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少年负剑】
玄武台曙色
三月三十,天未明,玄武台已灯火万点。
雪后初晴,铁铸擂台映着残星,像一柄倒插的巨剑。
少年立于台东,月白春衫外罩软甲,护腕杏色在晨光里微微发亮。
阿朝在人群最前排,怀里抱着那坛仅剩的“醉春风”,掌心贴着坛身,像贴住一颗跳动的心。
第一阵·玥瑶
鼓声三震,白衣如雪。
玥瑶执“霜降”剑,剑尖挑起细雪,像一弯冷月破云。
少年拔“不染”,剑未出鞘,剑气已先至。
二人错身,剑与剑只交一击,雪片被切成两半。
七十招后,玥瑶剑锋忽偏,少年剑尖掠过她鬓边,断落一缕乌丝。
箫声骤停,玥瑶收剑,指尖拈起断发,淡淡一笑:“我输了。”
少年抱拳,气息不乱:“承让。”
阿朝指尖微松,酒坛差点滑落——她这才发觉自己屏息良久。
第二阵·北地刀客
鼓声再起,北地刀客横刀跃台。
刀重八斤,刀风卷起残雪。
少年剑走轻灵,三招逼退刀锋,旋身一剑,刀客横刀挡,却被震退三步。
少年趁势以剑鞘点地,借力腾空,剑尖直指刀客咽喉。
刀客弃刀,抱拳:“春风剑,名不虚传!”
阿朝在台下,悄声斟出一盏酒,递向少年。
少年接过,仰头饮尽,酒意入喉,剑意更盛。
第三阵·江南剑客
日影西斜,江南剑客执折扇而来。
扇骨藏剑,剑尖点雪,招式轻灵如雨。
少年剑未出鞘,以鞘作剑,一招一式,剑气如织。
三十招后,剑客折扇断,少年剑尖停在对方眉心一寸。
剑客微笑,拱手:“剑下留人,谢了。”
少年收剑,转身看向阿朝。
阿朝已温好最后一壶醉春风,酒面浮两瓣杏花。
初光·春风第一剑
夕阳沉入玄武台,余晖将少年身影拉得很长。
司空长风高喝:“稷下学宫本届魁首——春风剑百里东君!”
人群欢呼如潮,阿朝在声浪中踮脚,把酒坛高高举起。
少年自台上跃下,稳稳落在她面前,接过酒坛,仰头饮尽。
最后一滴酒落在他唇角,像一颗将坠未坠的星。
少年俯身,在阿朝耳边轻声:“阿朝,我赢了。”
阿朝眼眶微红,却笑:“我知道。”
月下归舟
玄武台灯火渐熄,少年与阿朝乘小舟归城西。
桨声欸乃,碎金般的灯火倒映在酒坛里。
少年把魁首玉牌塞进阿朝手里:“雪月城等我。”
阿朝握紧玉牌,指尖碰到背面新刻的小字:
“朝朝暮暮,共醉春风。”
月色如洗,杏花疏影,小舟穿过天启的春夜,像穿过一场盛大的梦。
——试剑台初光,少年春风,自此名动京华。
【卷二·少年负剑】
———— 月下赠剑
学宫后山·夜静
玄武台战后第三日,月色如洗。
后山松风阵阵,石桌上摆着一壶新温的“杏花雪”,两盏青瓷杯。
阿朝以袖口拭净桌面,指尖仍带着药香。
少年沐雨归来,发梢滴水,月白春衫贴着肩背,显出少年人利落的线条。
他手里握着一柄短剑,剑鞘乌木,无多余雕饰,只在剑首嵌一颗小小杏核,雕成五瓣花形。
留春
“今日魁首彩头,短剑‘留春’。”
少年将剑平放石桌,推到阿朝面前。
剑出鞘三寸,寒光映月,剑脊却有一缕温柔水纹,似水动花影。
“我已有‘不染’,锋芒太盛;这柄留春,正合你。”
阿朝指尖轻触剑身,凉意沁人,却莫名觉得暖。
“留春……”她低声重复,抬眼望他,“若有一日你远行,留春可护我?”
少年郑重点头:“剑在,人便在;若我不在,它替我陪你。”
红绳系腕
少年又取出一根细细红绳,穿过剑首玉环,替阿朝系在右腕。
绳结打得笨拙,却极紧,像要把两个人的脉搏绑在一起。
阿朝晃了晃手腕,杏核轻碰玉骨,声音清脆。
“那我也给你系一物。”
她解下腰间那枚铜钱,用红线穿了,挂在他剑柄尾端。
铜钱摇晃,叮当一声,与少年剑穗相击,像一句无声的应答。
初吻
松风忽紧,吹乱阿朝鬓边细发。
少年伸手,替她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擦过她唇角。
两人呼吸同时一滞。
少年低头,阿朝踮脚——
唇瓣相触,轻得像杏花落在水面,却激起一圈又一圈涟漪。
月影移过松枝,悄悄盖住石桌上两盏未饮完的酒。
誓言
良久,少年额头抵住阿朝,声音低哑:
“阿朝,等我名扬天下,便娶你回柴桑,种满谷杏花。”
阿朝指尖绕着他剑柄的红线,轻声:“好。”
“若我……”
“没有若。”阿朝捂住他唇,眸子亮得像星子,“春风与剑,都会回家。”
归途
更深露重,少年送阿朝回药庐。
墙头杏花探出一枝,花瓣落在两人相握的手背,像替他们盖了小小一枚印章。
少年翻墙而去,背影没入夜色。
阿朝立在廊下,抬腕看剑——
留春在月下泛着微光,腕间红绳轻轻颤动,像一颗不肯安睡的心。
——剑赠春留,红绳初系,从此江湖路远,杏花为证。
———— 学宫归鸿
放榜·春风第一
四月朔,学宫龙门张榜。
朱纸金字,榜首赫然:
——百里东君,剑试魁首。
少年立于榜前,玄衣映日,鬓边杏花未凋。
司空长风按剑大笑:“稷下三年,终得一柄春风剑!”
李寒衣抱剑不语,只抬眼望向人群外的阿朝,微一点头。
杏林埋酒
当日午后,学宫后山杏林。
少年与阿朝并肩掘土,埋下一坛新封的“归来醉”。
坛身以朱砂写:
——百里东君、沈朝烟,春风第一坛。
少年又添一行小字:
——待杏花再开,与君同醉。
阿朝以指腹抹平朱砂,轻声:“三年后启封,不许先偷喝。”
少年笑应:“你若不在,我绝不独饮。”
山长送别
次日清晨,学宫山长携诸生送于门外。
白发老者执一枝新杏递与少年:
“少年负剑,少女携香,好一对璧人。”
阿朝福身,少年抱拳,朗声:“学宫三年,春风不负。”
山长抚须笑:“江湖万里,记得回来种花。”
车马萧萧
辰时,三骑一车出天启。
少年策马在前,阿朝坐青布车辕,怀里抱一只小小铜炉,炉上温着最后一壶醉春风。
杏花随车轮飞起,落在她发间,像一场迟到的春雪。
少年回首,高声:“阿朝——”
阿朝掀帘,风灌满袖:“我在。”
“下一站,雪月城!”
“好!”
杏花归途
官道两旁,野杏连绵。
少年放慢马速,与车并行,伸手折一枝递入窗内。
阿朝接过,插在发间,杏瓣落在她肩头,也落在他剑鞘。
马蹄声碎,风里传来少年清朗的笑:
“阿朝,江湖路远,我带你回家。”
——卷二终。
学宫春尽,少年与少女同乘春风,直奔江湖深处。
杏花开了一路,像给未来的风雪,预先铺好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