服!"

如贵妃大喜过望,奏请皇帝推广种痘术。嘉庆帝龙颜大悦,命苏凌薇主持后宫种痘事宜。苏凌薇趁机提出建立 "痘疹房",专门隔离患者,防止传染。

就这样,一场可能席卷紫禁城的天花疫情,被苏凌薇用古法种痘术化解于无形。她不仅保住了景仁宫百余人的性命,更赢得了 "仁心济世" 的美名。

嘉庆七年四月,清明。

紫禁城的桃花开得正盛,太医院却愁云惨淡。自天花疫情后,苏凌薇奉旨协理药材验收,查出不少问题 —— 霉变的当归、掺沙的熟地、以次充好的人参... 桩桩件件都触目惊心。

"姑娘,景仁宫的药又出问题了!" 小禄子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包药材,"这黄连煎了药,宫女喝了反倒腹痛不止!"

苏凌薇接过药材,只见颜色发黄,断面没有 "过桥" 状节间 —— 这不是黄连,是土黄连!她心中一沉 —— 定是有人故意为之!

"去查!这黄连是哪家药商送的!" 苏凌薇厉声说道。

小禄子很快回报:"是 ' 同仁堂 ' 的张老板送的,他说这批黄连是 ' 上等货 '。"

苏凌薇冷笑 —— 同仁堂是京城有名的药铺,怎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她立刻带着药材赶往太医院。院判见了土黄连,脸色大变:"这... 这是怎么回事?"

"院判请看," 苏凌薇取出放大镜,"真正的黄连有 ' 过桥 ',这土黄连没有。《本草纲目》云 ' 黄连有节,色深黄,味苦 ',这土黄连味虽苦,却有涩味,还含小毒!"

院判又惊又怒:"岂有此理!竟敢拿假药糊弄宫廷!"

苏凌薇却若有所思:"这恐怕不是药商的错。"

她来到同仁堂,张老板一见她就跪下了:"贵人饶命!是... 是瑞贵人的太监王德胜逼我换的药!他说不换就砸了我的铺子!"

苏凌薇恍然大悟 —— 瑞贵人!自从天花疫情后,她就对自己怀恨在心,竟想出这种毒计!

回到宫中,苏凌薇立刻将证据呈给如贵妃。如贵妃震怒:"好个恶毒的妇人!竟敢拿宫人性命开玩笑!" 当即奏请皇帝查办。

嘉庆帝命人彻查,果然是瑞贵人买通王德胜换了药材。皇帝龙颜大怒,将瑞贵人降为常在,罚俸一年。王德胜杖责四十,流放宁古塔。

苏凌薇因 "辨药精准,护佑宫闱" 获赏银百两,还得了个 "协理太医院药材验收" 的差事。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太医院的积弊,还等着她去革除。

(第十四章完)

上一章 第十二章:药材霉变案 清宫医女:庶女医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五章:太医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