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校园,银杏叶开始泛黄。
杨博文抱着三脚架和摄像机,快步穿过熙熙攘攘的中央广场。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落,在他浅蓝色的衬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微微眯起眼睛,额前的碎发被风轻轻拂动。
"应该来得及..."他看了眼腕表,距离影视系期中作业提交还有三个小时。作为系里有名的优等生,杨博文这次却因为帮忙修改学弟学妹们的作品而耽误了自己的拍摄进度。
转过图书馆的拐角,一片金黄的银杏林豁然开朗。杨博文长舒一口气,这里人少景美,是拍摄"秋日校园"主题的绝佳场所。
他选了一处光线柔和的位置,熟练地支起三脚架。调整摄像机参数时,他的表情专注而平静,修长的手指在按键间灵活移动,仿佛在弹奏一首无声的钢琴曲。
"构图再往左偏15度会更好。"
一个陌生的男声突然在身后响起,杨博文手一抖,差点碰歪了刚调好的水平仪。他转过头,看到一个身材高挑的男生站在两步之外,正抱着手臂打量他的机器。
男生留着利落的黑色短发,右耳上戴着一枚小小的银色耳钉,在阳光下偶尔闪出冷冽的光。他穿着看似随意实则价格不菲的黑色卫衣,脖子上挂着专业级单反相机,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生人勿近的气场。
"你说往左?"杨博文没有因为被打扰而不悦,反而认真思考起这个建议。他稍微调整了一下角度,果然发现构图的层次感更丰富了。"确实好多了,谢谢。"
黑发男生——左奇函,摄影系大四的风云人物——没想到对方会这么干脆地接受自己的意见。他原本只是路过,被这个专注拍摄的男生吸引,习惯性地想挑点毛病,却得到了真诚的道谢。
"哼,基本常识而已。"左奇函别过脸,耳尖却微微泛红。他假装检查自己的相机,实则用余光打量着眼前的影视系学生。对方温润如玉的气质和专注工作的样子,莫名让他想多看几眼。
杨博文注意到这个突然出现的男生有些不自在,便主动伸出手:"我是影视系大三的杨博文。"
"左奇函。"他简短地回应,犹豫了一下才握住那只手。掌心相触的瞬间,他像是被烫到一般迅速收回,插进卫衣口袋里。"摄影系。"
"我知道你,"杨博文眼睛微微亮起,"去年校艺术节你的《城市剪影》系列获了一等奖,那组照片的光影处理很特别。"
左奇函怔住了。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温吞的影视系学生居然记得自己的作品。一种奇怪的满足感从心底升起,但他很快用惯常的冷淡掩饰过去:"哦,那个啊,随便拍拍而已。"
杨博文笑了笑,没有戳破对方显而易见的得意。他重新看向取景器:"既然在这里遇到专家了,能再帮我看看这个镜头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左奇函装作不情愿地凑过去,却在看到画面的瞬间认真起来。他盯着屏幕思考了几秒,突然伸手调整了一下摄像机的俯仰角度。
"这样,"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下来,"让地面的落叶占比多一些,利用前景的虚化制造纵深感。"
杨博文凑近看调整后的画面,两人的肩膀不经意间碰到一起。左奇函闻到了对方身上淡淡的柑橘香气,清爽而不甜腻。他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往旁边挪了半步。
"太厉害了!"杨博文由衷赞叹,"不愧是专业摄影师。"
"少拍马屁。"左奇函嘴上这么说,嘴角却控制不住地上扬。他看了看表,突然想起自己还有约拍。"我得走了。"
"等等,"杨博文从包里拿出一瓶矿泉水递给他,"谢谢你帮忙,改天请你喝咖啡。"
左奇函盯着那瓶水,犹豫了两秒才接过。"...我不喝速溶的。"他丢下这句话,转身大步离开,背影看起来有些僵硬。
走出十几米后,左奇函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杨博文已经重新投入拍摄,阳光透过树叶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整个人像是被笼罩在一层柔和的滤镜中。
左奇函举起相机,迅速按下快门。看着显示屏上完美的构图,他轻哼一声:"构图还行,人嘛...也就一般。"
然而当天晚上,左奇函在宿舍修图时,却把那几张偷拍的照片反复调整了十几遍。室友张桂源凑过来看热闹:"哟,这不是影视系那个系草吗?你什么时候拍的?"
"谁?不认识。"左奇函迅速切换窗口,"随便拍的素材而已。"
张桂源意味深长地笑了:"得了吧,你什么时候拍过'随便'的照片?上次模特眼睛里的反光差0.5度你都要重拍。"
"闭嘴。"左奇函扔过去一个抱枕,却掩饰不住耳根的发热。他盯着屏幕上杨博文专注工作的侧脸,心想这个人怎么连皱眉的样子都这么...令人烦躁。
与此同时,影视系宿舍里,杨博文刚完成剪辑工作。他伸了个懒腰,目光落在书桌上那本《当代摄影艺术解析》上——这是今天偶遇左奇函后,他特意从图书馆借来的。
手机突然震动,是学妹赵雨发来的消息:【学长,听说你今天遇到摄影系的左奇函了?他是不是超难相处?】
杨博文想起那个别扭又专业的男生,笑着回复:【还好,挺有意思的人。】
【小心点哦,】赵雨很快回复,【据说他脾气超差,上次有个女生想请他拍照,被他直接拒绝了,还说人家'不上镜'。】
杨博文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在他看来,左奇函就像只警惕的猫,表面的冷淡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柔软。今天那个偷偷得意的表情,和最后接过矿泉水时微微发亮的眼睛,都暴露了这一点。
窗外,月光静静地洒在校园的银杏树上。两个宿舍楼之间只隔着一个操场,却仿佛是两个世界。
左奇函躺在床上,手机屏幕亮着。他在校网论坛搜索"杨博文",跳出来几十条结果:影视系期中作品一等奖、校志愿者协会优秀成员、去年文艺汇演钢琴独奏...
"啧,这么爱出风头吗?"他小声嘀咕,却把那条钢琴演出的视频反复看了三遍。
第二天清晨,左奇函比平时早了一小时起床。他特意选了件深蓝色的衬衫——和昨天杨博文那件颜色相近但更深。在镜子前折腾了半小时头发后,他终于满意地出门,却假装只是"碰巧"路过影视楼。
"这个给你。"他把一杯还冒着热气的拿铁塞给刚走出教学楼的杨博文,"还你昨天的人情。我不喜欢欠别人的。"
杨博文惊讶地接过咖啡:"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左奇函的表情僵了一瞬:"...摄影系今天在隔壁棚拍,顺路而已。"
事实上,他早上六点就查了影视系的课表。
"谢谢,正好需要提神。"杨博文抿了一口,眼睛微微眯起,"好喝,你加了一点点肉桂粉?"
左奇函震惊于对方敏锐的味觉,这正是他引以为傲的独门配方。"...随便加的。"他别过脸,假装对路边的银杏树产生了浓厚兴趣。
两人并肩走了一段路,左奇函发现杨博文的步伐不紧不慢,让人很舒服。不像他那些咋咋呼呼的同学们,杨博文连呼吸都显得安静而有规律。
"对了,"杨博文突然开口,"下周三影视系有个短片展映,你要来看吗?我有部作品参展。"
左奇函心跳突然加快了一拍,但表面上只是耸耸肩:"看情况吧,我很忙的。"
"那太可惜了,"杨博文惋惜地说,"本来还想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如果有空的话。"左奇函迅速补充,生怕对方真的不邀请他了。
分别时,杨博文笑着挥挥手:"咖啡很好喝,下次我请你。"
左奇函看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喊道:"喂!别加糖!我喝黑咖啡!"
杨博文回头,阳光在他脸上跳跃:"知道啦,苦得要命的那种,对吧?"
左奇函站在原地,感觉胸口有什么东西在发烫。他低头看了看自己不知何时扬起的嘴角,懊恼地用手压平。
"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