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傅诗语在画室准备新的画稿。小石头和瑶瑶也在画室里,一个在认真临摹简笔画,一个在纸上胡乱涂鸦。
耿继辉处理完一份电子文件,也走了进来。他没有打扰他们,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看着妻子专注作画的侧影,看着孩子们稚嫩却充满想象力的笔触。
小石头画了一幅“爸爸带我去巡逻”的画,坦克、飞机、爸爸和他自己,虽然比例失调,但充满童趣。他献宝似的拿给爸爸看。
万能小石头:“爸爸!你看我画的!”
耿继辉接过画,看得很仔细。他不懂绘画技巧,但他能看懂儿子笔下的情感。他指着画上那个高大的“爸爸”形象,认真地说。
耿继辉“…构图…很有气势。把我的…英勇形象捕捉得很准确。”
小石头得意地笑了。
瑶瑶也举着她的“抽象派”作品过来。
万能瑶瑶:“爸爸!看!瑶瑶的画!”
画纸上是一团乱七八糟的彩色线条。耿继辉看了半天,严肃地点评:
耿继辉“…色彩运用…很大胆。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很好。”
傅诗语在一旁听着丈夫这极其“耿式”的艺术评论,忍俊不禁。她放下画笔,走过来,搂住丈夫的肩膀,对孩子们说
傅诗语“看,爸爸多会欣赏!咱们家也有艺术评论家了!”
耿继辉耳根微红,但眼神是柔和的。他开始学着欣赏和参与这些他曾经认为“不实用”的艺术活动,只因这是家人所爱。
晚餐时,家里的固定节目——“家庭论坛”开始了。大家会分享一天中的趣事或烦恼。
万能小石头:“今天我们幼儿园小美哭了,因为她的新橡皮擦丢了,我把我备用的借给她了!”
傅诗语“石头做得对!乐于助人是好品质。”
耿继辉“…团结互助,值得鼓励。”
正说着,耿继辉的手机响了,是邓振华的视频通话请求。一接通,屏幕里就出现邓振华抓狂的大脸和背景里婴儿嘹亮的哭声。
邓振华“小耿!救命啊!这小祖宗又哭了!喂了奶,换了尿布,抱着溜达了八百圈了!就是不停!婷婷都快崩溃了!这比带一个加强连渗透还难搞!”
耿继辉:“……”
傅诗语振华,别急。孩子哭不一定是饿了或尿了,可能是肠胀气,你试试让他趴在你手臂上,轻轻拍他的背…对,就像这样…”
她对着镜头示范飞机抱的姿势。耿继辉也凑过来,虽然帮不上具体忙,但沉声说:
耿继辉“…冷静。排查原因,逐一解决。就像排爆一样。”
邓振华在那边手忙脚乱地学着。
邓振华哦哦!飞机抱!排爆式排查!明白了。
小石头和瑶瑶也挤到镜头前,好奇地看着里面哭闹的小宝宝。
万能瑶瑶:“邓叔叔,小弟弟不哭,瑶瑶给你糖糖…”
万能小石头:“邓叔叔,你要有耐心!我爸爸说,对待小兵要耐心引导!”
一通混乱又充满喜感的远程指导后,邓振华那边的哭声似乎小了些。他感激涕零地挂了电话。傅诗语和耿继辉相视一笑,摇了摇头。家里有个新生儿,就是这样鸡飞狗跳又充满甜蜜的挑战。
晚上,哄睡孩子们后,傅诗语和耿继辉靠在沙发上,享受着一天中难得的二人时光。
傅诗语“下周末,我想带石头和瑶瑶去新开的自然博物馆看看。”
耿继辉“可以。我协调一下时间,一起去。”
耿继辉点头,现在他会主动把家庭活动纳入自己的日程规划。
傅诗语“婷婷那边,我明天再去看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新手爸妈不容易。”
耿继辉“嗯。需要什么跟我说。振华那边…我也会盯着点。”
耿继辉现在不仅关心自己的小家,也自然地将战友的家庭纳入了“互助体系”。
傅诗语放下宣传页,靠在丈夫肩上,轻声说。
傅诗语“感觉现在这样…真好。”
耿继辉揽住她的肩膀,低低地“嗯”了一声。沉默片刻,他说:
耿继辉“…以前,是我忽略了。家…才是最重要的阵地。”
傅诗语现在守住啦,而且守得很好,耿队长。”
耿继辉低头,在她发顶轻轻落下一吻。无需更多言语,宁静的相守便是最好的告白。
窗外月色如水,室内灯火可亲,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涓涓细流般的温暖日常。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清晨的早餐、公园的奔跑、画室的陪伴、晚餐的闲聊、睡前的依偎——汇聚成了生活最坚实的幸福底色。家的意义,就在于此。而新的生命、新的阶段,也在这温暖的底色上,不断描绘着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