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下午三点十七分。
林默站在青藤中学的校门口,帆布鞋的鞋尖无意识地蹭着柏油路边缘一块微微凸起的地砖。空气里还残留着夏末最后一波热浪,混杂着路边香樟树被晒得发蔫的气息,以及远处施工工地飘来的、带着尘土味的风。
校门是崭新的,深棕色的木质栅栏上爬满了仿真的绿藤,旁边立着块电子屏,红底白字滚动着“欢迎2018级新同学”。这所高中去年刚翻新过,连带着周围的老街都拆了一半,此刻站在这里,林默总觉得像站在某个还没完全建好的影视基地——熟悉又陌生。
他手里捏着一张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的报到单,上面用宋体字印着“高一(3)班”。昨天晚上他在百度地图上放大了无数次学校平面图,试图把教学楼、操场、食堂的位置刻进脑子里,但此刻望着眼前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还是忍不住犯迷糊。
“同学,麻烦让让?”
一个清亮的女声在身后响起,林默猛地回头,差点撞到对方怀里抱着的一摞书。是个女生,扎着高马尾,额前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她怀里的书用透明塑料袋装着,最上面一本是《高中语文必修一》,封面上的水墨画被阳光照得有些刺眼。
“对不起对不起。”林默连忙往旁边退了两步,脸颊有点发烫。
女生笑了笑,眼睛弯成两弯月牙:“没事,你也是高一的?看你站这儿半天了,找不到教室?”
“嗯,(3)班的。”林默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半个调。
“这么巧?我也是!”女生把怀里的书往臂弯里紧了紧,伸出另一只手,“我叫陈阳,耳东陈,阳光的阳。”
林默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要握手。女生的手心带着点汗,却很温暖。“林默,森林的林,沉默的默。”
“林默,”陈阳念了一遍他的名字,歪了歪头,“挺符合你现在的样子的。走吧,我刚才去教务处问过了,高一在三号楼,从这边走。”
她转身往左边的石板路走去,高马尾在身后一甩一甩的。林默犹豫了两秒,快步跟了上去。
三号楼门口摆着一排红色的指示牌,用马克笔写着各班的位置。(3)班在二楼走廊尽头,靠近楼梯口。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喧闹,像是有谁在抢东西,伴随着男生的起哄声。
陈阳挑了挑眉,推开虚掩的木门。
教室里已经坐了大半的人,风扇在头顶呼呼地转着,扬起细小的灰尘。靠窗的位置,两个男生正扯着一本漫画书较劲,一个穿着白色T恤的瘦高男生吊儿郎当地靠在椅背上,另一个矮一点的男生涨红了脸,死死抓着书的另一角。周围围了几个同学,看得不亦乐乎。
“喂,王浩,赵磊,你们俩别闹了,班主任快来了。”陈阳抱着书,站在门口喊了一声。
那个叫赵磊的瘦高男生抬了抬头,他留着寸头,额角有颗小小的痣,眼神里带着点桀骜不驯。看到陈阳,他挑了下嘴角,松开了手:“哟,陈阳,你怎么才来?”
被叫做王浩的男生趁机把漫画书抱在怀里,喘着气瞪了赵磊一眼,看到陈阳时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阳阳,你也在这个班啊?”
“不然呢?”陈阳走到靠窗的第三排,把书放在空桌上,“我爸托人问过,说(3)班班主任是李老师,教数学的,据说特别严。”
林默站在门口,一时不知道该坐哪里。教室里的目光因为陈阳的到来,有一半都转向了门口,落在他身上。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报到单,指尖发白。
“林默是吧?坐这儿啊。”陈阳指了指她旁边的空位,“就剩这一个靠窗的了,视野好。”
林默走过去,把书包放在椅子上,拉开拉链时手有点抖。他从里面拿出笔袋和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放在桌上。笔记本封面是深蓝色的,上面印着梵高的《星月夜》,是他暑假在书店挑了很久的。
“你暑假看什么书了?”陈阳打开语文课本,翻到目录页,“我妈非逼我把必修一的文言文背了,说高一语文难,我背到《烛之武退秦师》就卡住了。”
“没看什么……”林默的声音很轻,“就看了几本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陈阳眼睛一亮,“我也喜欢!东野圭吾的?”
“嗯,还有阿加莎的。”
“《无人生还》看过吗?我去年暑假看的,吓得好几天不敢一个人睡。”
两人正说着,教室后门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本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连风扇转动的声音都清晰了几分。一个穿着灰色衬衫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文件夹。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叫李建国,教数学。”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全班,“今天先来熟悉一下环境,发一下校服和军训用品,明天正式开始军训。”
他把文件夹放在讲台上,打开:“现在点个名,点到的同学答‘到’,顺便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让大家认识认识。”
“王浩。”
“到!”刚才抢漫画书的矮个男生站起来,挠了挠头,“我叫王浩,喜欢打篮球,希望以后和大家好好相处。”说完就飞快地坐下了,耳朵有点红。
“陈阳。”
“到!”陈阳站起来,笑得很灿烂,“我叫陈阳,喜欢看书和跑步,很高兴和大家成为同学。”
“赵磊。”
“到。”赵磊懒洋洋地应了一声,没站起来,只是抬了抬手,“赵磊。”
李建国皱了下眉,但没说什么,继续点名。
“林默。”
林默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划出一声刺耳的摩擦音。他深吸一口气,感觉全班的目光又聚焦在自己身上,喉咙有点发干:“到……我叫林默,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希望……希望能和大家好好相处。”
他坐下的时候,听见陈阳在旁边小声说:“别紧张,你说得挺好的。”
他侧过头,正好对上陈阳带着笑意的眼睛,心里的慌乱莫名地平息了一点。
点名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林默努力记住每个人的名字:说话像打机关枪的张昊,据说小学就拿过绘画比赛奖的文艺委员李萌萌,还有一个总低着头、头发遮住半张脸的女生,叫苏晓冉,点名时声音小得像蚊子哼。
点完名,李建国让几个男生去搬校服和军训用品。赵磊和王浩第一个站起来,林默犹豫了一下,也跟着站了起来。
储藏室在教学楼后面,堆着成箱的蓝色校服和迷彩军训服。赵磊抱起一摞校服,王浩想帮忙,被他躲开了:“一边去,你那小身板别闪着腰。”
王浩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抱起旁边的军训帽。林默抱起一摞迷彩服,布料粗糙的质感蹭着胳膊,有点扎人。
“你就是林默?”赵磊突然开口,他走在前面,声音从头顶飘过来。
“嗯。”
“刚才陈阳跟你说什么呢?那么开心。”
“没什么,就聊了聊看书的事。”
赵磊没再说话,脚步加快了些。林默看着他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个人有点不好相处。
搬完东西,李建国开始发校服。蓝色的短袖和长裤,布料薄薄的,带着一股新布料特有的味道。林默拿到自己的尺码,放在桌上比划了一下,感觉有点大。
“我的好像有点小,你要不要试试换一下?”陈阳拿着她的校服,跟林默的比了比,“我165的,你看着比我高一点,可能170的合适。”
林默试了试陈阳的校服,肩膀那里果然合身一些。两人交换了校服,陈阳穿上林默那件,转了个圈:“ perfect(完美)!”
旁边的王浩凑过来,手里拿着一件明显大了两个码的校服:“阳阳,你看我这个,跟袍子似的,谁有小的跟我换换啊?”
“你问问张昊,他好像拿了件小号的,刚才还说紧。”陈阳指了指前排一个微胖的男生。
王浩立刻跑了过去,两人一阵讨价还价,最后用一袋薯片换了校服。
教室里渐渐又热闹起来,大家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聊天,交换着初中学校的信息,说着暑假里的趣事。林默坐在窗边,看着外面。操场上有几个穿着初三校服的学生在打篮球,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闷闷地传过来。香樟树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沙响,阳光透过叶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拿出手机,看了眼时间,下午四点五十八分。手机壁纸是他暑假去海边拍的照片,蓝色的海浪拍打着沙滩,远处的天空和海连在一起,界限模糊。
“在看什么呢?”陈阳凑过来,“这是哪儿?挺好看的。”
“青岛,暑假跟我爸妈去的。”
“我也想去海边!”陈阳眼睛亮晶晶的,“我妈说等我考上大学,就带我去三亚。”
“三亚的海比这蓝。”
“真的?那我更期待了。”
李建国走了进来,教室里再次安静下来。他拍了拍手:“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早上七点半在操场集合,穿军训服,带好水杯。记住,军训期间不许迟到早退,不许带手机,听到了吗?”
“听到了!”全班齐声回答,声音里带着点兴奋,又有点忐忑。
“解散。”
教室里瞬间像炸开了锅,大家收拾着东西,互相留着QQ号和微信。陈阳拿出手机,打开微信二维码:“林默,加个好友呗,以后有什么事好联系。”
林默扫了她的二维码,加上了好友。陈阳的微信头像是只笑哈哈的柴犬,昵称就叫“陈阳阳”。
“我通过一下王浩和赵磊的,刚才他们拉了个班级群,我把你拉进去。”陈阳一边操作手机一边说。
林默看着手机屏幕上弹出的“你已加入群聊‘高一(3)班伐木累’”的提示,群里已经有几十条消息了,大部分是王浩在刷屏,发着各种搞笑的表情包。
他背上书包,跟着陈阳走出教室。走廊里挤满了人,喧闹声在楼道里回荡。赵磊和王浩走在前面,王浩还在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赵磊偶尔应一声,嘴角带着点不耐烦,却没真的打断他。
走到校门口,陈阳指了指左边的公交站:“我坐3路车回家,你呢?”
“我家就在附近,走路十分钟。”
“那挺好的,不用挤公交。”陈阳挥了挥手,“明天见!”
“明天见。”
看着陈阳跑向公交站的背影,林默转身往家的方向走。路过一家便利店,他进去买了瓶冰镇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去,驱散了最后一点燥热。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班级群里的消息。李萌萌发了条通知,说明天要带的东西,后面跟着一大串“收到”的回复。王浩在下面发了个“军训加油”的表情包,赵磊回了个“呵”的表情。
林默看着屏幕,手指在输入框上悬停了很久,最终什么也没发,只是把手机揣回了兜里。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新铺的人行道上。路边的小贩开始收拾摊位,卖冰粉的阿姨把最后一碗递给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远处的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云层像被打翻的颜料,层层叠叠。
明天,就是高中第一天了。
林默低头看了看脚上的帆布鞋,鞋尖依然蹭着地砖,但这一次,他往前走了一步,然后是第二步,第三步。夏蝉还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像是在为即将开始的倒计时,奏响第一声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