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江天昊咖啡厅旧址 上午
阳光刺眼,咖啡厅外的警戒线还未完全撤去,墙面被熏得发黑的痕迹清晰可见。江天昊正和装修工人沟通着拆除方案,额角渗着细汗。林妙妙和钱三一并肩走来,手里拎着刚买的早餐。
林妙妙(把豆浆递给江天昊):
林妙妙“先歇会儿,吃点东西。
林妙妙工人师傅们也辛苦,我多买了几份。”
江天昊(接过早餐,笑了笑):
江天昊“谢了妙妙。你别说,这几天连轴转,还真有点扛不住。”
钱三一(看着废墟):
钱三一“消防那边给出的最终结论是线路老化引发的短路?”
江天昊(点头,语气沉重):
江天昊“嗯,是我太大意了。
江天昊之前电工提醒过我,说有些线路该换了,我总想着等忙完这阵再说,结果……”
林妙妙(突然开口):
林妙妙“天昊,我有个想法。”
江天昊(抬眼看她):
江天昊“你说。
林妙妙(认真道):
林妙妙“我想以你这次的事做个专题报道,就用我们节目组的平台。
林妙妙不只是讲你的损失,重点说说火灾前的隐患信号、起火时的应对,还有事后的反思。”
江天昊(愣住):
江天昊“报道我?这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个教训嘛。”
林妙妙“正因为是教训才要讲。
林妙妙你知道吗,昨天我查资料,发现咱们市每年因为线路老化、消防意识薄弱引发的火灾,比想象中多得多。
林妙妙很多人总觉得‘意外离自己远’,可真等出事就晚了。”
钱三一(赞同):
钱三一“妙妙说得对。天昊,你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钱三一如果能让更多人看到,提前做好防范,也算给这事儿一个积极的收尾。”
江天昊(沉默片刻,咬了咬下唇):
江天昊“行,只要能帮到人,我没什么不能说的。”
情节林妙妙公司会议室 下午
投影仪上正播放着咖啡厅火灾现场的照片,林妙妙站在幕布前,对着团队成员讲解方案。佳妮姐坐在第一排,手里转着笔。
林妙妙“……所以这次专题不搞煽情,就走纪实路线。
林妙妙分三个板块:第一部分拍天昊现在的重建过程,穿插他回忆火灾前后的细节;第二部分请消防专家来讲家庭和商铺的防火要点,比如线路检查周期、灭火器的正确使用;第三部分做个街头采访,看看大家平时都忽略了哪些消防隐患。”
佳妮姐“思路不错,既有故事性又有实用性。
#林妙妙不过得跟江天昊说清楚,报道出去可能会有人说些风凉话,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林妙妙“我早上跟他聊过了,他说不在乎。
#林妙妙他还说,要是能因为这报道少一场火灾,比啥都强。”
实习生江喻晚(举手):
江喻晚(实习记者)“妙妙姐,采访时要不要请邓小琪也来?
江喻晚(实习记者)她之前不是帮着联系过受灾商户互助吗?
#林妙妙“可以啊!小琪对这些细节更熟悉,让她补充些现场的应急措施,比如怎么引导大家疏散、怎么正确报警,会更生动。”
散会后,林妙妙掏出手机给邓小琪打电话,听筒里传来排练室的背景音。
邓小琪(气喘吁吁)
邓小琪“刚排完一段,怎么了妙妙?
#林妙妙“想请你帮个忙,后天我们去采访天昊,想让你也来聊聊火灾当天的情况,特别是疏散的细节。”
邓小琪“没问题!那天我到的时候,天昊正指挥着旁边店铺的人往外撤,还不忘把灭火器往安全通道挪,这些都得让大家学学。
邓小琪对了,我还能把我们剧院的消防演练视频给你,对比着看更直观。”
林妙妙(笑):
#林妙妙“太好啦,就等你这句话。”
情节咖啡厅旧址 采访现场 两天后
摄像机架在临时搭起的背景板前,江天昊穿着干净的T恤,坐在折叠椅上。林妙妙拿着话筒,站在他对面,江喻晚在一旁调试着录音设备,不时低头记录要点。
#林妙妙“能再说说火灾前的信号吗?比如有没有什么异常?”
江天昊(低头想了想):
江天昊“有,大概一周前,墙上的插座偶尔会发烫,插个咖啡机都滋滋响。
江天昊我当时以为是机器问题,换了个插座就没管。
江天昊现在想想,那就是线路在报警啊。”
#林妙妙“起火时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江天昊“先懵了几秒,然后赶紧拉电闸、拿灭火器。
江天昊但火势蔓延得比我想的快,还好隔壁花店老板提醒我,先保证所有人都出去,别贪恋东西。
江天昊真的,那时候才明白,人没事比啥都重要。”
邓小琪(坐在一旁补充):
#邓小琪“他还特冷静,让我们用湿毛巾捂口鼻,贴着墙根走。
#邓小琪后来消防员说,就这几步操作,能少吸入好多浓烟。”
江喻晚(抬头插话)
江喻晚(实习记者)“江哥,当时你拉电闸的时候,有没有担心过触电?
江喻晚(实习记者)或者有没有更安全的操作方式?
江喻晚(实习记者)我觉得这点对大家来说可能很重要。”
江天昊(看向江喻晚,认真道):
江天昊“问得好。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本能反应。
江天昊后来消防员说,拉电闸时最好用绝缘的东西包着手,比如干毛巾,而且要快速果断,避免犹豫时触电。
江天昊这点确实得提醒大家。”
林妙妙(点头,转向镜头):
林妙妙“就像天昊、小琪和喻晚说的,火灾发生时,冷静和正确的逃生方法能救命。
林妙妙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在它发生前,就把隐患掐灭在源头?
采访间隙,钱三一从车上搬下来几个灭火器,递给江天昊。
钱三一“消防师傅说,这种干粉灭火器适合初期火灾,保质期两年,记得定期检查压力阀。”
江天昊(接过灭火器,拍拍他的肩):
江天昊“谢了三一,这次真是被上了一课。
江天昊以后不管多忙,安全这根弦都得绷紧。”
江喻晚(举着相机):
江喻晚(实习记者)“天昊哥,钱哥,你们这段对话特别有意义,我得拍下来当素材,让大家看看怎么选灭火器、怎么维护。”
情节林妙妙公司 一周后
专题片的样片在会议室播放完毕,画面最后定格在一行字:“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团队成员们自发鼓起掌来。
佳妮姐(看着林妙妙):
佳妮姐“剪得不错,有温度也有力度。
佳妮姐台里说要在黄金时段播,还会同步到各大短视频平台。
佳妮姐喻晚这次收集的街头采访素材也很出彩,普通人的真实想法最能打动人。”
江喻晚(不好意思地笑):
#江喻晚(实习记者)“是妙妙姐指导得好,让我多问大家‘有没有被消防隐患吓过’,好多人一说起来都有共鸣。”
林妙妙(拿起手机,屏幕上是江天昊发来的消息,附带着一张工人正在安装新消防系统的照片):
林妙妙“天昊说,这几天好多人给他发消息,说看完报道赶紧回家检查了线路。”
钱三一(发来微信):
#钱三一“刚路过小区公告栏,物业把你们的专题片二维码贴上去了,说让业主都看看。”
林妙妙望着窗外,夕阳把云层染成暖黄色。她想起江天昊说的那句话——“教训要是能变成警示,损失就不算白受”。或许生活就是这样,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若能被好好铭记、认真反思,总能长出些温暖又有力量的东西,照亮往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