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婷婷看着孩子们可爱的反应,笑着对傅诗语说:
万能苏婷婷:“真好玩。看着他们,就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感觉石头和瑶瑶出生好像还是昨天的事呢。”
傅诗语“是啊,一转眼,都是能跑能跳、能说会道的小大人了。你这刚开始,辛苦还在后头呢,但也都是甜滋滋的辛苦。”
傅诗语陪着苏婷婷说了会儿话,分享了一些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护理的经验。邓振华在一旁听得格外认真,甚至拿出手机备忘录开始记笔记,那副严肃的样子堪比接受作战任务。
邓振华“嫂子,这拍嗝…到底怎么拍?是竖起来拍还是趴着拍?力度多大算合适?我刚才拍了两下,婷婷说我跟捶沙袋似的…
傅诗语笑着示范了一下动作。
傅诗语“要这样,手掌弓起来,空心掌,从下往上轻轻拍,力度要柔…”
邓振华“哦哦!空心掌!明白了!这有讲究!”
邓振华恍然大悟,在自己腿上比划着。
傅诗语“还有啊,换尿不湿的时候,注意…”
邓振华“等等嫂子!这个我得记下来!步骤是啥?先脱裤子还是先擦屁股?水温多少合适?”
邓振华问题一个接一个。
看着平时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天不怕地不怕的邓振华,此刻为一个换尿布的问题愁眉苦脸、虚心求教的样子,傅诗语和苏婷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病房里充满了温馨欢乐的气氛。
小石头和瑶瑶看了一会儿小弟弟,注意力渐渐被邓振华带来的、准备送给儿子的一个新玩具小车吸引了(暂时被邓振华拿来安抚两个“小访客”),在病房角落安静地玩了起来。
待了一个多小时,看苏婷婷有些疲惫了,傅诗语便起身告辞。
傅诗语“婷婷,你好好休息,我明天再来看你。有什么事随时让振华打电话。”
万能“苏婷婷:谢谢诗语姐,让你忙活了半天。”
傅诗语“应该的。”
邓振华送他们到病房门口,感激不尽。
邓振华嫂子,太感谢了!今天要不是你,我非得抓瞎不可!”
傅诗语“行了,别客气了。好好照顾婷婷和孩子,
邓振华“放心吧嫂子!保证完成任务!”
邓振华啪地立正敬了个礼,把走廊里的护士都逗笑了。
回去的车上,瑶瑶玩累了,靠在儿童座椅里打瞌睡。小石头却还很兴奋,他思考了一路,突然很认真地问傅诗语。
万能小石头:“妈妈,邓叔叔有了小弟弟,那…那我是不是…变成叔叔了?”
傅诗语被儿子的问题逗乐了。
傅诗语“为什么这么问呀?”
万能小石头:“因为…邓叔叔是爸爸的弟弟(战友兄弟),他的儿子…应该叫我叔叔吧?就像我叫耿叔叔(耿继辉战友)叔叔一样。”
傅诗语“不是哦。邓叔叔和爸爸是战友,是好朋友,像兄弟一样,但他们不是真的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
邓振华所以邓叔叔的儿子,跟你还是同辈,都是小朋友,他应该叫你哥哥。你呢,就是他的小哥哥啦!”
小石头似懂非懂,但听到自己是“哥哥”,立刻挺起小胸脯,责任感油然而生。
万能小石头:“哦…我是哥哥!那我要保护好弟弟!教他玩玩具!不让人欺负他!”
傅诗语“对呀,石头真是个好哥哥!”
傅诗语欣慰地笑了。
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傅诗语心中充满了温柔的感慨。新生命的降临,总是伴随着无尽的希望和喜悦。而看着自己的孩子从懵懂的婴儿,成长为懂得关心、甚至开始思考“辈分”和责任的小哥哥小姐姐,这种奇妙的成长,更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家,就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爱与守护中,延续着它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