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的第一个周二,推理社的活动室里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萧山站在白板前,神情比往日更加严肃。白板上贴满了照片和线索图,中间用红色记号笔写着三个大字:“密室逃脱”。
“今天我们不分析案例,”萧山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而是要亲身体验一次模拟侦查。”
社员们顿时兴奋起来,交头接耳。路遥碰碰沈悦的胳膊,“密室逃脱?太酷了吧!”
沐磊摩拳擦掌,“这个我在行!市面上的密室我都玩遍了!”
许炎则有些担心,“不会是那种特别恐怖的吧?我胆子小...”
萧山敲敲白板让大家安静,“这不是游戏。我们与市公安局培训基地合作,模拟了一个真实的案发现场。你们的任务是在一小时内找出关键证据,推理出案件真相。”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这将是你们这学期最重要的实践考核。”
李文社长分发材料,“这是案件背景资料。大家有十分钟阅读时间,然后我们将前往模拟场地。”
沈悦快速浏览手中的文件:案件模拟了一名企业家在自家书房内意外死亡的情景。表面上看是心脏病发作,但警方怀疑是他杀。现场被保护起来,等待侦查小组的勘查。
“注意看死亡时间和现场物品的细节,”沈悦轻声对旁边的路遥说,“尸检报告显示死亡时间是晚上10点到12点,但书房里的闹钟停在11点05分。”
沐磊凑过来看,“窗帘是拉上的,但桌上有一杯融化了的冰淇淋。昨晚气温是25度,冰淇淋完全融化需要多久?”
许炎计算着,“如果是标准份量的冰淇淋,在室温下完全融化大概需要40分钟到1小时。”
大家讨论得正热烈,萧山拍拍手,“时间到。现在前往模拟场地。”
培训基地的模拟现场令人惊叹。完全还原了一个豪华书房的所有细节:整面墙的书架、红木书桌、真皮沙发、甚至还有一个壁炉。一具人体模型倒在书桌旁,扮演死者。
“现场已经初步勘查过,”萧山扮演起现场指挥的角色,“我们需要寻找可能被忽略的细节。分组行动:李文带一队检查书桌区域,沈悦带二队检查书架和窗户区域。戴好手套和鞋套,不要破坏现场。”
两组立即行动起来。李文组仔细检查书桌,发现了一个上锁的抽屉和一部没电的手机。沈悦组则在书架后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空无一物,但有明显的灰尘痕迹显示不久前这里放过什么东西。
“暗格大小大约是20x15厘米,”沈悦测量着,“可能是放文件或一个小盒子。”
路遥在窗台上发现了些许泥土,“窗户是从里面锁上的,但窗台上有泥印。最近几天没下雨,这泥印是哪来的?”
沐磊检查壁炉,“壁炉里有新烧过的灰烬,但没完全烧完。”他用镊子小心地夹出一角没烧尽的纸片,“像是照片的一角。”
许炎则注意到一个细节:“书桌上的日历显示的是案发前一天,但被撕掉了一页。垃圾桶里没有找到那张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各组都有发现,但关键证据始终没有出现。距离结束只剩二十分钟了。
“大家集中一下,”沈悦突然说,“我们可能陷入了思维定式。为什么一定要找隐藏的证据?也许明显的东西被我们忽略了。”
她走到书桌前,指着那杯融化了的冰淇淋,“为什么要在书房吃冰淇淋?而且是用这种高脚杯装着的?”
沐磊恍然大悟,“企业家有胃病,尸检报告提到了。他不应该吃这么冷的东西。”
路遥补充,“而且杯子上的勺子很干净,像是没用过。谁吃冰淇淋不用勺子?”
许炎检查杯子,“杯底好像有东西...”他小心地将融化的冰淇淋液体倒入证据袋,杯底露出一把小钥匙。
“是书桌抽屉的钥匙!”李文立即打开之前发现的锁抽屉。里面是一份遗嘱草案和几张照片。
照片显示死者与一位年轻男子多次秘密会面。遗嘱草案则修改了财产分配,大幅减少了对妻子的继承份额,增加了一个叫“张明”的人。
“张明是谁?”路遥疑惑地问。
沈悦检查照片背景,“看这个咖啡馆,窗外的招牌是‘普阳街7号’。那是离这里很远的地方,为什么要去那么远见面?”
沐磊突然想起什么,“窗台上的泥印!普阳街那边最近在修路,有很多红土!”
萧山在一旁默默观察,微微点头。
最后十分钟,大家拼凑线索:妻子可能发现了丈夫修改遗嘱和秘密会面,于是在冰淇淋下药制造心脏病假象。但关键证据还缺一环。
“闹钟为什么停在11点05分?”沈悦沉思着,“如果是停电,其他电器时钟应该也受影响。但电脑和微波炉的时间都是正常的。”
路遥检查闹钟,“是电池供电的。等等...电池槽有点松动。”她轻轻一按,闹钟背盖弹开,里面除了电池,还有一张内存卡。
“找到了!”大家欢呼起来。
内存卡里有一段录音,记录了一段争吵:妻子发现丈夫有私生子(就是照片中的张明),并威胁要公开真相。录音结束时,闹钟被碰掉在地,时间停在11点05分。
萧山宣布时间到,大家成功破解案件。社员们兴奋地击掌庆祝,只有沈悦若有所思。
“有什么不对吗?”李文问她。
沈悦皱眉,“太顺利了。现实中的案件不会这么明显地留下所有线索。特别是那个内存卡,为什么要藏在闹钟里?如果是妻子,她应该会带走或销毁它。”
萧山露出赞许的笑容,“说得好。这就是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识别伪造证据。”
大家顿时愣住了。
“没错,”萧山走到白板前,“现场有三个证据是伪造的:窗台上的泥印、壁炉里的照片碎片、以及闹钟里的内存卡。”
他解释道:“真正的凶手是死者的商业伙伴,他利用书房密道进入现场下毒。妻子发现后试图伪造证据保护真正凶手,因为她与商业伙伴也有暧昧关系。”
社员们哗然。沐磊不敢相信,“所以我们完全被误导了?”
“不是完全,”萧山说,“你们发现的钥匙、遗嘱和照片都是真实证据,只是得出了错误结论。这就是刑侦工作的难点:证据可能被伪造,证人可能说谎,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后。”
活动结束后,大家还在热烈讨论。路遥感慨:“原来查案这么难!我以为看那么多侦探小说已经很懂了。”
沐磊点头,“现实比小说复杂多了。要不是沈悦提出疑问,我们根本不会想到证据可能是伪造的。”
许炎仍然困惑,“那怎么才能分辨真假证据呢?”
李文推推眼镜,“这就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了。比如窗台的泥印,如果是真的,应该能找到对应的鞋印和泥土来源。但我们没有做这些验证。”
萧山最后总结:“今天的目的是让你们体验真实刑侦的复杂性。不要轻易相信表面证据,要保持怀疑精神,但同时也要尊重事实和证据。”
离开培训基地时,夕阳西下。四人慢慢走着,还沉浸在刚才的活动中。
“我突然理解舅舅和萧叔叔的工作有多不容易了,”沈悦轻声说,“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案件走向,每一个判断都关系到正义能否实现。”
路遥搂住她的胳膊,“但你今天表现得很棒啊!连萧叔叔都夸你了。”
沐磊突然说:“其实我将来想考警校。经过今天,更确定这个想法了。”
许炎惊讶,“从来没听你说过啊!”
“因为我爸希望我学商科,”沐磊耸肩,“但今天站在那个模拟现场,我发现那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沈悦看着他坚定的侧脸,忽然想起舅舅的话:“有些人天生就适合当警察,因为他们心中有强烈的正义感。”
回学校的路上,大家聊着未来的梦想。路遥想当律师,许炎想开体育用品店,沐磊想当警察,而沈悦...
“悦悦,你呢?”路遥问,“你成绩这么好,想考什么大学?”
沈悦望着天边的晚霞,“还没完全想好。但经过今天,我觉得也许法律或侦查方向也不错。”
暮色渐浓,街灯次第亮起。四个少年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他们的讨论声和笑声飘散在晚风中。
推理社的新活动不仅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扇窗,让他们窥见了未来的可能性。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一次体验都在悄悄塑造着他们的人生选择。