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乒乓球馆里,欢呼声像海浪般拍打着看台,各国语言的呐喊混在一起,震得人指尖发麻。
这是一场男单决赛,争夺男单金牌🥇
我攥着应援棒的手心沁出薄汗,塑料外壳上印着的奥运五环都被按得发皱。
自从和他在一起后,我看比赛的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守在屏幕前紧张地盯着现场或直播,而是直接点开回放,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
我总是对他抱怨,说自己似乎带着一股“衰运”,无论支持哪个人还是哪支队伍,他们总会输掉。
还记得那时候迷上了KPL,起初只是随便看看,并没有特别钟爱的队伍,而那支后来让我魂牵梦绕的战队,在我还没真正喜欢上他们之前,最差也是亚军。
可偏偏当我全心全意爱上这支队伍,开始一场不落地追他们的比赛时,他们却屡屡失利,让人扼腕叹息。后来,生活逐渐被工作占据,那些激情澎湃的日子也被冲淡了。偶尔刷到相关视频,才发现他们竟然夺冠了——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王朝,而我的青春,却像被封存在了那段未曾圆满的记忆里。
(这块真是真真的,作者亲身经历😭😭)
所以我一般不会来现场看比赛,这次是他跟我说了好多次,我才来的。
场地中央,王楚钦正做着赛前最后的热身,红色的国家队队服被空调风吹得贴在背上,勾勒出紧实的肌肉线条,每一次挥拍都带着破风的声响,仿佛要把四年的蓄力都灌注在球拍里。
他突然侧过身,目光扫过观众席,在密密麻麻的国旗和面孔中,精准地锁定了我。
隔着几十米的距离,他举起缠着护腕的手,朝我挥了挥,指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那一刻,看台上无数道目光仿佛都成了模糊的背景,只有他眼里的光格外清晰
邻座的阿姨是跟着国家队跑了三届奥运的老球迷,手里举着面小国旗,见我紧张得抿着唇,往我手里塞了颗润喉糖:“姑娘放宽心,楚钦这孩子,越到大赛越稳。你看他这眼神,有戏!”
她翻出手机里存的照片,是四年前巴黎奥运会时的他,那时他还带着点青涩,输了球蹲在地上捂着脸,如今站在奥运男单决赛场的他,眉眼间多了份沉淀后的笃定。
决赛开始的哨声刺破空气,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仿佛被放大了无数倍。
我看着他弯腰站在球台边,膝盖微屈,肩膀下沉,眼神像鹰隼般锁定着对手的球拍。
白色的乒乓球在台面上飞速穿梭,“嗒嗒”的撞击声像敲在心脏上的鼓点,他每一次侧身扑救,每一次腾空扣杀,都带着撼动全场的力量。
打到第六局时,他突然落后了三分。
对手的攻势又快又猛,他连续两个扑救都差了点意思。
王楚钦擦汗时,我看见他脖颈上的青筋微微凸起,汗珠顺着下颌线滚落在胸前的队徽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看台上的呐喊声浪翻涌,我攥着应援棒的指节泛白,几乎要把塑料捏碎——我想起他备战时手腕旧伤复发,缠着冰袋仍在球台边练到深夜;
想起他对着录像反复研究对手的打法,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战术分析;
想起他说“这届奥运,我想让国旗为我升起”时,眼里跳动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