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棠咱们说好了啊,以后我主内,管钱,你主外,干活。
萧秋水好,都听你的。
马车迎着阳光,一路向前,把曾经的刀光剑影和江湖恩怨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
小镇的街角,新开了一家叫“棠记”的杂货铺子。
门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货架上的东西摆得整整齐齐,看着就让人舒服。
正是晌午,铺子里人来人往,热闹得很,虞棠穿着一身素净但料子不错的衣裙,头发松松挽着,正站在柜台后面,手指飞快地拨拉着她那把小巧的金算盘,嘴角弯弯的,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
虞棠张婶,您要的盐和针线,一共十五文,老规矩,给您抹个零头,算您十三文,下次缺啥还来找我啊。
张大婶哎哟,谢谢棠娘子,你这儿东西好,价钱又公道,比镇东头那家强多了。
张大婶笑呵呵地付了钱,拎着东西走了。
虞棠利落地把铜钱丢进钱匣子里,发出叮当一声脆响。
她满足地叹了口气,听着这声音就觉得浑身舒坦。
虞棠李大哥,您要的锄头,特意给您留的,把手都给您磨光滑了,保准不磨手,四十文,童叟无欺。
李大壮还是虞娘子想得周到,谢了啊。
又一个客人满意地走了。
萧秋水从后院搬着一筐新到的山货进来,额头上带着点汗珠。
看着店里这红火景象,再看看虞棠那副眉开眼笑的小财迷模样,忍不住笑了。
萧秋水棠儿,歇会儿吧,喝口水,这都忙了一上午了。
虞棠头都没抬,手指还在算盘上飞舞,清点着早上的收入。
虞棠哎呀,等会儿等会儿,马上算完这一笔,秋水哥哥你快把那些山货摆上,品相好的放前面,价钱标高点,王员外家就喜欢这些稀罕物,肯定舍得花钱。
萧秋水摇摇头,依言去摆放货物。他现在主要负责进货、搬货这些力气活,店里经营的主意基本都是虞棠拿。
他发现,他这个曾经名震江湖的浣花剑派高手,在做生意这方面,远远比不上他家这个娇弱的娘子。
好不容易送走最后一波客人,店里暂时清静下来。
虞棠啪地一声合上钱匣子,抱在怀里,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虞棠秋水哥哥,你猜猜今天上午赚了多少?
萧秋水拿着布巾擦汗,笑着凑过来。
萧秋水多少?看你高兴成这样。
虞棠伸出三根手指,压低声音,兴奋得脸都红了。
虞棠三百文,净赚,这才半天呢!照这个势头,月底咱们就能把后面那个小院子租下来当库房了。
萧秋水这么多?
萧秋水也有些惊讶。
他知道铺子生意不错,没想到这么好。
虞棠那当然。
虞棠得意地扬起小下巴,开始如数家珍。
虞棠我早就摸清楚啦,镇上的婶子们喜欢针头线脑零碎东西,我就进得多,还便宜一两文。
虞棠那些老爷们呢,讲究个面子,山货野味什么的,包装得好点,价钱就能上去,还有啊,我让隔壁绣坊的王婆婆把她做的绣活放我这儿代卖,我抽一成利,这不又多一笔进项?这就叫……对,柳随风那家伙说的,多元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